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涉及非金属织物的分卷技术领域;所述装置的结构组成为:矩形框架的上部固定连接一平板,平板上的两侧分别垂直于平板设置转轴和分转轴,所述转轴和分转轴上部的直径分别小于被分卷的非金属织物卷轴内径和缠绕筒的内径、下部直径分别大于被分卷的非金属织物卷轴的内径和缠绕筒的内径;分转轴的下端穿过平板与倒锥形齿轮连为一体;在矩形框架靠近分转轴的侧面上部设置摇臂,摇臂的非手持端固定连接一锥形齿轮并使得锥形齿轮与倒锥形齿轮啮合;所述装置的使用,降低了非金属织物分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满足了由非金属织物的两侧测量其直径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也适用于纸卷的分卷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涉及非金属织物的分卷
;所述装置的结构组成为:矩形框架的上部固定连接一平板,平板上的两侧分别垂直于平板设置转轴和分转轴,所述转轴和分转轴上部的直径分别小于被分卷的非金属织物卷轴内径和缠绕筒的内径、下部直径分别大于被分卷的非金属织物卷轴的内径和缠绕筒的内径;分转轴的下端穿过平板与倒锥形齿轮连为一体;在矩形框架靠近分转轴的侧面上部设置摇臂,摇臂的非手持端固定连接一锥形齿轮并使得锥形齿轮与倒锥形齿轮啮合;所述装置的使用,降低了非金属织物分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满足了由非金属织物的两侧测量其直径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也适用于纸卷的分卷工作。【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金属织物的分卷
。 一种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时常需用到成卷的不同直径大小的非金属织物,所述 成卷的不同直径大小的非金属织物均是由采购的成卷大直径非金属织物经分卷后得到。通 常的手工分卷是手握缠绕筒,先将被分卷的非金属织物缠绕到缠绕筒上后,再边绕成卷大 直径非金属织物旋转、边旋转缠绕筒。该手工分卷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分卷后非金属织物 的两侧参差不齐,难于满足由非金属织物的两侧测量其直径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非金属织物分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满足由非金 属织物的两侧测量其直径的要求。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为了降低非金属织物分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满足由非金 属织物的两侧测量其直径的要求,特提出一种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该装置的结构组成 如图1所示为:矩形框架1,所述矩形框架1的上部固定连接平板2,所述平板2上的一侧垂 直于平板2设置转轴3,转轴3通过第一轴承4与平板2连为一体,所述转轴3上部的直径 小于被分卷的成卷非金属织物卷轴的内径、下部的直径大于被分卷的成卷非金属织物卷轴 的内径;所述平板2上的另一侧垂直于平板2设置分转轴5,分转轴5通过第二轴承6与平 板2连为一体并穿过平板2、在穿过平板2的下端部与倒锥形齿轮7连为一体,所述在平板 2上分转轴5的部分其上部的直径小于缠绕筒的内径、下部的直径大于缠绕筒的内径;在矩 形框架1靠近分转轴5的侧面上部固定设置第三轴承8,摇臂9的非手持端穿过第三轴承8 并与第三轴承8过盈配合,穿过第三轴承8的摇臂9的非手持端固定连接一锥形齿轮10,并 且使得锥形齿轮10与倒锥形齿轮7啮合。 为了便于所述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的移动,在矩形框架1的下部一侧的前后分 别设置固定轮11、另一侧的前后分别设置万向轮12。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使用,降低了非金属织物分卷过程中的 劳动强度,满足了由非金属织物的两侧测量其直径的要求;并且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下部设置 的固定轮和万向轮,使得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便于移动以适应不同工作场地的使用;进 一步,本专利技术的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也适用于纸卷的分卷工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的局部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专利技术的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已成功地应用于直升机用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制 