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先锋专利>正文

对数螺旋线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09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对数螺旋线规,是在一对下支架板和上支架板间设有啮合的主动小齿轮和从动大齿轮,在主动小齿轮的上方设有同轴的主动链轮,在从动大齿轮的上方的轴上套有从动链轮,主动小齿轮的轴一端设有手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设有传动链条,从动链轮上安装一L形连动摇杆,齿条卡在连动摇杆内、且与从动大齿轮相切啮合,齿条两端对称设有固定柱,在从动大齿轮上也设有一对固定柱,固定柱环绕设置钢丝,齿条的切点的两侧对称设有装载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数螺旋线规,实现了对数螺旋线的快速放线,装上笔,可以画出对数螺旋线;装上水刀,就可以在现场一次性切割叶轮。(*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规,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数螺旋线规
技术介绍
目前,本领域公开了许多种曲线线规,如CN1640685A中公开了一种双曲线、抛物线划 规;而CN1222454A中公开了一种可以画出椭圆、双曲线的组合线规等。而却并没有出现过 可以画出对数螺旋曲线的线规。而在水泵叶轮的生产中,需要将叶轮的侧边缘按照对数螺旋曲线进行切割。目前多数企 业在加工叶轮时,是通过将叶轮的线形参数输入数控机床,在编程后由数控机床批量加工。 但是该方法准备工时较长,小量加工时不经济,且在加工直径超过3米以上叶轮时数控机床 就无用武之地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为弥补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放线或切割对数螺旋线的对数螺旋 线规。本技术对数螺旋线规,其中在一对下支架板和上支架板间设有互相啮合的主动小 齿轮和从动大齿轮,其轴垂直于所述下支架板和上支架板,在所述主动小齿轮的上方设有同 轴的主动链轮,在所述从动大齿轮的上方的轴上套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小齿轮的轴伸出所 述上支架板一端设有手柄,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从动链轮安装 一外伸的L形连动摇杆,齿条卡在所述连动摇杆的短臂内、且与所述从动大齿轮相切啮合, 在所述齿条的两端各对称设有一固定柱,位于所述主动小齿轮和所述从动大齿轮的圆心的连 线上在所述从动大齿轮的圆心的两侧也各对称设有一固定柱,通过所述固定柱环绕设置钢丝 以获得所述齿条和所述从动大齿轮之间的平衡,所述齿条与所述从动大齿轮啮合的切点处的 两侧对称设有装载孔。本技术对数螺旋线规,其中所述手柄可为电动机代替。 本技术对数螺旋线规,其中在所述装载孔处装有上线笔或下线笔。 本技术对数螺旋线规,其中在所述装载孔处装有上水刀或下水刀。本技术对数螺旋线规,主要用于水泵、风机等流体机械设计的叶轮放样以及机加工, 也可用于绘图文具;本技术对数螺旋线规实现了对数螺旋线的快速放线,装上笔,可以 画出对数螺旋线;装上水刀,就可以在现场一次性切割叶轮。本线规用于现场切割水泵叶轮 时,携带方便,便于施工,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对数螺旋线规的俯视图; 图2是本技术对数螺旋线规的侧视图; 图3是本技术对数螺旋线规的动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对数螺旋线规,结合以下实施例具体阐述见图l,本技术对数螺旋线规,是在一对下支架板4和上支架板7间设有互相啮合 的主动小齿轮1和从动大齿轮2,其轴垂直于下支架板4和上支架板7,在主动小齿轮1的上 方设有同轴的主动链轮5,在从动大齿轮2的上方的轴上套有从动链轮6,主动小齿轮l的轴 伸出上支架板7—端设有手柄13,主动链轮5和从动链轮6上设置有传动链条11,从动链轮 6安装一外伸的L形连动摇杆8,齿条3卡在连动摇杆8的短臂中(见图2)、且与从动大齿 轮2相切啮合,在齿条3的两端各对称设有一固定柱9,在主动小齿轮1和从动大齿轮2的 圆心的连线上处于从动大齿轮2的圆心的两侧对称各设有一固定柱9',通过固定柱9、 9' 环绕设置钢丝10以获得齿条3和从动大齿轮2之间的平衡,齿条3与从动大齿轮2啮合的切 点处的两侧对称设有装载孔12。转动手柄13,主动小齿轮1和主动链轮5同步转动,主动链轮5通过链条11带动从动 链轮6转动,安装在其上的连动摇臂8随着从动齿轮6转动,并带着卡在其短臂内的齿条3 随着连动摇臂8转动(见图3)。与之同时,主动小齿轮1带动从动大齿轮2反向转动,从动大齿轮2驱动齿条3向着与 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伸出(见图3)。