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入侵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552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外入侵探测器。所述红外入侵探测器包括机体和主控单元,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还包括第一红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所述机体开有第一探测窗和第二探测窗,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设置于机体内部,并分别对应第一探测窗和第二探测窗的位置,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30-40度角度设置,所述第二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60-70度角度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识别人体和矮小动物,解决现有技术在提高侦测灵敏度的同时,引起的增加错误报警机会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入侵探测器。所述红外入侵探测器包括机体和主控单元,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还包括第一红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所述机体开有第一探测窗和第二探测窗,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设置于机体内部,并分别对应第一探测窗和第二探测窗的位置,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30-40度角度设置,所述第二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60-70度角度设置。本技术可以识别人体和矮小动物,解决现有技术在提高侦测灵敏度的同时,引起的增加错误报警机会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红外入侵探测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防盗探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入侵探测器。
技术介绍
在电子防盗探测器领域,红外入侵探测器的应用广泛。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一般为 37°C,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 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 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件,且制成的两个电 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 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而一旦有人侵入到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 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 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目前市面上的红外入侵探测器为了提高侦测效果往往采用把灵敏度调高的方法。 早期的灵敏度范围一般为2-3公尺,现在已调高至7-8公尺。这种方法的确可以达到信号 放大从而扩大侦测范围的效果,但也增加了误报几率,其无法识别人体和小动物,当恒温小 动物经过侦测范围时,亦会产生错误报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在提高侦测灵敏度的同时,引起的无法识别人 体与矮小动物而增加错误报警几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入侵探测器,包括机体和主控单元, 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还包括第一红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所述机体开有 第一探测窗和第二探测窗,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设置于机体内部,并分 别对应第一探测窗和第二探测窗的位置,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30-40 度角度设置,所述第二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60-70度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30度角度设置,所述第二红 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60度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头位于第二红外探测头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连接杆与机体连接,所 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机体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测试键。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入侵探测器与GSM报警主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防拆开关。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第二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60 -70度设置,能接收到的侦测灵敏范围比 较近并比较低;第一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30 - 40度设置,能接收到的侦测灵敏 范围比较远并比较高; 当移动恒温源在距离红外探测头较近的位置,此时移动恒温源处于侦测灵敏度范 围,第二红外探测头收到很强的讯号,讯号透过U1滤波放大后,发出一个高电平讯号并传 输到主控单元。如果是宽的高电平,则视为触发并进行报警;如果是窄的高电平,则不触 发; 当有移动恒温源在距离红外探测头较远位置并且处于侦测灵敏度范围时,第二红 外探测头收到讯号,讯号透过U1滤波放大后,发出一个高电平讯号并传输到主控单元。如 果是宽的高电平,则视为触发并进行报警;如果是窄的高电平,则不触发,此时,需判断第 一红外探测头有没有收到讯号,由于第一红外探测头能接收到比较远并比较高的侦测灵敏 范围,而人的高度明显大于矮小动物的高度,若恒温源高度较高,第一红外探测头接收到讯 号,则视为触发并进行报警,若恒温移动源高度较低,第一红外探测头没有接收到讯号,则 不触发,不进行报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红外入侵探测器包括主控单元、第一红 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第二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60 - 70度设置,能接收 到的侦测灵敏范围比较近并比较低。第一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30 -40度设置, 能接收到的侦测灵敏范围比较远并比较高。通过两个红外探测头的不同角度的配合设置, 识别恒温移动源是人体还是矮小动物,从而避免出现为提高侦测灵敏度范围而增加矮小动 物经过产生错误报警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机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机体结构的后视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红外入侵探测器安装后的机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红外入侵探测器的第一红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 侦测灵敏度范围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机体;2、工作指示灯;3、第一探测窗;4、第二探测窗;5、测试键;6、连接杆;7、 安装支架;8、第二红外探测头侦测灵敏度范围;9、第一红外探测头侦测灵敏度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是包括两个角度配合设置的红外探测头,解决 矮小动物经过而错误报警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公开一种红外入侵探测器,包括机体1和主控单元,所述机体1上设置 有工作指示灯2,还包括第一红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所述机体1开有第一探测窗3 和第二探测窗4,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设置于机体1内部,并分别对应第 一探测窗3和第二探测窗4的位置,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30-40度角 度设置,所述第二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60-70度角度设置。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红外入侵探测器包括主控单元、第一红 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第二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60 - 70度设置,能接收 到的侦测灵敏范围比较近并比较低。第一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30 -40度设置, 能接收到的侦测灵敏范围比较远并比较高。通过两个红外探头器的不同角度的配合设置, 识别恒温移动源是人体还是矮小动物,从而避免出现为提高侦测灵敏度范围而增加矮小动 物经过产生错误报警的问题。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机体1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2,机体1还开有第一探测 窗3和第二探测窗4,第一红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设置于机体1内部,并分布对应第 一探测窗3和第二探测窗4的位置,第一红外探测头沿机体1垂直方向向下30度角度设置, 第二红外探测头沿机体1垂直方向向下60度角度设置,第一红外探测头位于第二红外探测 头上方。机体1上设置有安装支架7,所述安装支架7通过连接杆6与机体连接,所述连接 杆6的一端固定在机体上,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7铰接。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入侵探测器,包括机体和主控单元,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红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所述机体开有第一探测窗和第二探测窗,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头和第二红外探测头设置于机体内部并分别对应第一探测窗和第二探测窗的位置,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30‑40度角度设置,所述第二红外探测头沿机体垂直方向向下60‑70度角度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创高安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