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995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其包括至少一轴心部及一对可翻起部。轴心部具有数个连接区;两可翻起部是从轴心部的两侧大体上对称的延伸出;每一可翻起部均以数个分隔沟,分隔出数个呈同心状排列的可变形条部及一中央部;数个可变形条部及中央部均与数个连接区一体相连。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可于平板模式与变形模式间变换;当在平板模式时,轴心部及可翻起部为一平坦的板状;当在变形模式时,可翻起部的数个可变形条部及中央部的至少一部分,变形而离开原有的平板模式时的位置。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使用者可自行下压变形或还原、产品易收纳又具多功能,与可搭配灯泡形成灯饰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其包括至少一轴心部及一对可翻起部。轴心部具有数个连接区;两可翻起部是从轴心部的两侧大体上对称的延伸出;每一可翻起部均以数个分隔沟,分隔出数个呈同心状排列的可变形条部及一中央部;数个可变形条部及中央部均与数个连接区一体相连。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可于平板模式与变形模式间变换;当在平板模式时,轴心部及可翻起部为一平坦的板状;当在变形模式时,可翻起部的数个可变形条部及中央部的至少一部分,变形而离开原有的平板模式时的位置。故,本技术兼具使用者可自行下压变形或还原、产品易收纳又具多功能,与可搭配灯泡形成灯饰的优点。【专利说明】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尤指一种兼具使用者可自行下压变形 或还原、产品易收纳又具多功能,与可搭配灯泡形成灯饰的可变形的板状结构。 可变形的板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金属餐具架或是书报架(图中未示),均由铁板、铁线所组合,一旦成型之 后,即无法改变形状,产品的造型无法依使用者的喜好自行修改。特别是,若要将原本的造 型修改成更艺术化时,是不可能轻易达成的。 其次,由于现有的金属餐具架或是书报架不能变形,少数产品虽可以拆卸(例如 通过螺丝卸除),但仍然十分占据空间,故,有不易收纳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研发新技术,以解决上述缺点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金属餐具架或是书报架均由铁板、铁线所组合,一旦成型之后,即无 法改变形状(即使可拆卸但仍相当占据空间而不易收纳),产品的造型无法依使用者的喜 好自行修改,特别是,若要将原本的造型修改成更艺术化时,亦不可能轻易达成的问题,本 技术提供一种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其兼具使用者可自行下压变形或还原、产品易收纳 又具多功能,与可搭配灯泡形成灯饰的优点。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包括: 至少一轴心部,其具有数个连接区; -对可翻起部,其由该轴心部的两侧大体上对称的延伸出;该每一可翻起部具有 数个分隔沟,使其分隔出数个大体上同心状排列的可变形条部及一中央部;该数个可变形 条部及该中央部均与该数个连接区一体相连; 其中,该可变形的板状结构至少具有一平板模式及一变形模式,且可由该平板模 式被变形成为该变形模式,亦可由该变形模式被变形回该平板模式; 当在该平板模式时,该轴心部及该可翻起部为一平坦的板状; 当在该变形模式时,该可翻起部的该数个可变形条部及该中央部的至少一部分, 可以变形而离开原有的平板模式时的位置。 前述的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其中当对该轴心部一侧的数个可变形条部下压时,该 轴心部另侧的数个可变形条部随之上升;当在该变形模式时,该可翻起部的该数个可变形 条部及该中央部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 前述的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其中数个连接区设数个凹洞。 前述的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其中可变形的板状结构为不锈钢板。 前述的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其中中央部又设一发光组件,并当在该变形模式时,该 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线可穿透数个可变形条部的间隙,而向外投射出。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兼具使用者可自行下压变形或还原、产品易收纳又 具多功能,与可搭配灯泡形成灯饰的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A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概呈方形)的示意图。 图1B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概呈圆形)的示意图。 图1C是本技术的轴心部呈斜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A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A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5A是图4的剖视图。 图5B是图5A的下压过程一的示意图。 图5C是图5A的下压过程二的示意图。 图6是图5C的示意图。 图7A、图7B、图7C、图7D、图7E及图7F分别为各变形条部的下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8A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B是图8A的部分结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9是图8B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剖视图。 图11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 轴心部 11、11A、11B、11C、11D、11E 连接区 20可翻起部 21分隔沟 22、22A、22B、22C、22D、22E 可变形条部 23中央部 231发光组件 30凹洞 Θ1第一角度 Θ 2第二角度Θ 3第三角度 Θ 4第四角度Θ 5第五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A、图2、图3、图4及图6,本技术为一种可变形的板状结构,例如为 方形(如图1A所示)或圆形(如图1B所示),其主要包括:至少一轴心部10及一对可翻 起部20。 关于该至少一轴心部10,其具有数个连接区11 ;当然,此轴心部10也可改为斜置 状态(如图1C所示); 关于该对可翻起部20,其是由该轴心部10的两侧大体上对称的延伸出;该每一可 翻起部20具有数个分隔沟21,使其分隔出数个大体上同心状排列的可变形条部22及一中 央部23 ;该数个可变形条部22及该中央部23均与该数个连接区11 一体相连; 其中,该可变形的板状结构至少具有一平板模式(如图2所示)及一变形模式(如 图6所示),且可由该平板模式被变形成为该变形模式,亦可由该变形模式被变形回该平板 模式; 当在该平板模式时(如图2所示),该轴心部10及该可翻起部20为一平坦的板 状; 当在该变形模式时(如图6所示),该可翻起部20的该数个可变形条部22及该中 央部2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变形而离开原有的平板模式时的位置。 更详细的说,请参阅图1A、图2、图3、图4及图6的第一实施例,其中,该可变形的 板状结构为一不锈钢(或改成其它金属)方形的薄片,每一可翻起部20具有五个分隔沟 21,而可分隔出五个「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字型」的可变形条部22及一个中央部23。当然,此 分隔沟21数量也可增减,例如为8个、10个或其它数量。 为方便说明本技术的动作,兹将第一实施例中的五个可变形条部22由内到 外分别以22A、22B、22C、22D、22E来表示(但同时都是22)、同时,相对应的五个连接区11也 再细分为1认、1川、11(:、110、1^(但同时都是11)来表示。 请参阅图5A,此为平板模式,该轴心部10及该可翻起部20为一平坦的板状。 如图5B所示,当使用者对左边的可翻起部20开始向下施力时,五个可变形条部22 中的部分可变形条部22会被下压变形,但右边的可翻起部20的相对应的部分可变形条部 22会相对的向上变形,同时,该中央部23也随之变形倾斜。 如图5C所示,当使用者对左边的该可翻起部20再继续向下施力后,左边五个可变 形条部22中的部分可变形条部22会再被下压变形,且右边的可翻起部20的相对应的部分 可变形条部22会再相对的向上变形。同时,该中央部23也随之变形倾斜(更斜)。 亦即,当对该轴心部10 -侧的数个可变形条部22下压时,该轴心部10另侧的数 个可变形条部22随之上升;当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形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轴心部,其具有数个连接区; 一对可翻起部,其由该轴心部的两侧对称的延伸出;该每一可翻起部具有数个分隔沟,使其分隔出数个同心状排列的可变形条部及一中央部;该数个可变形条部及该中央部均与该数个连接区一体相连; 其中,该可变形的板状结构至少具有一平板模式及一变形模式,且可由该平板模式被变形成为该变形模式,亦可由该变形模式被变形回该平板模式; 当在该平板模式时,该轴心部及该可翻起部为一平坦的板状; 当在该变形模式时,该可翻起部的该数个可变形条部及该中央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变形而离开原有的平板模式时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俊贤
申请(专利权)人:合昇昌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