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868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加热器,它包括本体、进水接头、电磁阀、进水内管、减压阀、流量计、小水箱、浮球、加热腔体、加热棒、电路板、出水接头。所述的本体上设有水流通道,进、出水接头固接在本体上且与水流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电磁阀安装在本体外壁,进水内管、减压阀、流量计、小水箱和加热腔体依水流通道水流方向依次设置,进水内管与电磁阀相对,加热棒穿设在加热腔体内,浮球活动安装在小水箱内,电路板安装在本体上。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围绕水流通道布置电磁阀、进水内管、减压阀、流量计、小水箱和加热腔体等,整体结构十分紧凑、体积小、装配容易、成本低,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温控开关、温控传感器、泄压阀可有效监测水流温度,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加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水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马桶盖的智能加热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加热系统由独立的电磁阀组件,减压阀组件,加热组件,流量计,电路板以及各种传感器等组合而成。各组件等通过软管导线连接而成,管路导线多且复杂,不易安装,易出错;本专利技术加热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体积小,无需软管连接,导线少,装配更方便,不易出错;而且具有独特的排气功能设计,可以有效排除系统中水气混合中的气体,提高系统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装配容易、安全可靠的智能加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智能加热器,它包括本体、进水接头、电磁阀、进水内管、减压阀、流量计、小水箱、浮球、加热腔体、加热棒、电路板、出水接头;所述的本体内设有水流通道,所述的进水接头固接在本体一侧壁上且与水流通道的进口连通,出水接头固接在本体另一侧壁上且与水流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电磁阀安装在本体外壁,减压阀、流量计皆安装在本体内,小水箱和加热腔体皆设置在本体内,进水内管、减压阀、流量计、小水箱和加热腔体依水流通道水流方向依次设置,进水内管与电磁阀相对,进水内管的进水口与电磁阀阀杆杆端上的堵头顶靠,加热棒穿设在加热腔体内,浮球活动安装在小水箱内,电路板安装在本体上,电路板上的温控传感器伸入水流通道。所述的电路板包括板体、温控开关、两个温控传感器、可控硅;所述的温控开关、两个温控传感器、可控硅皆固定在板体上且电连接;所述的电路板上的两个温控传感器分别伸入水流通道的进水口处和出水口处;所述的温控开关上连接导热铜片,导热铜片伸入加热腔体内。所述的小水箱壁上开设有排气孔,活动安装在小水箱内浮球的上端面与该排气孔相对。所述的内置管式流量计由进水斜水体、流量转子、磁铁、流量计本体组装而成;所述的流量计本体为设置在本体内的一个腔体且与水流通道连通,流量转子的两端转轴分别间隙套置在进水斜水体和磁铁的中孔上,套接在一起的进水斜水体、流量转子和磁铁安装在流量计本体内,进水斜水体的锥形端部间隙插入流量计本体的进水口。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泄压阀,所述的水流通道出水口处旁接一与本体外部连通的泄压通道,所述的泄压阀安装在本体内的泄压通道内。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专利技术在本体内设有水流通道,围绕水流通道布置电磁阀、进水内管、减压阀、流量计、小水箱和加热腔体等,可实现水流进水到流量计检测至加热棒对在腔水流加热,温度传感器实现水路水温检测、电路板实现对加热控制;整体结构十分紧凑、体积小;流量计的感应元器件直接封装在电路板上,实现无需传感器单独装配,单独插接,NTC直接封装在电路板上并插入本体水流通道中,实现无需传感器的单独装配,可单独插接,装配简单、成本较低;由于本专利技术设有温控开关、温控传感器、泄压阀可有效监测水流温度,防止烫伤的发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斜向剖视轴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3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图3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3沿D-D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电路板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智能加热器,它包括本体1、电路板2、电磁阀3、进水内管4、减压阀5、流量计6、小水箱7、浮球8、加热腔体9、加热棒10、进水接头20、出水接头30、导热铜片40、泄压阀50。