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系统的泄漏监测及应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6442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冻冷藏设备领域,提供一种氨制冷系统的泄漏监测及应急系统,其包括供液管路,所述供液管路上设有多个第一控制阀,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的供液管路上均设有监测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的供液管路上均连接有回收管路,所述回收管路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供液管路的上方设有可移动的应急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监测装置准确地找出泄漏发生的位置,并通过第一控制阀将泄漏位置的供液管路隔离,防止泄漏量的进一步增加,通过回收管路将发生泄漏的供液管路的液体进行回收,将泄漏和损失控制在最低;应急回收装置能够移动到泄漏位置的上方,对已发生泄漏的挥发气体进行收集,将泄漏气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冷冻冷藏设备领域,提供一种氨制冷系统的泄漏监测及应急系统,其包括供液管路,所述供液管路上设有多个第一控制阀,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的供液管路上均设有监测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的供液管路上均连接有回收管路,所述回收管路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供液管路的上方设有可移动的应急回收装置。本技术能够通过监测装置准确地找出泄漏发生的位置,并通过第一控制阀将泄漏位置的供液管路隔离,防止泄漏量的进一步增加,通过回收管路将发生泄漏的供液管路的液体进行回收,将泄漏和损失控制在最低;应急回收装置能够移动到泄漏位置的上方,对已发生泄漏的挥发气体进行收集,将泄漏气体的危害降到最低。【专利说明】氨制冷系统的泄漏监测及应急系统
本技术冷冻冷藏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氨制冷系统的泄漏监测及应急系统。
技术介绍
2010年,《农产品冷藏链物流规划》中指出,我国现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 880万吨,折成库容积约为3800万立方米。伴随着经济,近年我国冷库数量以30%左右的 速度剧增。在这些冷库中,约有80%的冷库使用氨制冷系统。作为天然工质,氨具有良好的 热物性和环境友好性,但是氨具有毒性,在空间积聚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还有潜在的燃烧、 爆炸危险。因此制冷系统冷库一旦发生氨泄漏事故,极可能导致人员中毒甚至死亡,有着极 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氨制冷系统的泄漏监测主要是通过氨气探测设备,即空间内的氨气浓度达 到一定的警戒值时,探测设备发出警报,并气动应急处置机制,从而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①探测设备只能区域性探测,无法准备定位泄漏段;②应急 处置只要包括区域通风、喷淋,多为泄漏事后处置,而且喷淋水处置不当易造成二次灾害; ③探测设备寿命短(一般不超过2年)、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通过氨气探测设备监测氨制冷系统的泄漏, 探测设备只能区域性探测,无法准备定位泄漏段,探测设备寿命端,成本高;泄漏的气体无 法及时得到处理。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氨制冷系统的泄漏监测及应急系 统,包括供液管路,所述供液管路上设有多个第一控制阀,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 的供液管路上均设有监测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的供液管路上均连接有回 收管路,所述回收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供液管路的上方设有可移动的应急回收装 置。 优选的,所述应急回收装置为等离子销毁装置或吸收装置。 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为压力监测装置、流量监测装置或温度监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压力监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流量监测装置为超声波流量、转子流量计或科里奥利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温度监测装置为温度计、热电偶或光栅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为手动截止阀、电动截止阀或气动截止阀。 (三)有益效果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氨制冷系统的泄漏监测及应急系统,通过在供液管路上设 置多个第一控制阀,将供液管路分为若干段,并且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控制阀之间设置监测 装置,能够准确地找出泄漏发生的位置。发生泄漏时,通过第一控制阀将泄漏位置的供液管 路隔离,防止泄漏量的进一步增加,通过回收管路将发生泄漏的供液管路的液体进行回收, 将泄漏和损失控制在最低;在供液管路上方设置的可移动的应急回收装置,能够准确地移 动到泄漏位置的上方,对已发生泄漏的挥发气体进行处理,将气体泄漏的危害降到最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氨制冷系统的泄漏监测及应急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控制阀;2、监测装置;3、第二控制阀;4、应急回收装置;a、供液管路; b、回收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如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氨制冷系统的泄漏监测及应急系统,包括供 液管路a,供液管路a中的液体为氨制冷剂,供液管路a上设有多个第一控制阀1,第一控制 阀1可以是手动截止阀、电动截止阀或气动截止阀,为降低劳动强度,第一控制阀1优选为 电动截止阀或气动截止阀;相邻的两个第一控制阀1之间的供液管路a上均设有监测装置 2,监测装置2可以是压力监测装置2、流量监测装置2或温度监测装置2,由于发生泄漏处 的管路内的压力会明显下降,通过压力监测装置2能够监测到这一压力的变化,从而判断 该压力监测装置2附近的供液管路a发生泄漏,压力监测装置2具体为压力传感器或压力 表,因为压力表需要人为的观察,不能及时发现泄漏,故将压力监测装置2优选为压力传感 器,压力传感器能够及时地监测出泄漏的存在,较佳的,将压力传感器与其临近的两个第一 控制阀1通信连接,当监测到压力值的变化后,将信号传递给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一控制阀 1,控制两第一控制阀1关闭,从而及时对泄漏处的供液管路a进行隔离;同样的,泄漏处的 供液管路a的流量也会明显下降,将监测装置2设置为流量监测装置2可以达到同样的监 测泄漏的目的,流量监测装置2具体为超声波流量计、转子流量计或科里奥利流量计,优选 为超声波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主要的特点使本身无压力损失,以及不受涡流和流速剖面 变化的影响,监测的结果更加准确;监测装置2优选为温度监测装置2,采用温度监测装置 2的原理是:氨制冷剂在泄漏后会挥发,挥发的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泄漏处的温度 降低,温度监测装置2监测到温度的降低,从而确定管路发生泄漏的位置,由于在一般情况 下,泄漏是导致温度降低的唯一原因,而压力和流量的变化则可能根据实际工况而有相应 的变化,故采用温度监测装置2进行监测较为准确和可靠。具体的,温度监测装置2采用温 度计、热电偶、光栅传感器或红外监测仪均可,优选为红外监测仪,红外监测仪能够对温度 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进而能够及时的对泄漏进行处理,减小泄漏量。 相邻的两个第一控制阀1之间的供液管路a上均连接有回收管路b,回收管路b上 设有第二控制阀3 ;当某一监测装置2监测到泄漏后,将与该监测装置2临近的两个第一控 制阀1关闭,同时将与该处连接的回收管路b上的第二控制阀3打开,所述第二控制阀3优 选为与该处监测装置2通信连接,在监测装置2监测到泄漏的同时,能够及时地控制该处回 收管路b上的第二控制阀3开启,对管路中的氨液进行及时的回收,减小了泄漏量。 供液管路a的上方设有可移动的应急回收装置4,应急回收装置4可以设为独立的 装置,在其下部设置移动小车,顶部设置吸气罩,在需要时可手动将其推到气体的泄漏处, 使其吸气罩置于气体泄漏处的上方,将泄漏的气体吸入。但在上述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操作 人员靠近泄漏处,可能会导致人员中毒,故将应急回收装置4加入一移动控制单元,移动控 制单元与上述各个监测装置2通信连接,当气体发生泄漏时,监测装置2向移动控制单元发 出信号,应急回收装置4在移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移动到发出信号的监测装置2处,进而对 泄漏的气体进行收集。 由于吸气罩在吸入泄漏的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制冷系统的泄漏监测及应急系统,包括供液管路(a),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路(a)上设有多个第一控制阀(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控制阀(1)之间的供液管路(a)上均设有监测装置(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控制阀(1)之间的供液管路(a)上均连接有回收管路(b),所述回收管路(b)上设有第二控制阀(3);所述供液管路(a)的上方设有可移动的应急回收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司春强马进唐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郊食品冷冻厂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