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黄菖蒲的优化栽培方法,针对黄菖蒲的生长特性,筛选适宜的优化栽培基质,各物质的体积比为:壤土60%:煤渣30%:陶粒10%,针对不同生长时期及不同的栽培立地环境,采用合理的栽培手段,在实生苗幼苗时期,针对其水陆两栖植物的特性,幼苗期在旱生环境进行抚苗培育。当黄菖蒲的生长进入壮苗期时,进行湿生栽培,让其生长在5-8cm深的浅水环境中。进入生长后期,为防止其出现倒伏,促进其根系发育健壮,我们给其喷施多效唑溶液,每隔10天一次,一共3次,浓度500-800mg/L,每株50ml。通过这套优化技术,可以提高黄菖蒲的成活率、壮苗率,增强它的观赏价值。【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黄菖蒲,别名黄鸢尾,是多年生湿生或挺水宿根草本植物,植株高大,根 茎短粗。叶子茂密,基生,绿色,长剑形,长60-100厘米,中肋明显,并具横向网状脉。花茎 稍高出于叶,垂瓣上部长椭圆形,基部近等宽,具褐色斑纹或无,旗瓣淡黄色,花径8厘米。 蒴果长形,内有种子多数,种子褐色,有棱角。花期5-6月份。适应性强,喜光耐半阴,耐旱 也耐湿,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菖蒲优化栽培方法,其特征是:筛选了一种黄菖蒲优化栽培基质配方:选用筛选的优化栽培基质:各物质的体积比为:壤土60%:煤渣30%:陶粒10%;幼苗期以旱生环境进行抚苗、栽培养护,当黄菖蒲的生长进入壮苗期时,进行湿生栽培,让其生长在5‑8cm深的浅水环境中;进入生长后期,喷施多效唑溶液,多效唑(PP333)(化学名称:(2RS,3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3‑醇),每隔10天喷一次,一共喷3次,多效唑溶液体积比浓度为500‑800mg/L,每株50m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辉,宫伟,倪红伟,刘赢男,曲彦婷,袁海峰,佟斌,唐焕伟,梁鸣,杨轶华,张洪运,陈菲,李藜,冷海楠,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