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服务器废热和太阳能的冷热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4578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服务器废热和太阳能的冷热联供系统。包括补水管、循环泵、第一电动截止阀、入口连接管、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局部热源、第一温度传感器、服务器、出口连接管、第二电动截止阀、出口主管道、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电动截止阀、第四电动截止阀、热水罐、热水管、热用户、第五电动截止阀、太阳能补水管、旁路管、蒸汽发生器、热媒管、太阳能集热场、蒸汽管道、溴化锂制冷机、冷水管、储冷器、新风机组、制冷输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服务器中的废热,实现对太阳能补水的梯级加热,提高了蒸汽量和制冷量;通过储冷器和热水罐保证了冷、热的连续供应,在提高冷却速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用能效率,大大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服务器废热和太阳能的冷热联供系统。包括补水管、循环泵、第一电动截止阀、入口连接管、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局部热源、第一温度传感器、服务器、出口连接管、第二电动截止阀、出口主管道、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电动截止阀、第四电动截止阀、热水罐、热水管、热用户、第五电动截止阀、太阳能补水管、旁路管、蒸汽发生器、热媒管、太阳能集热场、蒸汽管道、溴化锂制冷机、冷水管、储冷器、新风机组、制冷输送管。本技术利用服务器中的废热,实现对太阳能补水的梯级加热,提高了蒸汽量和制冷量;通过储冷器和热水罐保证了冷、热的连续供应,在提高冷却速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用能效率,大大降低了能耗。【专利说明】一种基于服务器废热和太阳能的冷热联供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服务器废热和太阳能的冷热联供系统,属于电子器件余 热利用及太阳能热利用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云计算和超级计算等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中的发展,大型计算机和服务器的 需求越来越大,于此同时,大型计算机服务器的应用带来的换热问题一方面制约了技术的 发展,另一方面带来了经济成本的提高和对环境的热污染问题。如何实现对计算机服务器 中的低品位热源加以利用成为计算机服务器散热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热管技术作为一种小温差高热流的快速散热技术,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选 择性的方向,但现有技术如何实现将热管携带的大量热量进行快速排出也存在不足。 于此同时,对于大型计算机中心来说,其所产生的废热的量是相当大的,仅仅作为 热水资源利用,大大超过了用户需求。因此如何实现对这一低品位的热能的进一步利用也 存在不足。 太阳能制冷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利用技术,但其存在的连续性不足,局 部的可用能有限,如何提高太阳能制冷产量以保证系统的连续只能需求也有待进一步发 展。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对于如何高效提取计算机服务器系统中的低品位热能并实现 有效循环利用,以及如何提高太阳能制冷系统的效率,在有限区域内达到满足连续供能的 目标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服务器废热和太阳能的冷热 联供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服务器废热和太阳能的冷热联供系统包括补水管、循环泵、第一电动截止阀、 入口连接管、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局部热源、第一温度传感器、服务器、出口连接管、第 二电动截止阀、出口主管道、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电动截止阀、第四电动截止阀、热水罐、 热水管、热用户、第五电动截止阀、太阳能补水管、旁路管、蒸汽发生器、热媒管、太阳能集热 场、蒸汽管道、溴化锂制冷机、冷水管、储冷器、新风机组、制冷输送管;补水管与入口连接 管、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出口连接管、出口主管道、热水罐、太阳能补水管、蒸汽发生器、 蒸汽管道、溴化锂制冷机、冷水管、储冷器顺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 包括微通道管束和平板热管。补水管上装有循环泵,入口连接管入口处装有第一电动截止 阀,出口连接管出口处装有第二电动截止阀,出口主管道末端依次装有第三电动截止阀和 第二温度传感器,太阳能补水管入口装有第五电动截止阀;旁路管的入口在第三电动截止 阀和第四电动截止阀之间与出口主管道相连,旁路管的出口与在第五电动截止阀之后与太 阳能补水管相连,旁路管的入口装有第四电动截止阀;热用户通过热水管与热水罐相连; 太阳能集热场通过热媒管与蒸汽发生器相连;新风机组通过制冷输送管相连;局部热源在 服务器上,局部热源内部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安装在局部热源上; 微通道管束贯穿布置在平板热管的冷凝区。 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场的几何聚光比在1〇倍以上,热媒管的热媒工作温度为200°c 以上。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出口蒸汽温度为150°C~250°C的中温蒸汽。所述的溴化锂制冷 机为双效溴化锂制冷机。 