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操作面板,属于电气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及电器元件,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电路板及面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连接电路板及面板的安装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接线端子排及多个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每个安装位置上都有与电器元件相配合的连接导电体,所述连接导电体与接线端子排通过电路板或导线一一对应的连接,所述电器元件外形统一,该电器元件安装在底座上的任一安装位置上。该装置能形成批量生产;制作工序减少,制作周期短,省时省工;体积小,便于运输;操作面板更改方便;维护简单。(*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操作面板,属于电气
,包括底座及电器元件,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电路板及面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连接电路板及面板的安装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接线端子排及多个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每个安装位置上都有与电器元件相配合的连接导电体,所述连接导电体与接线端子排通过电路板或导线一一对应的连接,所述电器元件外形统一,该电器元件安装在底座上的任一安装位置上。该装置能形成批量生产;制作工序减少,制作周期短,省时省工;体积小,便于运输;操作面板更改方便;维护简单。【专利说明】一种通用操作面板
本技术涉及电气
,具体涉及一种通用操作面板。
技术介绍
操作台(箱)是工厂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电气操作设备,目前操作台(箱)多是用钢 板制作而成,它由操作面板和箱体组成,其操作面板是在钢板上开孔,装上按钮、开关、信号 灯、仪表等电器元件,然后通过人工配线将电器元件与接线端子相连,最后配以标牌制作而 成。但是,现有操作面板存在以下缺点:1.每个操作面板都需要单独定做,无法批量生产; 2.操作面板制作工序多,制作周期长,费时费工;3.体积较大;4.操作面板一旦做好,增加 电器元件比较困难;5.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通用操作面板,该操作 面板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形成批量生产;该操作面板制作工序减少,制作周期短,省时省工; 体积小,便于运输;该操作面板更改方便;维护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用操作面板,包括底座及 电器元件(如按钮、转换开关、信号灯等),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电路板及面板,所述底板上设 有用于连接电路板及面板的安装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接线端子排及多个电器元件的安装 位置,每个安装位置上都有与电器元件相配合的连接导电体,所述连接导电体与接线端子 排通过电路板或导线一一对应的连接,所述电器元件外形统一,该电器元件安装在底座上 的任一安装位置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器元件与电路板的连接方式为压紧式连接,所述压紧 式连接为通过螺丝下压电器元件使其与电路板上的连接导电体压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器元件与电路板的连接方式为插接式连接,所述插接 式连接为通过电路板上的连接导电体与电器元件的插头进行插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的材料为镀锌钢板、塑料板或其它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线端子为两排,且两排接线端子并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面板上设有与安装位置配合的标牌压板,所述标牌压板 为透明的塑料板。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该装置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将其做成不同的规格,并且可以很灵活 的组合成各种电路,能满足不同的需求,设计人员只需根据产品的规格选用适合的产品,改 变现在设计,然后根据图纸进行制作的模式,能实现批量生产; 2、采用该装置后,制作操作台(箱)只需要将组合操作面板安装在操作台(箱)的面 板上,然后装上电器元件,经过简单的连线就可以完成操作台(箱)的制作,制作周期大大减 少,省时省工; 3、由于该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用其做成的操作台(箱)体积也会变小,便于运 输,并且占用的空间更小; 4、由于该装置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电器元件在操作面板上位置可以互换,操作面 板上的电器元件安装位置是有预留的,如果操作台运到现场后,现场情况改变时,需增加或 改变电器元件在操作台上的位置非常容易; 5、采用了该装置后,如果电气元件坏了,只需松开2个安装螺丝,将坏的电器元件 取下,安上新的电器元件即可; 6、使用该装置后,与该装置配合的操作台(箱)壳体既可以采用钢材,也可以采用 复合板或有机材料等,制作操作台(箱)壳体的材料可变得更加丰富,既可以采用可使操作 箱变得更加美观,并且重量更轻; 7、制作操作台(箱)壳体的材料可采用绝缘性好的材料,降低触电事故发生的可 能,可以提高操作台(箱)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通用操作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未安装电器元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技术的底板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电路板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电器元件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本技术的电器元件实施例一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的电器元件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图11为本技术的电器元件实施例二的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及二的电路图。 图1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接线端子排的接线示意图。 图1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操作面板示意图。 图1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接线端子排的接线示意图。 其中:1.底板,2.电路板,3.面板,4.标牌压板,5.接线端子排,6.电器元件,7.连 接导电体,8.插头,9.锁紧孔,10.安装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5所示,一种通用操作面板,包括底座及电器元件6(如按钮、转换开 关、信号灯等),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于连接电路板2及面板3的安装孔,所述电路板3上设 有接线端子排5及多个电器元件6的安装位置10,每个安装位置10上都有与电器元件相配 合的连接导电体7,所述连接导电体7与接线端子排5通过电路板2或导线一一对应的连 接,所述电器元件6外形统一,即电器元件6的形状及尺寸统一,该电器元件6可安装在底 座上的任一安装位置10上,即底座上每个安装位置10上可装任何一个电器元件6,所述面 板3上设有与安装位置10配合的标牌压板4。 如图6、7、8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器元件6的实施例一,所述电器元件6与电路 板2的连接方式为压紧式连接,所述压紧式连接为通过安装螺丝下压电器元件6使连接导 电体7与电路板2上的连接导电体7压紧连接。 如图9、10、11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器元件6的实施例二,所述电器元件6与电 路板2的连接方式为插接式连接,所述插接式连接为通过电路板2上的连接导电体7(即为 插座)与电器元件6的插头8 (即为连接导电体)进行插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1材料为镀锌钢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器元件6包括按钮、转换开关及信号灯等,且其外形统 一,以便于某个电器元件6损坏可以及时快速的更换,更换时只需将安装螺丝从电器元件6 的锁紧孔9中松开,取下损坏的电器元件6,安装上新的电器元件6即完成更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线端子排5为两排且并联,其中一排用于与外部电路 连接,另一排用于内部电路连接,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接线端子排5上做一些简单的 连线可构成不同的电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标牌压板4为透明塑料板,将所需要的铭牌打印到纸上 并裁剪到合适的大小,放置于标牌压板4下面即可,这样可以明显区分各电器元件6的功 能。 使用本技术时,可以根据实际电器元件6的数量比操作面板上的安装位置10 少,多余的安装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操作面板,包括底座及电器元件,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电路板及面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连接电路板及面板的安装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接线端子排及多个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每个安装位置上都有与电器元件相配合的连接导电体,所述连接导电体与接线端子排一一对应的连接,所述电器元件外形统一,该电器元件安装在底座上的任一安装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庭贵,李君尧,
申请(专利权)人:李庭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