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维果专利>正文

视力保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99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视力保护架。目前许多儿童由于不能掌握好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眼睛离书本太近而使眼睛近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具,可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将二根钢丝联成高度可调的保护架,再将保护架固定在铁夹上。儿童在看书学习时,可将铁夹夹于桌前边缘,使保护架撑在胸前,保持儿童的眼睛离书本有一段距离,从而预防近视,这种保护架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视力保护架。目前许多儿童由于不能掌握好正确的看书、写字的姿式,而使眼睛近视,在克服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提供一种理想工具,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式,目前市面上虽有类似的产品,都因使用不方便而未普及。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保护架,帮助学生保持好正确的看书、写字的姿式。本技术所使用的方法是这样的;用二根钢丝联成高度可调的保护架,再将保护架固定在铁夹上。采用这种保护架,能使儿童在写字、看书时,头部能稳定到一个正确、舒适的位置,眼睛始终保护隔书面一尺多远。以下结合附图对其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视力保护架的总体图;图2为支持下架(3)的示意图;图3为支持上架(2)的示意图;图4为支持上架(2)与铁夹(1)连接图。本技术由铁夹(1)、支持上架(2)、支持下架(3)、螺栓(4)组成。在铁夹(1)上设有轴耳(7),在轴耳(7)中穿入支持上架(2),支持上架(2)是将一根钢丝在一端未变成V形(8),另一端依次沿水平方向拆弯90度和沿垂直方向拆弯90度,并弯成回形状(5),支持下架(3)是将一根钢丝在一端未弯成圆环形(9),另一端再依次沿水平方向折弯90度和沿垂直方向拆弯90度,并弯成回形状(6),将回形状(5)和回形状(6)用螺栓(4)紧固,形成一“U”型框架。在轴耳(7)中插入支持上架(2)后,支持上架(2)可移动或转动,使用时,为保证保护架稳定,将V形(8)与桌边缘夹在一起,在支持下架(3)的未端设置圆环形(9)的目的是避免伤害人体。使用本技术时,只需将铁夹夹于桌前边缘,再将钢丝拉起,使钢架构成垂直状态,这样,儿童在写字、看书时,头部能稳定到一个正确舒适的位置,使人的头部不超过保护架平面,保持眼睛距书面的一尺远。权利要求一种视力保护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铁夹(1)、支持上架(2)、支持下架(3)、螺栓(4),在铁夹(1)上设有轴耳(7),在轴耳(7)中穿入支持上架(2),支持上架(2)是将钢丝在一端未弯成V形(8),另一端依次再沿水平方向拆弯90度和沿垂直方向拆弯90度,并弯成回形状(5);支持下架(3)是将一根钢丝在一端未弯成圆环形(9),另一端再依次沿水平方向折弯90度和沿垂直方向拆弯90度,并弯成回形状(6),将回形状(5)和回形状(6)用螺栓(4)紧固,形成一“U”型框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视力保护架。目前许多儿童由于不能掌握好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眼睛离书本太近而使眼睛近视。本技术提供一种工具,可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将二根钢丝联成高度可调的保护架,再将保护架固定在铁夹上。儿童在看书学习时,可将铁夹夹于桌前边缘,使保护架撑在胸前,保持儿童的眼睛离书本有一段距离,从而预防近视,这种保护架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文档编号B43L13/00GK2127668SQ92212818公开日1993年3月3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潘维果, 刘长发 申请人:潘维果, 刘长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力保护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铁夹(1)、支持上架(2)、支持下架(3)、螺栓(4),在铁夹(1)上设有轴耳(7),在轴耳(7)中穿入支持上架(2),支持上架(2)是将钢丝在一端未弯成V形(8),另一端依次再沿水平方向拆弯90度和沿垂直方向拆弯90度,并弯成回形状(5);支持下架(3)是将一根钢丝在一端未弯成圆环形(9),另一端再依次沿水平方向折弯90度和沿垂直方向拆弯90度,并弯成回形状(6),将回形状(5)和回形状(6)用螺栓(4)紧固,形成一“U”型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维果刘长发
申请(专利权)人:潘维果刘长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