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HEVC的快速编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7409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HEVC的快速编码方法,根据当前CU的深度与当前编码帧的深度控制上下限的大小关系、帧间预测编码中2Nx2N、2NxN和Nx2N三种预测划分模式的率失真代价与当前CU最佳编码模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了HEVC编码模式的快速判决算法,通过Js<w.JT来对当前CU的编码划分模式进行快速判决从而获得当前CU的最佳编码模式,无需遍历每一种编码模式,降低了HEVC编码的计算复杂度,并提高了HEVC标准的编码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视频编码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HEVC的快速编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编码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HEVC的快速编码方法。
技术介绍
名词解释:HEVC:HighEfficiencyVideoCoding,高性能视频编码。CTU:CodingTreeUnit,编码树单元。CollocatedCTU:相同位置的编码树单元。CU:CodingUnit,编码单元。PU:预测单元。SCU:最小编码单元。POC:PictureofCount,图像序列号。CPB:CodedPictureBuffer,编码图像缓存区。AI:AllIntra,全I帧编码配置。LB:LowDelayB,低延时B帧编码配置。RA:RandomAccess,随机访问编码配置。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应用已经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视频是多媒体应用中最为常见和信息量最大的媒体。目前,多媒体业务已从以音频为主发展成以视频为主,无论是电影、电视、视频监控等传统多媒体应用,还是网络流媒体视频、可视电话和视频会议等新兴多媒体应用,视频都是其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视频信息具有广泛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HEVC的快速编码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HEVC的快速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获取当前编码帧的当前CU的深度和当前CU在CTU中的位置索引,并根据当前CU的深度与当前编码帧的深度控制上下限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需要跳过当前CU的所有模式编码过程,若是,则执行步骤C,反之,则执行步骤B;B、对当前编码帧的当前CU进行帧间预测2Nx2N模式、2NxN模式和Nx2N模式编码;C、根据帧间预测编码中2Nx2N、2NxN和Nx2N三种预测划分模式的率失真代价的大小关系与当前CU最佳编码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判断当前CU是否满足Js<w.JT判决条件,若是,则结束当前CU的编码并停止对当前CU进行递归划分,并计算当前CU不进行递归划分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HEVC的快速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获取当前编码帧的当前CU的深度和当前CU在CTU中的位置索引,并根据当前CU的深度与当前编码帧的深度控制上下限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需要跳过当前CU的所有模式编码过程,若是,则执行步骤C,反之,则执行步骤B;B、对当前编码帧的当前CU进行帧间预测2Nx2N模式、2NxN模式和Nx2N模式编码;C、根据帧间预测编码中2Nx2N、2NxN和Nx2N三种预测划分模式的率失真代价的大小关系与当前CU最佳编码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判断当前CU是否满足Js<w.JT判决条件,若是,则结束当前CU的编码并停止对当前CU进行递归划分,并计算当前CU不进行递归划分时的最小率失真代价,反之,则在对当前CU进行编码后对当前CU进行递归划分,并计算当前CU进行递归划分时的最小率失真代价,其中,Js为当前CU在帧间编码2Nx2N模式下的率失真代价,w为加权因子,JT为当前CU在帧间编码2NxN模式和Nx2N模式下的率失真代价最小值;D、根据当前CU不进行递归划分时的最小率失真代价和进行递归划分时的最小率失真代价,求出当前CU的最佳编码模式并根据最佳编码模式重新进行编码;所述步骤A,其包括:A1、判断当前编码帧的图像序列号是否为预设刷新周期值的整数倍,若是,执行步骤C,反之,则执行步骤A2;A2、从CPB中选取最相邻的同类型已编码帧作为当前编码帧的CU深度控制参考帧;A3、获取当前编码帧的当前CU的深度d和当前CU在CTU中的位置索引i,并根据CU深度控制参考帧中与位置索引i相对应的CTU深度信息DepthRef[i]遍历CTU中的所有SCU,从而生成当前编码CTU的深度控制下限图DepthBL和深度控制上限图DepthUL,所述深度控制下限图DepthBL和深度控制上限图DepthUL应满足:DepthBL[i]=DepthRef[i]-1,DepthUL[i]=DepthRef[i]+1,其中,i为[0,255]区间内的整数,DepthRef[i]表示深度控制参考帧中CollocatedCTU按Z扫描顺序得到的第i个SCU的深度值;A4、根据当前CU的深度d与DepthBL[i]和DepthUL[i]的大小关系是否满足预设的深度快速判决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凡罗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