造中,在某直升机用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制造中,首先需将采购的宽100mm、直径500mm的玻 璃纤维布分卷成直径100mm的小卷;以前的手工分卷是手握缠绕筒,先将直径500mm的玻 璃纤维布缠绕到缠绕筒上后,再边绕直径500mm的玻璃纤维布旋转、边旋转缠绕筒,该手工 分卷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分卷后非金属织物的两侧参差不齐,难于满足由非金属织物的 两侧测量其直径的要求;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如图1所示,首先将直径 500mm的玻璃纤维布套装在图1中转轴3上,利用转轴3上部和下部的直径差来卡紧玻璃 纤维布的内套筒,以使其与转轴3 -同转动,转轴3下部的第一轴承4可使重的直径500_ 的玻璃纤维布更便于转动;然后将玻璃纤维布的端头缠绕到缠绕筒上后,再将缠绕筒套装 在图1中分转轴5上并向下压紧,利用分转轴5上部和下部的直径差来卡紧缠绕筒,以使其 与分转轴5 -同转动,进一步将一钢板尺与分转轴5垂直地平放于缠绕筒的上端面上,用以 测量缠绕筒上增加的玻璃纤维布的量;最后手持摇臂9转动,摇臂9的非手持端在第三轴承 8的支撑下带动锥形齿轮10转动并进一步通过与其啮合的倒锥形齿轮7带动分转轴5和 被其卡紧的缠绕筒一起旋转,分转轴5下部的第二轴承6用以减小分转轴5和被其卡紧的 缠绕筒以及其上缠绕的玻璃纤维布转动的阻力,待钢板尺显示的尺寸满足要求时,停止手 持摇臂9的转动,剪断玻璃纤维布,并将其与缠绕筒一起自分转轴5上取下,即完成了将采 购的宽100mm、直径500mm的玻璃纤维布分卷成直径100mm小卷的工作。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使 用,降低了玻璃纤维布分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满足了由玻璃纤维布的两侧测量其直径的 要求;并且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下部设置的固定轮11和万向轮12,使得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 便于移动以适应不同工作场地的使用;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也适用于 纸卷的分卷工作。【权利要求】1. 一种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结构组成为:矩形框架(1), 所述矩形框架(1)的上部固定连接平板(2),所述平板(2)上的一侧垂直于平板(2)设置转 轴(3),转轴(3)通过第一轴承(4)与平板(2)连为一体,所述转轴(3)上部的直径小于被分 卷的成卷非金属织物卷轴的内径、下部的直径大于被分卷的成卷非金属织物卷轴的内径; 所述平板(2)上的另一侧垂直于平板(2)设置分转轴(5),分转轴(5)通过第二轴承(6)与 平板(2)连为一体并穿过平板(2)、在穿过平板(2)的下端部与倒锥形齿轮(7)连为一体, 所述在平板(2)上分转轴(5)的部分其上部的直径小于缠绕筒的内径、下部的直径大于缠 绕筒的内径;在矩形框架(1)靠近分转轴(5)的侧面上部固定设置第三轴承(8),摇臂(9) 的非手持端穿过第三轴承(8)并与第三轴承(8)过盈配合,穿过第三轴承(8)的摇臂(9) 的非手持端固定连接一锥形齿轮(10),并且使得锥形齿轮(10)与倒锥形齿轮(7)啮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的 下部一侧的前后分别设置固定轮(11)、另一侧的前后分别设置万向轮(12)。【文档编号】B65H16/02GK104097967SQ201310125915【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2日 【专利技术者】陈义龙, 徐本江, 郎强, 张迪, 张思群 申请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金属织物的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结构组成为:矩形框架(1),所述矩形框架(1)的上部固定连接平板(2),所述平板(2)上的一侧垂直于平板(2)设置转轴(3),转轴(3)通过第一轴承(4)与平板(2)连为一体,所述转轴(3)上部的直径小于被分卷的成卷非金属织物卷轴的内径、下部的直径大于被分卷的成卷非金属织物卷轴的内径;所述平板(2)上的另一侧垂直于平板(2)设置分转轴(5),分转轴(5)通过第二轴承(6)与平板(2)连为一体并穿过平板(2)、在穿过平板(2)的下端部与倒锥形齿轮(7)连为一体,所述在平板(2)上分转轴(5)的部分其上部的直径小于缠绕筒的内径、下部的直径大于缠绕筒的内径;在矩形框架(1)靠近分转轴(5)的侧面上部固定设置第三轴承(8),摇臂(9)的非手持端穿过第三轴承(8)并与第三轴承(8)过盈配合,穿过第三轴承(8)的摇臂(9)的非手持端固定连接一锥形齿轮(10),并且使得锥形齿轮(10)与倒锥形齿轮(7)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龙,徐本江,郎强,张迪,张思群,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