一种不同粒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7993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同粒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包括过滤杯、抽滤瓶和真空抽滤泵,所述的抽滤瓶瓶口连接内置过滤板的漏斗,漏斗下端的导流管插入抽滤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杯和漏斗之间还包括1层以上串联的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入口设置过滤板,过滤板下方设置漏斗状导流管;所述的过滤板上设置不同孔径的滤膜,所述滤膜的孔径自上而下递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不同粒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实现了同时对同一样品按不同粒径进行固液分离,降低了样品在传统分层过滤中的损失量,提高了过滤效率和分离精度,有效防止了样品在转移过程中被污染,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不同粒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包括过滤杯、抽滤瓶和真空抽滤泵,所述的抽滤瓶瓶口连接内置过滤板的漏斗,漏斗下端的导流管插入抽滤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杯和漏斗之间还包括1层以上串联的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入口设置过滤板,过滤板下方设置漏斗状导流管;所述的过滤板上设置不同孔径的滤膜,所述滤膜的孔径自上而下递减。本技术的不同粒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实现了同时对同一样品按不同粒径进行固液分离,降低了样品在传统分层过滤中的损失量,提高了过滤效率和分离精度,有效防止了样品在转移过程中被污染,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专利说明】-种不同粒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不同粒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
技术介绍
抽滤装置是化工、医药、生物等研究中常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具有简单、高效、方便 等特点,在固液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对抽滤装置的改进,专利(申请)有很多公 开的报道,其目的主要是关注抽滤装置的横向发展,实现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抽滤,或者对 抽滤装置本身进行改进,使其结构更为合理。这些改进在现实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提高了 过滤效率,缩短了过滤时间。 然而,现有技术对于抽滤装置的纵向发展却关注的不多,很少有针对同一样品按 不同粒径同步进行固液分层分离的抽滤装置。对于该问题实践中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分层过 滤方法,即先将大粒径的固体用大孔径滤膜过滤分离,然后将收集的滤液转移到其它容器, 待抽滤装置安装好小孔径滤膜后,再将滤液倒入抽滤装置进行二次过滤。这种方法操作繁 琐、效率不高,且样品在转移过程中很容易被污染。此外,这种方法很难做到第二次过滤的 是与第一次等量的同一样品,因为样品在过滤时会有残留,且每次过滤后都要用一部分滤 液清洗抽滤装置,以防止抽滤装置中杂质对结果的干扰,使得每次过滤后的样品都要少于 原样。因此,当需要定量分层分离同一样品中的固体时(如,浮游植物、细菌),这种方法就表 现出明显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粒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能够克服传统的分层 过滤方法中分层抽滤效率低,很难实现对同一样品进行等量的分层过滤的缺陷,避免样品 在二次过滤转移过程中被污染,实现同时对同一样品按不同粒径同步进行固液分离。 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不同粒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包括过滤杯、抽滤瓶和真空抽滤泵,所述的抽滤 瓶瓶口连接内置过滤板的漏斗,漏斗下端的导流管插入抽滤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 杯和漏斗之间还包括1层以上串联的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入口设置过滤板,过滤板下方 设置漏斗状导流管;所述的过滤板上设置不同孔径的滤膜,所述滤膜的孔径自上而下递减。 