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896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暖器,包括:取暖器本体;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第一端绕着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设在取暖器本体上;以及提手,提手绕着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设在连接组件的第二端上,其中第一枢转轴线与第二枢转轴线彼此间隔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取暖器,实现了提手轻薄设计的目的,节约了取暖器本体的安装空间,使安装空间更加紧凑,而且提手的转动轴线与取暖器本体上的转动轴线采用错位设计后,能够使提手在很窄小的空间内就可以舒展开,从而可取消避让缺口,有利于提高取暖器的整体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暖
,尤其是涉及一种取暖器。
技术介绍
取暖器工作时,由于机身温度较高,因此移动取暖器时不太方便,目前的一种解决方式是在取暖器上设置内嵌式扣手1’,如图7a所示,用户可将手伸入到扣手1’内方能拉动机身,但是这种内嵌式扣手不是贯通形式的,使用时手感差,用户会感到不舒服,而且整体外观差。另一种解决方案是设计一种外置式提手2’,如图7b和7c所示,该提手2’上设置有销轴3’,该销轴3’可枢转地配合在取暖器的轴套5’内,这种提手2’的销轴3’的轴线与轴套5’的轴线是重合的,在使用时为了避免提手2’与取暖器发生干涉,需要在取暖器上作出让位缺口4’,而且这种提手2’在提起取暖器时一般受力较大,很难提起20kg左右的取暖器,因此为了提高强度,提手往往较厚,从而影响了取暖器的整体外观,同时提手暴露在外面很容易被碰触导致损坏,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取暖器,该取暖器具有改进的提手结构,提手更加轻薄,且取暖器本体上也无需设置避让缺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取暖器,包括:取暖器本体;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绕着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取暖器本体上;以及提手,所述提手绕着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设在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二端上,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轴线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彼此间隔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取暖器,实现了提手轻薄设计的目的,节约了取暖器本体的安装空间,使安装空间更加紧凑,而且提手的转动轴线与取暖器本体上的转动轴线采用错位设计后,能够使提手在很窄小的空间内就可以舒展开,从而可取消避让缺口,有利于提高取暖器的整体外观。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取暖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枢转轴线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平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为两个,所述两个连接组件彼此间隔开且在所述取暖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构造成一个长圆形的连接板。这样,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构造成多个大体成长圆形的连接板,且所述多个连接板首尾依次可枢转地相连。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提手的伸展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手为大体U形,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连接组件的所述第二端可枢转地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取暖器本体上具有用于将所述提手收纳在其中的收纳槽。这样,提手可收纳在收纳槽内,美化了取暖器的整体外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纳槽的形状与所述提手的形状大致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提手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时所述提手的外表面与邻近所述收纳槽的取暖器本体部分的表面大致平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手为中空件。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取暖器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取暖器的前面板组件的立体图,其中提手处于闭合状态;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取暖器的前面板组件的立体图,其中提手处于打开状态;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取暖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提手处于闭合状态;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取暖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提手处于打开状态;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取暖器的提手、连接组件的立体图;图7a是现有的一种内置式把手的示意图;图7b和图7c是现有的另一种外置式把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取暖器100;取暖器本体1,前面板组件11,发热片组件12,功率调节旋钮13;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的第一端21,连接组件的第二端22;提手3;收纳槽4;卡扣结构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取暖器100,可用于室内取暖。其中,可以理解的是,该取暖器100包括但不限于电暖气。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取暖器100包括取暖器本体1、连接组件2和提手3。参照图1所示,取暖器本体1可包括前面板组件11和发热片组件12,前面板组件11上可设置有功率调节旋钮13,该功率调节旋钮13可用于调节取暖器100的发热功率,例如取暖器100对应不同功率具有多个发热档位,用户可根据使用要求来旋拧功率调节旋钮13以选择适宜的加热档位。如图1所示,发热片组件12可设置在前面板组件11的后面,发热片组件12可具有多组发热片,例如五组、七组等,该多组发热片优选平行设置且彼此间隔开。可以理解,这些取暖器本体1的基本部件均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不再一一详细描述。参照图4和图5所示,连接组件2的第一端21绕着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设在取暖器本体1上,例如,连接组件2的该第一端21可通过销轴可枢转地设在前面板组件11的上部,其中该第一枢转轴线可以是连接组件2的第一端21的中心轴线。参照图4和图5所示,提手3绕着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设在连接组件2的第二端22上,例如提手3也可通过销轴可枢转地设在连接组件2的第二端22上,其中该第二枢转轴线可以是连接组件2的第二端22的中心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取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暖器本体;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绕着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取暖器本体上;以及提手,所述提手绕着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设在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二端上,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轴线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彼此间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暖器本体;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绕着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取暖器本体上;以及提手,所述提手绕着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设在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二端上,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轴线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彼此间隔开;所述连接组件构造成一个长圆形的连接板;所述取暖器本体上具有用于将所述提手收纳在其中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形状与所述提手的形状大致相同,在所述提手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时所述提手的外表面与邻近所述收纳槽的取暖器本体部分的表面大致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