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480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9:14
一种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包括前段、后段以及将前段和后段同轴连通的中间段,前段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流入管道、收缩段和喉部前半部分,后段包括依次连通的喉部后半部分、扩散段和主流流出管道,中间段包括连接在喉部前半部分外周面的变直径连接结构前段、连接在喉部后半部分外周面的和喉部后半部分间留有空间的连接结构后段以及连通喉部前半部分和喉部后半部分的内连接管,内连接管上沿主流流动方向开有三排锥形孔,通过喉部后半部分插入连接结构后段内的深度不同调节引入流体的流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引入流体与主流流体的混合均匀性,且混合流体组分可控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包括前段、后段以及将前段和后段同轴连通的中间段,前段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流入管道、收缩段和喉部前半部分,后段包括依次连通的喉部后半部分、扩散段和主流流出管道,中间段包括连接在喉部前半部分外周面的变直径连接结构前段、连接在喉部后半部分外周面的和喉部后半部分间留有空间的连接结构后段以及连通喉部前半部分和喉部后半部分的内连接管,内连接管上沿主流流动方向开有三排锥形孔,通过喉部后半部分插入连接结构后段内的深度不同调节引入流体的流量;本技术提高了引入流体与主流流体的混合均匀性,且混合流体组分可控性提高。【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文丘里混合器,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 器。 一种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
技术介绍
文丘里混合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装置,在工程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常见的文丘里混合器由一个经典文丘里管和设置在喉部侧面的引入管组成,主流流体 由经典文丘里管内流过,引入流体经引入管流入,利用压强差将引入流体引入并与主流流 体进行掺混。由于引入管沿着文丘里管喉部的径向单侧布置,所以从引入管流入的流体不 能与主流流体充分混合,从而影响文丘里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同时,由于混合流体扰动强度 小,不能对引入流体的流量和引入流体的位置进行调节,则容易造成混合流体的组分难以 控制和混合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均匀的 新型文丘里混合器,提高了引入流体与主流流体的混合均匀性,且混合流体组分可控性提 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包括前段、后段以及将前段和后段同轴连通 的中间段,所述前段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流入管道1、收缩段2和喉部前半部分3,所述后段 包括依次连通的喉部后半部分7、扩散段8和主流流出管道9,所述中间段包括连接在喉部 前半部分3外周面的变直径连接结构前段4、连接在喉部后半部分7外周面的和喉部后半部 分7间留有空间的连接结构后段6以及连通喉部前半部分3和喉部后半部分7的内连接管 5,所述喉部前半部分3插入连接结构前段4内并固定,所述喉部后半部分7插入连接结构 后段6内且插入深度可调,所述连接结构前段4和连接结构后段6连接处的上部和下部分 别设置有上部引入管道10和下部引入管道20,所述连接结构前段4和连接结构后段6的内 壁以及喉部前半部分3、喉部后半部分7和内连接管5的外壁围成环形空间11,所述内连接 管5上沿主流流动方向开有三排锥形孔,分别为第一排锥形孔14、第二排锥形孔15和第三 锥形孔16,所述内连接管5 -端插入喉部前半部分3内,并且三排锥形孔中的孔不能被喉部 前半部分3覆盖,所述内连接管5另一端插入喉部后半部分7内,通过喉部后半部分7插入 连接结构后段6内的深度不同,即喉部后半部分7覆盖三排锥形孔数量的多少调节引入流 体的流量。 所述第一排锥形孔14、第二排锥形孔15和第三锥形孔16间互相成1200且每排有 4个锥形孔,同一圆周方向的三个锥形孔形成对冲,计4组对冲。 所述内连接管5由依次连通的收缩段17、直管段18和扩散段19构成。 所述内连接管5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壁厚。 所述收缩段17和扩散段19的倒角相同或不同。 所述喉部前半部分3和连接结构前段4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前段4和连接结构后段6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前段和后段均为回转体。