所述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过滤杯、过滤器、漏斗和抽滤瓶之间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过滤板采用砂芯滤板。 优选地,所述装置中过滤杯、过滤器、漏斗和抽滤瓶均采用玻璃材质,装置的连接 处均经过打磨处理,以便装置密封。 所述的过滤杯、过滤器和漏斗的连接处采用弹簧夹密封固定。 所述过滤器的漏斗状导流管,其末端长度约为过滤器的三分之一。 本技术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在现有抽滤装置的漏斗与过滤杯间串联一个以 上过滤器和不同孔径的滤膜,实现同步对同一样品按不同粒径进行固液分离。所述的过滤 器是独立的,可以根据需要的分层数量安装相应数量的过滤器。 本技术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一个具体实例是包含两层过滤器的抽滤装置, 自上而下由过滤杯、大孔径滤膜、一层过滤器、小孔径滤膜、二层过滤器、抽滤瓶、真空抽滤 泵组成。各部分作用如下: 过滤杯:盛需要过滤的样品; 大孔径滤膜:截留比其孔径大的固体; 一层过滤器:进行第一层大粒径固体的固液分离,并收集过滤后的滤液,主要包括 入口内的过滤板(一般为砂芯)和漏斗状导流管; 小孔径滤膜:截留比其孔径大的固体; 二层过滤器(漏斗):进行第二层小粒径固体的固液分离,主要包括内置过滤板的 漏斗(一般可采用砂芯漏斗),连接抽滤瓶瓶口; 抽滤瓶:收集固液分离后的滤液;优选地,抽滤瓶为三角锥形瓶; 真空抽滤泵:抽除过滤装置中的气体,降低装置内的气体压力,加速固液分离。 优选地,添加的一层过滤器(或一层以上)为圆柱形,两端均为敞口,其上端入口 设置放置过滤膜的过滤板(一般为砂芯),其上、下端口径与过滤杯和二层过滤器(漏斗)相 同。 过滤器口径主要可采用两种型号,一种使用Φ=47 mm的滤膜,另一种使用Φ=25 mm的滤膜。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技术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可以同时对同一样品按不同粒径进行固液分 离,避免了传统分层过滤方法过滤效率低和很难实现对等量同一样品按不同粒径进行固液 分离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提高了分层过滤的效率,降低了样品的损失 率,提高了固液分离的准确度。 3.本技术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根据分层数量添加 或减少过滤器数量,实现多种用途。 4.本技术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操作与一般的过滤装置相同,具有操作简单、 容易掌握、简单有效等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杯,2、大孔径滤膜,3、一层过滤器,4、小孔径滤膜,5、二层过滤器(漏 斗),6、抽滤瓶,7、真空抽滤泵,8、软管,9、通气管,10、导流管,11、过滤板(过水网),12、弹簧 夹,13、漏斗状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分层(两层)分离天然水体中浮游植物和细菌为例,如图1所示,一种不同粒径 分层同步抽滤装置,包括过滤杯1、大孔径滤膜2、一层过滤器3 (或根据需要包括多个过滤 器)、小孔径滤膜4、二层过滤器5、抽滤瓶6和真空抽滤泵7。首先将二层过滤器5密封安装 在抽滤瓶6上,二层过滤器5采用砂芯漏斗,下端的导流管10插入抽滤瓶6中;随后将分离 细菌的0. 2 um小孔径滤膜4安放在二层过滤器5的过滤板(过水网)11上,然后将一层过 滤器3安装在安放好小孔径滤膜4的二层过滤器5上,并用弹簧夹12密封固定;一层过滤 器3为圆柱形,两端均为敞口,其上、下端口径与过滤杯1和二层过滤器5相同,其上端入口 设置过滤板11 (砂芯滤板),过滤板11下方设置漏斗状导流管13,其末端长度约为过滤器 的1/3。将2 um大孔径滤膜2安放在一层过滤器3的过滤板(过水网)11上,再将过滤杯1 安装在安放好大孔径滤膜2的一层过滤器3上,用弹簧夹12密封固定;使用软管8将二层 过滤器5的通气管9与真空抽滤泵7密封连接。 量取定量的待过滤水样,将其缓慢的倒入过滤杯1中,然后打开真空抽滤泵7开始 过滤;当过滤杯1和一层过滤器3中均过滤完成后,关闭真空抽滤泵7,并从上而下的取下 过滤杯1、2 um大孔径滤膜2、一层过滤器3、0. 2 um小孔径滤膜4、二层过滤器5。最终得到 同一等量样品大孔径滤膜2上的浮游植物、小孔径滤膜4上的细菌和抽滤瓶6中的无菌滤 液,完成样品不同粒径分层同步固液分离。【权利要求】1. 一种不同粒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同粒径分层同步抽滤装置,包括过滤杯、抽滤瓶和真空抽滤泵,所述的抽滤瓶瓶口连接内置过滤板的漏斗,漏斗下端的导流管插入抽滤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杯和漏斗之间还包括1层以上串联的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入口设置过滤板,过滤板下方设置漏斗状导流管;所述的过滤板上设置不同孔径的滤膜,所述滤膜的孔径自上而下递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秦伯强杨桂军张光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