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型远点绘制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84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的多用型远点绘制尺,在与图板边缘相夹持固定的固定板上铰连有一与图板平面相平行的双杆转臂机构,在平行的双杆转臂机构的前端铰接有一连接板块,连接板块上设有一滑槽,滑槽内装有一滑动块,一绘制尺的后端活动穿过滑动块的自身滑孔后与双杆转臂机构中的一转臂前段相铰接,而绘制尺的绘制段呈自由端,两平行的转臂既可沿固定板上开设的调槽调移位置,又可绕其铰接点摆转、而由连接板块和绘制尺构成的摆动导杆机构与平行四边形的转臂机构构成了一组合式绘制尺。(*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型远点绘制尺本技术涉及一种绘图器具,特别是一种建筑绘图用的多用型远点绘制尺。在建筑制图中常采用远灭点作图法,而远灭点作图法又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为弧线板法,第二种为透视网格法,第三种为滑轮透视尺法,它们所采用的具体工具及所存在的缺点分别叙述如下:(1)弧线板与丁字尺配合使用法,用与丁字尺端尺等厚的弧线板钉于图板边缘区域,配合丁字尺可画出一组远灭点透视消失线。也可采用近似方法:用折线板取代弧线板,配合丁字尺也可画出一组具有近似灭点的透视消失线。其缺点是:①此种方法的使用要占用一部分图板面积;使用运转中需占用一只手才能使丁字尺贴紧弧线板或折线板,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完成作图。②远灭点的位置调节不灵活,需配备一组不同曲率半径的弧线板;反复钉卸、调整弧线板易造成图板损坏。③因弧线板与丁字尺端部均有一高出图板面5mm左右的厚度,所以丁字尺身与图板面的结合不好,越靠近端部尺身与板面相距越远,不便用笔靠尺绘图,绘制精度也不易保证。(2)透视网格法,用给定的透视网格作为参照,用半透明纸覆盖于网格之上作远灭点的透视消失线。其缺点是①必须用半透明纸覆盖于网格纸上作图起稿,再将图稿拓到正式图纸上(一般为水彩纸等用于着色渲染)。不能直接在正式图上一次成稿,增加了作图工作量。②必须配备多种网格,或自制网格才能满足不同透视图的要求。③绘图时要靠估计画出网格之间的透视消失线的位置,既费脑、又不准确,是近似的估画位置。(3)滑轮(拉线)透视尺。用拉线一字尺,结合若干配件改装成画远灭点的透视尺。于一字尺身上打出少量小孔,也可实现有限的远灭点位置调节。其缺点是:①在两平行竖垂线之间用定长尺画不同斜率的透视线,斜度越大,运转就越受两平行竖垂线的制约,影响远灭点位置的准确性;②灭点位置基本固定,不易调节,虽然在尺身上打孔,可以有一定幅度的调节,但调节幅度不大,且调节起来又牵涉到拉线的因素,若重新调整拉线间距、则很烦索。③受拉线,滑轮摩擦力影响,使用不灵活,尺身摩擦图面易弄脏画面。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绘制精度高,工作量小,省力省时可一次成图的多用型远点绘制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与图板边缘相夹持固定的固定板上铰连有一与图板平面相平行的双杆转臂机构,在平行的双杆转臂机构的前端铰接有一连接板块,连接板块上设有一滑槽,滑槽内装有一滑动块,一绘制尺的后端活动穿过滑动块的自身滑孔后与双杆转臂机构中的一转臂前段相铰接,而绘制尺的绘制段呈自由端,两平行的转臂既可沿固-->定板上开设的调槽调移位置,又可绕其铰接点摆转、而由连接板块和绘制尺构成的摆动导杆机构与平行四边形的转臂机构构成了一组合式绘制尺。由上可见: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第1:由于固定板采用夹持方式与图板边缘相夹持,因而它可以按实际使用需要而与图板四周缘的任一处相固定。第2:与弧线板相比较由于双转臂与固定板采用了可转摆的铰接结构,因而,不作图时它可方便地转出图板而无需要占用板面,而作图时,又可方便地转入板面,由于整个装置都是呈悬空状位于图板平面的上方,只要将固定板上的夹持机构打开,整个装置即可取下,因此,不会损坏图板。第3:与透视网格法比较,它可以一次成活,直接在最终图面上绘制稿线,可直接在水彩纸上起稿,不需中间环节,即不需要在半透明纸上起稿。定位准确、唯一,不必用估计的方法定位画线。第4:与滑轮透视尺相比,它运行灵活,自身连接的擦摩阻力小,灭点调幅大。第5:既解决了透视图绘制中灭点出图板的难题及其远灭点透视线的绘制,又可运用这一专利技术,解决其它许多领域中的远射线中心点与射线定位等问题。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附图实现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2中固定机构的另一种结构图。图4是图1中的双转臂与固定板之间的结构放大图之一。图5是图1中的双转臂与固定板之间的结构放大图之二。图6是图1中滑动块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1所示的绘制尺前端加设滑轮的结构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的调节原理图。