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能够有效调整混合流体的混合比,避免 混合不均的现象出现;所有的组成部件均为回转体,加工方便;前段、中间段、后段之间为 套装连接,加工时使部件轴心位于同一位置,套装时能够自动对心,组装方便;根据喉部后 半部分插入连接结构后段的深度可以调节引入流体的引入孔数,从而调节引入流体的引入 流量,改变组分配比,改善混合效果,增加了同一文丘里混合器的适用范围,同时还调整了 喉部长度,改变流体的扰动程度,提高了文丘里混合器的混合效率;中间段的内连接管由收 缩段、直管段和扩散段构成,可以看成另一个文丘里管,可以增强扰动,强化混合效果;中间 段的内连接管在圆周方向上开有锥形孔,此锥形管可以相当于一个渐缩孔,增加了引入流 体的流速,同时,每排锥形孔之间互成120度,使3排锥形孔的引入流体在喉部中心互相对 冲和撞击,增强了引入流体的扰动,提高了引入流体与主流流体的混合效果;中间段的内连 接管可以设计成不同壁厚,通过改变内连接管的壁厚,达到改变内连接管所形成的文丘里 混合器喉口直径的目的,进而改变主流流体的流速,于是进一步提高主流流体和引入流体 的混合效果;中间段的内连接管的收缩段和扩散段的倒角可以设计成不同角度,通过分别 或同时改变内连接管的收缩段和扩散段的收缩角和扩散角,相当于分别或同时改变一个文 丘里混合器的收缩角或扩散角,从而可以改变扰动混合程度,改善混合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的剖面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剖面图。 图4为图1的中间段连接结构上部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本技术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的中间段内连接管中引入流体 的扰流不意图 图6为本技术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的中间段连接结构前段的示意 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6的左视图。 图9为本技术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的中间段连接结构后段的示意 图。 图10为图9的仰视图。 图11为图9的右视图。 图12为本技术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的中间段内连接管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包括前段、后 段以及将前段和后段同轴连通的中间段,所述前段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流入管道1、收缩段 2和喉部前半部分3,所述后段包括依次连通的喉部后半部分7、扩散段8和主流流出管道 9,所述中间段包括连接在喉部前半部分3外周面的变直径连接结构前段4、连接在喉部后 半部分7外周面的和喉部后半部分7间留有空间的连接结构后段6以及连通喉部前半部分 3和喉部后半部分7的内连接管5,所述喉部前半部分3插入连接结构前段4内并固定,所 述喉部后半部分7插入连接结构后段6内且插入深度可调,所述连接结构前段4和连接结 构后段6连接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部引入管道10和下部引入管道20,所述连接结 构前段4和连接结构后段6的内壁以及喉部前半部分3、喉部后半部分7和内连接管5的外 壁围成环形空间11,所述内连接管5上沿主流流动方向开有三排锥形孔,分别为第一排锥 形孔14、第二排锥形孔15和第三锥形孔16,所述内连接管5 -端插入喉部前半部分3内, 并且三排锥形孔中的孔不能被喉部前半部分3覆盖,所述内连接管5另一端插入喉部后半 部分7内,通过喉部后半部分7插入连接结构后段6内的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均匀的新型文丘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后段以及将前段和后段同轴连通的中间段,所述前段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流入管道(1)、收缩段(2)和喉部前半部分(3),所述后段包括依次连通的喉部后半部分(7)、扩散段(8)和主流流出管道(9),所述中间段包括连接在喉部前半部分(3)外周面的变直径连接结构前段(4)、连接在喉部后半部分(7)外周面的和喉部后半部分(7)间留有空间的连接结构后段(6)以及连通喉部前半部分(3)和喉部后半部分(7)的内连接管(5),所述喉部前半部分(3)插入连接结构前段(4)内并固定,所述喉部后半部分(7)插入连接结构后段(6)内且插入深度可调,所述连接结构前段(4)和连接结构后段(6)连接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部引入管道(10)和下部引入管道(20),所述连接结构前段(4)和连接结构后段(6)的内壁以及喉部前半部分(3)、喉部后半部分(7)和内连接管(5)的外壁围成环形空间(11),所述内连接管(5)上沿主流流动方向开有三排锥形孔,分别为第一排锥形孔(14)、第二排锥形孔(15)和第三锥形孔(16),所述内连接管(5)一端插入喉部前半部分(3)内,并且三排锥形孔中的孔不能被喉部前半部分(3)覆盖,所述内连接管(5)另一端插入喉部后半部分(7)内,通过喉部后半部分(7)插入连接结构后段(6)内的深度不同,即喉部后半部分(7)覆盖三排锥形孔数量的多少调节引入流体的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垠庞振洲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