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自动升降流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020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段式自动升降流线机构,包括左流线装置、中间流线装置和右流线装置;左流线装置包括左流线框架和设于左流线框架内的左输送机构,右流线装置包括右流线框架和设于右流线框架内的右输送机构,中间流线装置包括中间流线框架、设于中间流线框架下方的顶升定位装置和上下设于中间流线框架内的上层输送机构和下层输送机构,通过顶升定位装置驱动中间流线框架上下运动,使上层输送机构和下层输送机构择一衔接定位于左输送机构和右输送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不用停止流线,使后续产品继续流线到下台设备加工作业,从而达到提高流线自动化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段式自动升降流线机构,包括左流线装置、中间流线装置和右流线装置;左流线装置包括左流线框架和设于左流线框架内的左输送机构,右流线装置包括右流线框架和设于右流线框架内的右输送机构,中间流线装置包括中间流线框架、设于中间流线框架下方的顶升定位装置和上下设于中间流线框架内的上层输送机构和下层输送机构,通过顶升定位装置驱动中间流线框架上下运动,使上层输送机构和下层输送机构择一衔接定位于左输送机构和右输送机构之间,本技术可以不用停止流线,使后续产品继续流线到下台设备加工作业,从而达到提高流线自动化生产效率的目的。【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流线化生产中用的自动化流线机构,具体是涉及一种分段式自动 升降流线机构。 分段式自动升降流线机构
技术介绍
自动化流线机构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加工、装配等线路上连续自动输送产品的机 构,一般可进行水平、倾斜和垂直输送,自动化流线机构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 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因此,广泛应用于流线化生产过程中。流线化生产是现代生产 管理的标志,是指工件从前一站加工结束立即传输到下一站加工,直到末站完成成品的加 工,中间没有缓冲。目前,流线化生产过程中,产品经流线流动到各工站进行定位加工时,需 要停止流线传输,而后续产品无法经流线到下台设备同时进行加工作业,因此,存在自动化 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分段式自动升降流线机构,流线上 产品定位加工时,可以不用停止流线,使后续产品继续流线到下台设备加工作业,从而达到 提高流线自动化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种分段式自动升降流线机构,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左流线装置、中间流线装置 和右流线装置;所述左流线装置包括左流线框架和设于所述左流线框架内的用于支撑和输 送来料产品的左输送机构,所述右流线装置包括右流线框架和设于所述右流线框架内的用 于支撑和输送来料产品的右输送机构,所述中间流线装置包括中间流线框架、设于所述中 间流线框架下方的顶升定位装置和上下设于所述中间流线框架内的用于支撑和输送来料 产品的上层输送机构和下层输送机构,所述顶升定位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中间流线框架上下 运动,使所述上层输送机构和所述下层输送机构择一衔接定位于所述左输送机构和所述右 输送机构之间。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输送机构、所述右输送机构、所述上层输送 机构和下层输送机构均为由马达驱动的皮带式输送机构。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输送机构和所述右输送机构支撑输送支撑 产的皮带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流线框架上设有用于自动感应来料产品 的光电感应器、用于自动阻止来料产品移动的阻挡装置和用于自动夹持定位来料产品的夹 持装置。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升定位装置为四导柱顶升汽缸。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流线框架、中间流线框架和右流线框架均 包括一前支架和一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toon]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之间连接有若干个调节 杆组,每个调节杆组包括一固接于所述前支架上的前调节杆和固接于所述后支架上的后调 节杆,所述前调节杆和所述后调节杆通过滑槽和相对所述滑槽滑动和定位的螺栓调节所述 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间的距离。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分段式自动升降流线机构,包括 顺序设置的左流线装置、中间流线装置和右流线装置三段流线;中间流线装置通过顶升定 位装置能够实现上下运动和定位,使中间流线装置的上层输送机构和下层输送机构择一衔 接定位于左输送机构和右输送机构之间。这样,初始位置,中间流线框架上的上层输送机构 与左、右输送机构对接平齐,中间流线框架对应一加工位。启动流线机构后,来料产品自左 输送机构向中间输送机构传输,当来料产品输送到上层输送机构上时,由于需要对流线上 的来料产品进行定位加工,此时,通过顶升定位装置将中间流线框架顶升到加工位置高度, 使中间流线框上的下层输送机构与左、右输送机构对接平齐,即中间流线与左、右流线对接 平齐,这样,后续来料产品可以不用停止,继续流线到下台加工设备进行加工作业。因此,本 技术对能够达到提高流线自动化生产效率的目的。较佳的,左、右输送机构和上、下层 输送机构均为由马达驱动的皮带式输送机构。较佳的,通过光电感应器可以感知来料产品, 通过阻挡装置能够阻止来料产品输送到右输送机构上,通过夹持装置能够对来料产品进行 自动夹持,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来料产品的定位加工。较佳的,顶升定位装置为四导柱顶升汽 缸。通过四导柱顶升汽缸能够很好的支撑中间流线框架并能够将中间流线框架顶升到加工 位置高度进行定位。较佳的,左流线框架、中间流线框架和右流线框架均包括一前支架和一 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这样,通过调节前、后支架之间的距离,能够适 应多规格产品的输送加工。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左流线装置 11--左流线框架 12--左输送机构 2--中间流线装置 21--右流线框架 22--右输送机构 3--右流线装置 31--中间流线框架 32--顶升定位装置 33--上层输送机构 34-下层输送机构 35-光电感应器 36--阻挡装置 37--夹持装置 4--前支架 41--前调节杆 5--后支架 51--后调节杆 6--滑槽 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是为便于叙述 的明了,以图1或图2视图为参考得出,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 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分段式自动升降流线机构,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左流线装 置1、中间流线装置2和右流线装置3 ;所述左流线装置包括左流线框架11和设于所述左 流线框架内的用于支撑和输送来料产品的左输送机构12,所述右流线装置包括右流线框架 21和设于所述右流线框架内的用于支撑和输送来料产品的右输送机构22,所述中间流线 装置包括中间流线框架31、设于所述中间流线框架下方的顶升定位装置32和上下设于所 述中间流线框架内的用于支撑和输送来料产品的上层输送机构33和下层输送机构34,所 述顶升定位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中间流线框架上下运动,使所述上层输送机构和所述下层输 送机构择一衔接定位于所述左输送机构和所述右输送机构之间。这样,初始位置,中间流线 框架上的上层输送机构与左、右输送机构对接平齐,中间流线框架对应一加工位。启动流线 机构后,来料产品自左输送机构向中间输送机构传输,当来料产品输送到上层输送机构上 时,由于需要对流线上的来料产品进行定位加工,此时,通过顶升定位装置将中间流线框架 顶升到加工位置高度,使中间流线框上的下层输送机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段式自动升降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左流线装置(1)、中间流线装置(2)和右流线装置(3);所述左流线装置包括左流线框架(11)和设于所述左流线框架内的用于支撑和输送来料产品的左输送机构(12),所述右流线装置包括右流线框架(21)和设于所述右流线框架内的用于支撑和输送来料产品的右输送机构(22),所述中间流线装置包括中间流线框架(31)、设于所述中间流线框架下方的顶升定位装置(32)和上下设于所述中间流线框架内的用于支撑和输送来料产品的上层输送机构(33)和下层输送机构(34),所述顶升定位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中间流线框架上下运动,使所述上层输送机构和所述下层输送机构择一衔接定位于所述左输送机构和所述右输送机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余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杰士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