齿条3的双重运动,使得处在齿条3上的装载孔12产生双重运动,而这个运动轨迹就是 一条对数螺旋线。固定柱9、9'及钢丝IO,是保证齿条3处在从动大齿轮2的切线上,齿条3只能沿切线 方向滑动,但是在双重运动中,不能脱离切线方向。在两个装载孔12处装有上线笔或下线笔,便可以进行不同方向的对数螺旋线的放线;在 两个装载孔12处装有上水刀或下水刀,便可以直接进行对数螺旋线形状的切割。手柄13可以用一减速电机代替,进而实现对数螺旋线的自动放样。当更换大小齿轮即用不同齿数时,本线规可绘制或切割不同线型的对数螺旋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 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祌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 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对数螺旋线规,其特征在于在一对下支架板(4)和上支架板(7)间设有互相啮合的主动小齿轮(1)和从动大齿轮(2),其轴垂直于所述下支架板(4)和上支架板(7),在所述主动小齿轮(1)的上方设有同轴的主动链轮(5),在所述从动大齿轮(2)的上方的轴上套有从动链轮(6),所述主动小齿轮(1)的轴伸出所述上支架板(7)端设有手柄(13),所述主动链轮(5)和从动链轮(6)上设置有传动链条(11),所述从动链轮(6)安装一外伸的L形连动摇杆(8),齿条(3)卡在所述连动摇杆(8)的短臂内、且与所述从动大齿轮(2)相切啮合,在所述齿条(3)的两端各对称设有一固定柱(9),位于所述主动小齿轮(1)和所述从动大齿轮(2)的圆心的连线上在所述从动大齿轮(2)的圆心的两侧也各对称设有一固定柱(9′),通过所述固定柱(9,9′)环绕设置钢丝(10)以获得所述齿条(3)和所述从动大齿轮(2)之间的平衡,所述齿条(3)与所述从动大齿轮(2)啮合的切点处的两侧对称设有装载孔(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数螺旋线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3)为电动机代替。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数螺旋线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载孔(12)处装有上 线笔或下线笔。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数螺旋线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载孔(12)处装有上 水刀或下水刀。专利摘要一种对数螺旋线规,是在一对下支架板和上支架板间设有啮合的主动小齿轮和从动大齿轮,在主动小齿轮的上方设有同轴的主动链轮,在从动大齿轮的上方的轴上套有从动链轮,主动小齿轮的轴一端设有手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设有传动链条,从动链轮上安装一L形连动摇杆,齿条卡在连动摇杆内、且与从动大齿轮相切啮合,齿条两端对称设有固定柱,在从动大齿轮上也设有一对固定柱,固定柱环绕设置钢丝,齿条的切点的两侧对称设有装载孔;本技术对数螺旋线规,实现了对数螺旋线的快速放线,装上笔,可以画出对数螺旋线;装上水刀,就可以在现场一次性切割叶轮。文档编号B43L11/06GK201183259SQ20082007976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飞 韩, 韩先锋 申请人:韩先锋;韩 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数螺旋线规,其特征在于:在一对下支架板(4)和上支架板(7)间设有互相啮合的主动小齿轮(1)和从动大齿轮(2),其轴垂直于所述下支架板(4)和上支架板(7),在所述主动小齿轮(1)的上方设有同轴的主动链轮(5),在所述从动大齿轮(2)的上方的轴上套有从动链轮(6),所述主动小齿轮(1)的轴伸出所述上支架板(7)端设有手柄(13),所述主动链轮(5)和从动链轮(6)上设置有传动链条(11),所述从动链轮(6)安装一外伸的L形连动摇杆(8),齿条(3)卡在所述连动摇杆(8)的短臂内、且与所述从动大齿轮(2)相切啮合,在所述齿条(3)的两端各对称设有一固定柱(9),位于所述主动小齿轮(1)和所述从动大齿轮(2)的圆心的连线上在所述从动大齿轮(2)的圆心的两侧也各对称设有一固定柱(9′),通过所述固定柱(9,9′)环绕设置钢丝(10)以获得所述齿条(3)和所述从动大齿轮(2)之间的平衡,所述齿条(3)与所述从动大齿轮(2)啮合的切点处的两侧对称设有装载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先锋韩飞
申请(专利权)人:韩先锋韩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