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711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0:52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插接两对接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体,电连接器形成相互分开设置的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所述电连接器设有位于第一、第二插接部之间以防止两对接连接器同时插接时相互干涉的分隔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用以插接两对接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体,电连接器形成相互分开设置的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所述电连接器设有位于第一、第二插接部之间以防止两对接连接器同时插接时相互干涉的分隔部。【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多框口的电连接器。 【
技术介绍
】 请参阅中国技术专利公告第2753007号所公开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 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以及包覆在绝缘本体周围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 壳体上端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具有定位孔,以供一螺栓穿过再与螺母配合,而将电连接器 固定在对应的整机面板上,同时,遮蔽壳体下方设有焊接脚以将电连接器固定于整机面板 上。然而,随着电子产业迅速发展,小型化成为目前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所以,缩减各种电子 零件尺寸成为产品开发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改进措施。 将各种界面的电连接器堆叠或并排放置是目前电连接器领域生产设计者所主要 采用的减小产品尺寸的常用方法。与此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考美国专利第6238244号,该 专利所揭示的现有电连接器包括端子座体、第一及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及第二金属壳体,但 是,此设计的缺点在于,所述端子座的上下两端子架设部距离较近,若同时插接两个对接连 接器,由于尺寸限制,两对接连接器可能会互相干涉影响,而无法同时插接两对接连接器, 给使用者造成诸多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插接两对接连接器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可用以 插接两对接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 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体,电连接器形成相互分开设置的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 部;所述电连接器设有位于第一、第二插接部之间以防止两对接连接器同时插接时相互干 涉的分隔部。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凸伸 而成的第一对接板、凹设而成的收容部以及在第一对接板、收容部之间设置的隔离层。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所述遮蔽体形成包覆在隔离层外侧的挡 板,从而与隔离层形成上述分隔部。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位于第一对接板周侧的 第一遮蔽壳体、收容于收容部内的子连接器,从而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第二插接部。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遮蔽壳体具有与绝缘本体相扣持 的扣持凸耳,绝缘本体形成收容该扣持凸耳的开槽。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所述子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固定上述第 二导电端子的绝缘主体、位于绝缘主体周侧的第二遮蔽壳体。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所述遮蔽体包括第一遮蔽板及与第一遮蔽 板结合的第二遮蔽板。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所述绝缘本体两侧设有导引凹槽,第一遮 蔽板具有可收容于该导引凹槽并在该导引凹槽滑行的凸部、与绝缘本体所设置的凸块相扣 持的卡孔。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遮蔽板与第二遮蔽板通过设置扣 耳、扣压部而相互扣合。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所述电连接器形成有用以固定到整机面板 的锁固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分隔部,可防 止两对接连接器同时插接时相互干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相配合的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去掉遮蔽体之后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于绝缘本 体1上的导电端子组2、组装于绝缘本体1上的遮蔽体3,该电连接器100用于安装到印刷 电路板200上。所述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一导电端子4及第二导电端子5,第一导电端子4、 第二导电端子5分别与周边结构相配合,从而形成第一插接部101、第二插接部102,以分别 或同时插接第一对接连接器300、第二对接连接器400。所述电连接器100形成有用以固定 到整机面板的锁固部103、位于第一、第二插接部之间的分隔部104 ;所述锁固部103设有定 位孔,以供一螺栓(未图示)穿过再与螺母(未图示)配合,而将电连接器100固定在对应 的整机面板(未图示)上;所述分隔部104可防止两对接连接器同时插接时相互干涉。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1、自主体部凸伸而成的第一 对接板12以及凹设而成的收容部13,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位于第一对接板12周侧的第 一遮蔽壳体6,从而形成上述第一插接部101,以插接第一对接连接器300,且第一导电端子 4具有分布于第一对接板12上的第一接触部41,可电性接触第一对接连接器;所述电连接 器100包括绝缘主体7、位于绝缘主体7周侧的第二遮蔽壳体8,该绝缘主体7、第二遮蔽壳 体8与第二导电端子5预先组装形成独立的子连接器500,子连接器500形成上述第二插接 部102,以插接第二对接连接器400,所述绝缘主体7设有第二对接板71,且第二导电端子5 具有分布于第二对接板71上的第二接触部51,可电性接触第二对接连接器400。所述第一 遮蔽壳体6具有与绝缘本体1相扣持的扣持凸耳61,绝缘本体1形成收容该扣持凸耳的开 槽121,可防止第一遮蔽壳体6受到过大的外力冲击时脱离进而带动电连接器移动。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4多排错开设置,电连接器100包括与第一导电端子4相互配 合定位的第一定位件91、第二定位件92、第三定位件93,其中第一定位件91隔离在两排第 一导电端子之间以防止相邻导电端子之间干扰,第二定位件92抵持在第一导电端子4最外 侧以防止向后移动,第三定位件93定位在第一导电端子4的末端,以防止第一导电端子4 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时偏移而无法准确焊接。 组装时,将第一导电端子4组入第一对接板12、第一遮蔽壳体6安装到绝缘本体1 上;预先组装完成的子连接器500,再组入绝缘本体1的收容部13内,当需要更换时,操作 简单,可代替性高,且分开成型结合组装的方式可降低制造难度。所述子连接器500设有突 起501,绝缘本体1在收容部13内形成有与该突起501相配合的滑槽131,当子连接器500 插入收容部13时,突起501沿滑槽131滑行,从而导引子连接器500顺利插入。 所述遮蔽体包括第一遮蔽板31及与第一遮蔽板结合的第二遮蔽板32,从而为电 连接器100提供良好的屏蔽,绝缘本体1两侧设有导引凹槽14,第一遮蔽板31具有可收容 于导引凹槽14并在该导引凹槽滑行的凸部311、与绝缘本体1所设置的凸块111相扣持的 卡孔312,从而将第一遮蔽板31顺利安装固定在绝缘本体1上;接着,第一遮蔽板31与第 二遮蔽板32通过设置扣耳313、扣压部321而相互扣合,结构稳固。 所述绝缘本体1在第一对接板12、收容部13之间设置隔离层15,遮蔽体3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可用以插接两对接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体,电连接器形成相互分开设置的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设有位于第一、第二插接部之间以防止两对接连接器同时插接时相互干涉的分隔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方华张国华郑启升赵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