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克真专利>正文

视线透视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847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视线透视尺,在两根间隔平行且与纸带相夹持固定的移动画面尺上各设有一滑动架;一视距尺活动穿过滑动架及位于滑动架内的固定螺栓的滑孔,在视距尺的前端视点处铰接一视线扫描尺,视线扫描尺位于视距尺所在平面的上部平面内并与视距尺保持平行摆转状,在视线扫描尺上标示有刻度,滑动架分别与移动画面尺连为一体。(*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说明书视线透视尺本技术涉及一种绘图器具,特别是一种建筑绘图用的视线透视尺。目前,利用投影关系求透视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为平行求作透视图法,其步骤是在平面图上确定出画面、视点、并连出视线、视线与画面的交点为画面迹点,然后在画面线边放置上一条纸带,将所求出的迹点标在纸带上,以便将平面透视关系传至到透视图上,最后再根据其它条件,完成整个透视。另一种为求作三点透视图法,该法仍然须分别在平面、立面图上求出平面立面透视,然后再求透视图形,求透视图形时还要求出灭点。上述方法的缺点是要在纸面上完成透视图的前期求解,因为实际工程图纸均较大,故表现建筑的占图面积也大,而在正常视距条件下在图面上完成由视点至建筑的作图将占用很大的面积,因此,一般都要使视点及灭点出图纸,或者在另一张纸上完成,这样,在所求的图面上作图求解视点与建筑的平面或立面透视就很不方便,既费力又费时。另外,求透视的一般方法要用灭点,而灭点又远离图板,因此,就更不便于求解,求解出的透视图精度较差。工作效率也很低。而目前利用比例关系求透视方法是:根据物体、画面、视点视线之间的几何关系,用相似形成比例的方法求透视。该方法的缺点是要采用逐点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视线透视尺,其特征在于:在与纸带相夹持固定的移动画面尺(1)上固定有滑动架(11),滑动架(11)上开设有滑孔(111),在滑孔(111)中间有穿设于滑动架(11)上的吊环螺栓(112),视距尺(2)的后段活动穿设在滑动架(11)的滑孔(111)及吊环螺栓(112)的自身穿孔(1121)中,视距尺(2)的前端枢接有标示有刻度(31)的视线扫描尺(3),视线扫描尺(3)位于视距尺(2)所处平面的上部的平面内并与视距尺(2)所处平面相平行,视线扫描尺(3)绕其与视距尺(2)的枢接点S在其自身的平面内摆转。

【技术特征摘要】
1、视线透视尺,其特征在于:在与纸带相夹持固定的移动画面尺(1)上固定有滑动架(11),滑动架(11)上开设有滑孔(111),在滑孔(111)中间有穿设于滑动架(11)上的吊环螺栓(112),视距尺(2)的后段活动穿设在滑动架(11)的滑孔(111)及吊环螺栓(112)的自身穿孔(1121)中,视距尺(2)的前端枢接有标示有刻度(31)的视线扫描尺(3),视线扫描尺(3)位于视距尺(2)所处平面的上部的平面内并与视距尺(2)所处平面相平行,视线扫描尺(3)绕其与视距尺(2)的枢接点S在其自身的平面内摆转。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线透视尺,其特征在于:与纸带相夹持固定的移动画面尺(1)的设置数量为一根或两根相间隔的平行状,滑动架(11)焊接固定在移动画面尺(1)长度的中段并沿移动画面尺(1)的侧面凸伸成梯形,在梯形的滑动架(11)及杆状的移动画面尺1的同轴对应处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杆状视距尺(2)活动穿装的同心滑孔(111),在滑动架(11)移动画面尺(1)的同轴滑孔(111)之间的吊环螺栓(112)由下向上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克真
申请(专利权)人:孙克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