本技术通过给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实现从服务器中获得可利用的热水资 源,通过热水罐实现热水的连续供应,同时实现了对太阳能蒸汽发生器补水的梯级加热,提 高了太阳能蒸汽的产量和制冷量,再通过储冷器保证了系统冷却水的连续供应功能,在提 高系统冷却速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用能效率,大大降低了能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 有明显的技术进步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服务器废热和太阳能的冷热联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补水管1、循环泵2、第一电动截止阀3、入口连接管4、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 器5、局部热源6、第一温度传感器7、服务器8、出口连接管9、第二电动截止阀10、出口主管 道11、第二温度传感器12、第三电动截止阀13、第四电动截止阀14、热水罐15、热水管16、 热用户17、第五电动截止阀18、太阳能补水管19、旁路管20、蒸汽发生器21、热媒管22、太 阳能集热场23、蒸汽管道24、溴化锂制冷机25、冷水管26、储冷器27、新风机组28、制冷输 送管29、微通道管束30、平板热管3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于服务器废热和太阳能的冷热联供系统包括补水管1、循环泵2、第 一电动截止阀3、入口连接管4、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5、局部热源6、第一温度传感器7、服 务器8、出口连接管9、第二电动截止阀10、出口主管道11、第二温度传感器12、第三电动截 止阀13、第四电动截止阀14、热水罐15、热水管16、热用户17、第五电动截止阀18、太阳能 补水管19、旁路管20、蒸汽发生器21、热媒管22、太阳能集热场23、蒸汽管道24、溴化锂制 冷机25、冷水管26、储冷器27、新风机组28、制冷输送管29,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5包括 微通道管束30和平板热管31。补水管1与入口连接管4、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5、出口连 接管9、出口主管道11、热水罐15、太阳能补水管19、蒸汽发生器21、蒸汽管道24、溴化锂制 冷机25、冷水管26、储冷器27顺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补水管1上装有循环泵2,入口连接 管4入口处装有第一电动截止阀3,出口连接管9出口处装有第二电动截止阀10,出口主管 道11末端依次装有第三电动截止阀1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2,太阳能补水管19入口装有第 五电动截止阀18 ;旁路管20的入口在第三电动截止阀13和第四电动截止阀14之间与出口 主管道11相连,旁路管20的出口与在第五电动截止阀18之后与太阳能补水管19相连,旁 路管20的入口装有第四电动截止阀14 ;热用户17通过热水管16与热水罐15相连;太阳 能集热场23通过热媒管22与蒸汽发生器21相连;新风机组28通过制冷输送管29相连; 局部热源6在服务器8上,局部热源6内部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 ;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 5安装在局部热源6上;微通道管束30贯穿布置在平板热管31的冷凝区。 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场23的几何聚光比在10倍以上,热媒管22的热媒工作温度为 200°C以上,可与建筑物相适应的聚光系统,包括槽式和线性菲涅耳聚光形式。所述的蒸汽 发生器21的出口蒸汽温度为150°C ~250°C的中温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服务器废热和太阳能的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管(1)、循环泵(2)、第一电动截止阀(3)、入口连接管(4)、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5)、局部热源(6)、第一温度传感器(7)、服务器(8)、出口连接管(9)、第二电动截止阀(10)、出口主管道(11)、第二温度传感器(12)、第三电动截止阀(13)、第四电动截止阀(14)、热水罐(15)、热水管(16)、热用户(17)、第五电动截止阀(18)、太阳能补水管(19)、旁路管(20)、蒸汽发生器(21)、热媒管(22)、太阳能集热场(23)、蒸汽管道(24)、溴化锂制冷机(25)、冷水管(26)、储冷器(27)、新风机组(28)、制冷输送管(29),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5)包括微通道管束(30)和平板热管(31);补水管(1)与入口连接管(4)、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5)、出口连接管(9)、出口主管道(11)、热水罐(15)、太阳能补水管(19)、蒸汽发生器(21)、蒸汽管道(24)、溴化锂制冷机(25)、冷水管(26)、储冷器(27)顺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补水管(1)上装有循环泵(2),入口连接管(4)入口处装有第一电动截止阀(3),出口连接管(9)出口处装有第二电动截止阀(10),出口主管道(11)末端依次装有第三电动截止阀(1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2),太阳能补水管(19)入口装有第五电动截止阀(18);旁路管(20)的入口在第三电动截止阀(13)和第四电动截止阀(14)之间与出口主管道(11)相连,旁路管(20)的出口在第五电动截止阀(18)之后与太阳能补水管(19)相连,旁路管(20)的入口装有第四电动截止阀(14);热用户(17)通过热水管(16)与热水罐(15)相连;太阳能集热场(23)通过热媒管(22)与蒸汽发生器(21)相连;新风机组(28)通过制冷输送管(29)相连;局部热源(6)在服务器(8)上,局部热源(6)内部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微通道平板热管换热器(5)安装在局部热源(6)上;微通道管束(30)贯穿布置在平板热管(31)的冷凝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华蒙姚晓莉易思阳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