所述的本体1内设有水流通道11,所述的进水接头20固接在本体1一侧壁上且与水流通道11的进口连通,出水接头30固接在本体1另一侧壁上且与水流通道11的出口连通。所述的水流通道11出水口处旁接一与本体1外部连通的泄压通道,所述的泄压阀50安装在本体1内的泄压通道内。所述的电磁阀3安装在本体1外壁,减压阀5、流量计6皆安装在本体1内,小水箱7和加热腔体9皆设置在本体1内,进水内管4、减压阀5、流量计6、小水箱7和加热腔体9依水流通道11水流方向依次设置,进水内管4与电磁阀3相对,进水内管4的进水口可与电磁阀3阀杆杆端上的堵头31顶靠(如图4所示),加热棒10穿设在加热腔体9内,浮球8活动安装在小水箱7内。如图10所示,所述的电路板2包括板体21、温控开关22、两个温控传感器23、24、可控硅25、霍尔元件。所述的板体21安装在本体1上,温控开关22、两个温控传感器23、24、可控硅25皆固定在板体21上且电连接;所述的电路板2上的两个温控传感器23、24分别伸入水流通道11的进水口处和出水口处(如图7所示);所述的温控开关22上连接导热铜片40,导热铜片40伸入加热腔体9内(如图6所示)。所述的小水箱7(如图5所示)为开设在本体1上的一端敞开的长槽和下端盖71构成,下端盖71通过密封圈封堵在长槽的敞开端。小水箱7壁上开设有排气孔72,活动安装在小水箱7内浮球8的上端面与该排气孔72相对(如图9所示),以便将小水箱7内气体挤压、从该排气孔72排出。如图2、图3、图8所示,所述的内置管式流量计6由进水斜水体61、流量转子62、磁铁63、流量计本体64组装而成。所述的流量计本体为设置在本体1内的一个腔体且与水流通道11连通,该腔体的敞开端口被侧盖65通过密封圈分别,流量转子62的两端转轴分别间隙套置在进水斜水体61和磁铁63的中孔上,套接在一起的进水斜水体61、流量转子62和磁铁63安装在流量计本体64内,进水斜水体61的锥形端部间隙插入流量计本体61的进水口。此外,本专利技术在进水接头20、出水接头30与本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在电磁阀3与本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1.水通过进水接头20进入到本体1水流通道11上的进水内管4,在进水处设有温度传感器23进水温度反馈,再由电磁阀3控制水的通断;电磁阀3开,水进入减压阀5进行减压。2.减压后的水经过流量计6测量流量大小后进入小水箱7,当水里有气泡时,气泡通过浮球8上方的排气孔72排走,水位上升,直到气体全部排完,由于水压和浮力的作用,通过浮球8把排气孔72密封,而不含气体的水经小水箱7下方的进水口进水加热腔体9。3.水进入加热腔体9后通过加热棒10把水加热,热水通过导热铜片40把温度传到温控开关22,当温度过高时,温控开关22作用,断开加热棒10的电源,停止加热。4.加热后的水经出水接头30出水,在出水处设有温度传感器24可近行温度反馈。5.在出水处设有泄压阀50,当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水压大于设定值的时候可进行泄压,对本专利技术起到压力保护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就在于:在本体内盘绕有水流通道。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水流通道的布置方式可有多种,故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加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本体、加热腔体、加热棒、流量计、电路板;所述的本体内设有水流通道,流量计安装在本体内,加热棒穿设在本体的加热腔体内,电路板安装在本体上,电路板上的温控传感器伸入水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本体、加热腔体、加热棒、流量计、电路板、小水箱、浮球;所述的本体内设有水流通道,流量计安装在本体内,加热棒穿设在本体的加热腔体内,电路板安装在本体上,电路板上的温控传感器伸入水流通道;所述的电路板包括板体、温控开关、温控传感器、可控硅;所述的温控开关、温控传感器、可控硅皆固定在板体上且电连接;所述的小水箱和加热腔体皆设置在本体内,浮球活动安装在小水箱内,小水箱壁上开设有排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进水接头、电磁阀、进水内管、减压阀、出水接头;所述的进水接头固接在本体一侧壁上且与水流通道的进口连通,出水接头固接在本体另一侧壁上且与水流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电磁阀安装在本体外壁,减压阀安装在本体内,进水内管、减压阀、流量计、小水箱和加热腔体依水流通道水流方向依次设置,进水内管与电磁阀相对,进水内管的进水口与电磁阀阀杆杆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忠陈辉程林凌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佳普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