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小菊专利>正文

高层防风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779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层防风建筑,包括三幢宽面相对的扁盒状高楼;所述三幢高楼的顶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相互连结;所述三幢高楼形成倒置的山形对称结构,对称平面为中间那幢高楼的中切面;所述三幢高楼中,外侧两幢高楼的上部开设有贯穿楼体宽面的通风孔;所述中间那幢高楼的底部具有贯穿宽面的通风结构。该高层防风建筑不仅具有良好的防风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空间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层防风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已经十分普及,而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防风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要求;一般情况下,若楼梯的迎风面较宽,则需要在楼体的宽面上开设巨大的通风孔,使气流通过,典型的,如著名的裤衩形建筑,东方之门;对此,通风孔占据的体积较大,建筑的空间使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防风建筑,该高层防风建筑不仅具有良好的防风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空间使用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层防风建筑包括三幢宽面相对的扁盒状高楼;所述三幢高楼的顶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相互连结;所述三幢高楼形成倒置的山形对称结构,对称平面为中间那幢高楼的中切面;所述三幢高楼中,外侧两幢高楼的上部开设有贯穿楼体宽面的通风孔;所述中间那幢高楼的底部具有贯穿宽面的通风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外侧两幢高楼上部的通风孔从外向内向下倾斜,且所述中间那幢高楼的宽面从上向下向内倾斜;从而使穿过通风孔的风流可以顺畅地到达中间那幢高楼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中间那幢高楼的底部直接构建在钢结构桁架上,由所述钢结构桁架构成所述通风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外侧两幢高楼的外侧宽面从上至下向外倾斜。作为优选,所述三幢高楼的宽面朝东西方向,而窄面朝南,并且外侧的两幢高楼与中间那幢高楼相互正对的墙面由镜面墙构成,而中间那幢高楼与外侧两幢高楼相互正对的墙面由半镜面墙构成;这样,对于外侧的两幢高楼,其宽面上一天之中总有一段时间可以受到光照;而对于中间那幢高楼,通过外侧两幢高楼上部的通风孔透射进来的光照,在所述镜面墙、半镜面墙上从上至下反复反射,最终也使得中间那幢高楼的整个宽面都能受到光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高层防风建筑外侧的一幢高楼的宽面在受到风吹时,一部分风力直接作用在外侧高楼的宽面上,而上部的风流则通过该外侧高楼上部的通风孔进入到该外侧高楼与中间那幢高楼之间,并被中间那幢高楼的宽面导入下部,从穿过中间那幢高楼下部的通风结构,作用在另一侧的高楼的底部宽面上,从而削弱了风力冲击作用,使整个建筑的防风性能得到大幅的提高;由于该高层防风建筑无需在各幢高楼上开设面积巨大的通风口,因此,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高层防风建筑实施例一的窄面侧示意图。图2是本高层防风建筑实施例一的宽面侧示意图。图3是本高层防风建筑实施例一中的光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中,该高层防风建筑包括三幢宽面相对的扁盒状高楼1、2、3,即两幢外侧高楼1、2及一幢中央高楼3;所述三幢高楼1、2、3的顶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相互连结。所述三幢高楼形成倒置的山形对称结构,对称平面为中央高楼3的中切面;所述三幢高楼中,两幢外侧高楼1、2的上部开设有贯穿楼体宽面的通风孔10、20;所述中央高楼3的底部具有贯穿宽面的通风结构31。所述两幢外侧高楼1、2上部的通风孔10、20从外向内向下倾斜,且所述中央高楼3的宽面从上向下向内倾斜;从而使穿过通风孔10、20的风流可以顺畅地到达中央高楼3的底部。上述的高层防风建筑,所述中央高楼3的底部直接构建在钢结构桁架上,由所述钢结构桁架构成所述通风结构31。在图1、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一中,所述三幢高楼的宽面朝东西方向,而窄面朝南,并且两幢外侧高楼1、2与中央高楼3相互正对的墙面由镜面墙构成,而中央高楼3与外侧高楼1、2相互正对的墙面由半镜面墙构成。这里,所述镜面墙即由普通平面镜构成;而所述半镜面墙,则由半反射透射的玻璃构成,其通过在普通玻璃上镀制一层稀薄的反射层而制成;为了使中央高楼3的上下层的光照亮度尽可能均匀,还可以使所述反射层从上至下厚度逐渐递减。这样,对于外侧高楼1、2,其宽面上一天之中总有一段时间可以受到光照;而对于中央高楼3,通过外侧高楼1、2上部的通风孔10、20透射进来的光照,在所述镜面墙、半镜面墙上从上至下反复反射,最终也使得中央高楼3的整个宽面都能受到光照,其光照示意如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如图1所示,上述高层防风建筑外侧的一幢高楼1的宽面在受到风吹时,一部分风力直接作用在外侧高楼1的宽面上;而上部的风流则通过该外侧高楼1上部的通风孔10进入到该外侧高楼1与中央高楼3之间,并被中央高楼3的宽面导入下部,从穿过中央高楼3下部的通风结构31,作用在另一侧的高楼2的底部宽面上,从而削弱了风力冲击作用,使整个建筑的防风性能得到大幅的提高;由于该高层防风建筑无需在各幢高楼上开设面积巨大的通风口,因此,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两幢外侧高楼1、2与中央高楼3之间的空档,不应当在空间利用率的考虑范围内,因为对于任意三幢高楼,都需要相互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否则将严重影响光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层防风建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层防风建筑,包括三幢宽面相对的扁盒状高楼;所述三幢高楼的顶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相互连结;所述三幢高楼形成倒置的山形对称结构,对称平面为中间那幢高楼的中切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幢高楼中,外侧两幢高楼的上部开设有贯穿楼体宽面的通风孔;所述中间那幢高楼的底部具有贯穿宽面的通风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防风建筑,包括三幢宽面相对的扁盒状高楼;所述三幢高楼的顶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相互连结;所述三幢高楼形成倒置的山形对称结构,对称平面为中间那幢高楼的中切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幢高楼中,外侧两幢高楼的上部开设有贯穿楼体宽面的通风孔;所述中间那幢高楼的底部具有贯穿宽面的通风结构;所述外侧两幢高楼上部的通风孔从外向内向下倾斜,且所述中间那幢高楼的宽面从上向下向内倾斜;所述中间那幢高楼的底部直接构建在钢结构桁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菊
申请(专利权)人:朱小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