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体位电动轮椅车的下肢康复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4454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体位电动轮椅车的下肢康复训练系统,具有一轮椅车架,轮椅车架上面装设有站立机构、平躺机构、下肢训练机构,轮椅车架下面装设行驶机构,站立机构和下肢训练机构分别与轮椅车架转动连接、平躺机构与站立机构之间转动连接,用于患者实现站立、平躺、坐姿下的主动训练、被动训练、减重训练和平衡训练,轮椅车架上面还装设轮椅车控制及虚拟现实训练机构,轮椅车控制及虚拟现实训练机构分别控制连接站立机构、平躺机构、下肢训练机构、行驶机构,实现行驶和基于虚拟现实的坐姿、站立、平躺的多姿态下肢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体位电动轮椅车的下肢康复训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动轮椅车,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训练轮椅车。
技术介绍
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约900万人,大约75%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在众多的后遗症中,以偏瘫发生率最高,在偏瘫的康复中,又以肢体功能的康复最为困难对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较大。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证明,科学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CPM关节恢复器临床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肢体活动功能障碍,肌肉痉挛,关节僵直,肌腱和韧带粘连,以及剧烈运动后的放松活动等。对患者术后患肢的静脉回流,减轻肿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减轻周围组织粘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市场现有的产品训练模式单一,训练过程没有趣味性,训练效果不佳。如果能够在训练过程中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反馈,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根据患者状态给予暗示或建议等,将会使康复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因此研究者们设计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康复训练系统,以激发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兴趣。也没有将CPM机与别的康复器械结合起来,产品的实用性十分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多体位电动轮椅车的下肢康复训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多体位电动轮椅车的下肢康复训练系统,具有一轮椅车架,轮椅车架上面装设有站立机构、平躺机构、下肢训练机构,轮椅车架下面装设行驶机构,站立机构和下肢训练机构分别与轮椅车架转动连接、平躺机构与站立机构之间转动连接,用于患者实现站立、平躺、坐姿下的主动训练、被动训练、减重训练和平衡训练,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车架上面还装设轮椅车控制及虚拟现实训练机构,轮椅车控制及虚拟现实训练机构分别控制连接站立机构、平躺机构、下肢训练机构、行驶机构,实现行驶和基于虚拟现实的坐姿、站立、平躺的多姿态下肢训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体位电动轮椅车的下肢康复训练系统,具有一轮椅车架,轮椅车架上面装设有站立机构、平躺机构、下肢训练机构,轮椅车架下面装设行驶机构,站立机构和下肢训练机构分别与轮椅车架转动连接、平躺机构与站立机构之间转动连接,用于患者实现站立、平躺、坐姿下的主动训练、被动训练、减重训练和平衡训练,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车架上面还装设轮椅车控制及虚拟现实训练机构,轮椅车控制及虚拟现实训练机构分别控制连接站立机构、平躺机构、下肢训练机构、行驶机构,实现行驶和基于虚拟现实的坐姿、站立、平躺的多姿态下肢训练;所述轮椅控制及虚拟现实训练机构包括:坐姿、站姿转换控制器,坐姿、平躺转换控制器,下肢训练控制器,压力传感器(16),传感器控制板(17)、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触屏显示器(5),主控制模块(10),蓝牙模块,其中,主控制模块(10)固定在靠背(4)上,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触屏显示器(5)固定在坐垫(3)上,不使用时,收拢于靠背(4)后侧;压力传感器(16)和传感器控制板(17)固定于左、右踏脚(8)处,踏板面(18)装覆在左、右踏脚(8)上;所述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触屏显示器(5)用于患者选择姿态转换或下肢训练模式,并通过主控制模块(10)将患者的请求转换为相应的控制命令信号传至各姿态转换机构或下肢训练机构,从而带动患者进行姿态转换或下肢训练,训练过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方发喻洪流陈爽赵伟亮孟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