下面将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与图板边缘相夹持的固定板1上铰接有两平行的转臂2,在两平行的转臂2的前端铰接有一连接板3,连接板3上开设有一滑槽31,滑槽31内装设有滑块32,一绘制尺4的后半段41活动穿过滑块32的自身穿孔321后其后端与两平行转臂2之一的前段相铰接并构成一导杆机构,绘制尺4的前端为自由端,固定板1和转臂2、连接板3和绘制尺4两两平行。参见图1和图2。-->和图2。在固定板1的纵向开设有两组相间隔、且平行分布的调位槽、孔11,两平行的转臂2的后段开设有调位槽、孔21并通过铰支座23铰连在调位槽、孔11中,在固定板1的前部设有与图板边缘相夹持的夹持机构12,两平行的转臂2的前端分别与连接板3的后部对应处相铰接并构成一平行四边机构,在连接板3上侧开有一横向滑槽31,滑槽31内穿夹一吊环式滑块32,一刀杆状的绘制尺4的后半段41滑动穿过吊环式滑块32的穿孔321后,其后端与两杆状转臂2中的左侧一个转臂2的前段的槽孔22相铰接。参见图1至图6。固定板1位于图板被夹持边缘的上边缘处,两平行的转臂2位于固定板1的上部并与固定板1上表面保持间隔平行状,连接板3铰接在两平行的转臂2的前端的上部并与穿设在其下部滑块32的穿孔321中的绘制尺4呈平行状。参见图1、图2。开设在矩形的固定板1上的呈左右间隔分布的两组调位槽孔11是沿固定板纵向开设的通槽或若干相间隔开设的两排孔洞,在两平行转臂2后段上开设的调位槽孔21以及左转臂前段上开设的定位槽孔22为滑槽或间隔的孔洞。参见图1、图4至图5。在绘制尺4的前部自由端的下侧连接有一与图板上表面相接触的滚轮42。参见图7。夹持机构12为弹簧夹子,弹簧夹子的上部夹板与固定板1底面相固定。参见图2。夹持机构12为一由螺栓121和阶梯形夹板122组成的螺栓式结构,阶梯形夹板的远离夹合端的远端与固定板1底面相铰接,在螺栓121的下探段拧设有一锁顶阶梯形夹板122的螺母123。参见图3。矩形或梯形连接板3的横向滑槽31的中线延伸点与左侧转臂2前端铰接点相交,绘制尺4的后半段后端与左侧转臂2的滑动式转接点b,绘制尺4的后半段41与吊环式滑块32的穿孔及连接板3与左侧转臂2的前端铰接点O1构成了一三角形连接关系。参见图1。本技术的使用及调整方法简介如下:参见图1和图8。图8中,R代表转臂2的调节半径,r代表铰接点b到O4的距离,a为O1到滑块的f点距离。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平行四边形机构与摆动导杆机构,因此,绘制尺4的运动轨迹是满足摆动导杆的运动规律的,即是满足绘制尺4的延长线过远灭点的要求,而且,远灭点的位置可以进行调节,通过O铰接点调节R,通过铰接点b调节r,通过滑动铰f调节a,这种调节可以通过铰接点O、b、f处的间隔孔洞实现间断调节,也可通过连续的滑槽实现R、r、a值的连续调节,参见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用型远点绘制尺,有一绘制尺(4),其特征在于:在与图板边缘相夹持的固定板(1)上铰接有两平行的转臂(2),在两平行的转臂(2)的前端铰接有一连接板(3),连接板(3)上开设有一滑槽(31),滑槽(31)内装设有滑块(32),一绘制尺(4)的后半段(41)活动穿过滑块(32)的自身穿孔(321)后其后端与两平行转臂(2)之一的前段相铰接并构成一导杆机构,绘制尺4的前端为自由端,固定板(1)和转臂(2),连接板(3)和绘制尺(4)两两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用型远点绘制尺,有一绘制尺(4),其特征在于:在与图板边缘相夹持的固定板(1)上铰接有两平行的转臂(2),在两平行的转臂(2)的前端铰接有一连接板(3),连接板(3)上开设有一滑槽(31),滑槽(31)内装设有滑块(32),一绘制尺(4)的后半段(41)活动穿过滑块(32)的自身穿孔(321)后其后端与两平行转臂(2)之一的前段相铰接并构成一导杆机构,绘制尺4的前端为自由端,固定板(1)和转臂(2),连接板(3)和绘制尺(4)两两平行。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型远点绘制尺,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板(1)的纵向开设有两组相间隔、且平行分布的调位槽、孔(11),两平行的转臂(2)的后段开设有调位槽、孔(21)并通过铰支座(23)铰连在调位槽、孔(11)中,在固定板(1)的前部设有与图板边缘相夹持的夹持机构(12),两平行的转臂(2)的前端分别与连接板(3)的后部对应处相铰接并构成一平行四边机构,在连接板(3)上侧开有一横向滑槽(31),滑槽(31)内穿夹一吊环式滑块(32),一刀杆状的绘制尺(4)的后半段(41)滑动穿过吊环式滑块(32)的穿孔(321)后,其后端与两杆状转臂(2)中的左侧一个转臂(2)的前段的槽孔(22)相铰接。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型远点绘制尺,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位于图板被夹持边缘的上边缘处,两平行的转臂(2)位于固定板(1)的上部并与固定板(1)上表面保持间隔平行状,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克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