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天源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生物脱氮活性载体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4612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生物脱氮活性载体的生产方法,这种活性载体的生产方法是:1、选珊瑚石骨炭和塑料载体;2、载体载菌培养是人工配制废水,加沉池污泥于容器中混均,加珊瑚石在25-30℃曝气培养10-15天,用纳氏试剂法检测氨氮判断载菌体是否生成;3、载体扩大培养:将培养好硝化菌载体与新体1∶3混合按载菌培养法扩种;4、本法产载体氨氮8.0mg/L去除率>85%。硝化率>8.0kg/(m3.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这种活性载体的生产方法是:1、选珊瑚石骨炭和塑料载体;2、载体载菌培养是人工配制废水,加沉池污泥于容器中混均,加珊瑚石在25-30℃曝气培养10-15天,用纳氏试剂法检测氨氮判断载菌体是否生成;3、载体扩大培养:将培养好硝化菌载体与新体1∶3混合按载菌培养法扩种;4、本法产载体氨氮8.0mg/L去除率>85%。硝化率>8.0kg/(m3.d)。【专利说明】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 二、 技术背景 氮污染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重要原因,处理的目的是降低氮含量。水体脱氮方法 有物理吸附、化学反应、混凝沉淀和生物脱氮等,生物脱氮以硝化-反硝化联合应用最多。 因技术可靠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工程造价低,不造成二次污染。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采用生物脱氮的方法有A/0、A2/0、SBR和短程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相集合的技 术,这些都是应用微生物构成的菌胶团及丝状菌和微型动物形成的污泥团。在实验研究方 面得到较好的结果,规模化的应用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缺陷。 有人用固定包埋、生物载体等生物脱氮技术,材料有生物环及球、多孔体、陶粒、软 性及弹性填料,这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生物脱氮活性载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活性载体的生产方法按以下过程进行:A、选料:①选优质珊瑚石贝壳和骨炭,粒度要求3‑8mm;②塑料载体是将珊瑚石贝壳和骨炭各自粉碎至能与塑料相融合并加工成丝状或丝绒状的载体;B、载体载菌培养:人工废水的配制,用2升以上容器加氯化氨2.0克,常水1200毫升,用碳酸钠调pH值7.5‑8.0,加沉淀池污泥200克,混均,加珊瑚石1000克,在25‑30℃的条件下曝气培养10‑15天。若氨氮降为零续加氯化铵,pH值低于7.0加碳酸钠调至规定。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检测氨氮状况,以判断载菌体是否生成和合格;C、载体扩大培养:将已培养妥并驯化的硝化菌载体洗去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源
申请(专利权)人:李天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