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永忠专利>正文

改造的移动框架造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767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6 15:09
一种改造的移动框架造槽机,造槽机中下部设有钻杆,钻杆上端铰接于支座,钻杆下端设有钻头,钻杆中间穿过钢套A,钢套A固定于支撑梁中间,钻杆上部前边固定有短轴A,短轴A外周设有钢套B,钢套B通过推拉臂D铰接于动杆B的下部,钻杆上部后边固定有短轴B,短轴B外周设有钢套C,钢套C通过推拉臂C铰接于动杆A的下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造的移动框架造槽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槽机,特别是一种建筑基础工程地下防渗墙造槽用的改造的移动框架造槽机。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2013101842322,专利名称为移动框架造槽机的申请,在使用过程中总是左右晃动的很厉害。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申请对以上造槽机做了改动,提供了一种改造的移动框架造槽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造的移动框架造槽机,其中间设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上固定有偏心凸轮,偏心凸轮外周设有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由上边的上连接梁、下边的下连接梁、左边的立柱C、右边的立柱D组合而成,立柱C、立柱D上下两端均设有轨道轮,长方形框架外周又设有正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由上边的上轨道梁、下边的下轨道梁、左边的立柱A、右边的立柱B组合而成;正方形框架左边设有动杆A,动杆A上端铰接推拉臂A左端,推拉臂A右端铰接立柱C上端,动杆A下端固定有曲臂A,动杆A三分之二处铰接支撑臂A左端,支撑臂A右端固定于立柱A下端;正方形框架右边设有动杆B,动杆B上端铰接支撑臂B右端,支撑臂B左端固定于立柱B上端,动杆B下端固定有曲臂B,动杆B三分之二处铰接推拉臂B右端,推拉臂B左端铰接立柱D下端,曲臂A、曲臂B下端均设有数个刀头,其特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在造槽机中下部增加一个转动的钻杆和钻头,通过动杆A和动杆B带动钻杆和钻头转动,来防止造槽机左右晃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中:1、接长钻杆,2、上道轨梁,3、下道轨梁,4、立柱A,5、立柱B,6、立柱C,7、立柱D,8、上连接梁,9、下连接梁,10、轨道轮,11、动杆A,12、动杆B,13、推拉臂A,14、推拉臂B,15、支撑臂A,16、支撑臂B,17、曲臂A,18、曲臂B,19、刀头,20、驱动马达,21、偏心凸轮,22、支座,23、齿轮,24、齿带,25、钢套A,26、钻杆,27、钻头,28、推拉臂C,29、推拉臂D,30、钢套B,31、第一杆,32、第二杆,33、第三杆。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造槽机中间设有驱动马达20,驱动马达上固定有偏心凸轮21,偏心凸轮外周设有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由上边的上连接梁8、下边的下连接梁9、左边的立柱C6、右边的立柱D7组合而成,立柱C、立柱D上下两端均设有轨道轮,长方形框架外周又设有正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由上边的上轨道梁2、下边的下轨道梁3、左边的立柱A4、右边的立柱B5组合而成,正方形框架左边设有动杆A11,动杆A上端铰接推拉臂A13左端,推拉臂A右端铰接立柱C上端,动杆A下端固定有曲臂A17,动杆A三分之二处铰接支撑臂A15左端,支撑臂A右端固定于立柱A下端;正方形框架右边设有动杆B12,动杆B上端铰接支撑臂B16右端,支撑臂B左端固定于立柱B上端,动杆B下端固定有曲臂B18,动杆B三分之二处铰接推拉臂B右端,推拉臂B左端铰接立柱D下端,曲臂A、曲臂B下端均设有数个刀头19;其特殊之处在于:造槽机中下部设有钻杆26,钻杆上端铰接于支座22,钻杆下端设有钻头27,钻杆中间穿过钢套A25,钢套A固定于第一杆31中间,第一杆左端通过第二杆固定于下轨道梁左端,第一杆右端通过第三杆固定于下轨道梁右端,第二杆中部固定有一个钢套B,第三杆中部亦固定有一个钢套B,推拉臂D左边穿过第二杆的钢套B,右边穿过第三杆的钢套B,推拉臂D的左端铰接于推拉臂C的右端,推拉臂C的左端铰接于动杆A的下部,推拉臂D中部固定有齿带,齿带啮合于钻杆上部的齿轮。本专利技术工作时,驱动马达驱动偏心凸轮以驱动马达圆心为圆心转动,偏心凸轮在转动过程中驱动长方形框架左右运动,长方形框架在左右运动过程中,通过推拉臂A推拉动杆A的上端,通过推拉臂B拉推动杆B的三分之二处,由此便驱动曲臂A、曲臂B相向、左右运动,曲臂A、曲臂B在运动过程中刀头切取土层造槽。动杆A的下部左右运动的同时,动杆A的下部通过推拉臂C推拉推拉臂D以及推拉臂D上的齿带做左右往复运动,齿带驱动与其啮合的齿轮带动钻杆以及钻头左右转动,因钻头长出造槽机的刀头,先钻入土中,造槽机不左右摇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改造的移动框架造槽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造的移动框架造槽机,中间设有驱动马达(20),驱动马达上固定有偏心凸轮(21),偏心凸轮外周设有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由上边的上连接梁(8)、下边的下连接梁(9)、左边的立柱C(6)、右边的立柱D(7)组合而成,立柱C、立柱D上下两端均设有轨道轮,长方形框架外周又设有正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由上边的上轨道梁(2)、下边的下轨道梁(3)、左边的立柱A(4)、右边的立柱B(5)组合而成;正方形框架左边设有动杆A(11),动杆A上端铰接推拉臂A(13)左端,推拉臂A右端铰接立柱C上端,动杆A下端固定有曲臂A(17),动杆A三分之二处铰接支撑臂A(15)左端,支撑臂A右端固定于立柱A下端;正方形框架右边设有动杆B(12),动杆B上端铰接支撑臂B(16)右端,支撑臂B左端固定于立柱B上端,动杆B下端固定有曲臂B(18),动杆B三分之二处铰接推拉臂B右端,推拉臂B左端铰接立柱D下端,曲臂A、曲臂B下端均设有数个刀头(19),造槽机中下部设有钻杆(26),钻杆上端铰接于支座(23),钻杆下端设有钻头(27),钻杆中间穿过钢套A(25),钢套A固定于支撑梁中间,其特征在于:钻杆上部前边固定有短轴A(24),短轴A外周设有钢套B(30),钢套B通过推拉臂D(29)铰接于动杆B的下部,钻杆上部后边固定有短轴B(31),短轴B外周设有钢套C(32),钢套C通过推拉臂C(28)铰接于动杆A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造的移动框架造槽机,中间设有驱动马达(20),驱动马达上固定有偏心凸轮(21),偏心凸轮外周设有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由上边的上连接梁(8)、下边的下连接梁(9)、左边的立柱C(6)、右边的立柱D(7)组合而成,立柱C、立柱D上下两端均设有轨道轮,长方形框架外周又设有正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由上边的上轨道梁(2)、下边的下轨道梁(3)、左边的立柱A(4)、右边的立柱B(5)组合而成;正方形框架左边设有动杆A(11),动杆A上端铰接推拉臂A(13)左端,推拉臂A右端铰接立柱C上端,动杆A下端固定有曲臂A(17),动杆A从上到下三分之二处铰接支撑臂A(15)左端,支撑臂A右端固定于立柱A下端;正方形框架右边设有动杆B(12),动杆B上端铰接支撑臂B(16)右端,支撑臂B左端固定于立柱B上端,动杆B下端固定有曲臂B(18),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张永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