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铁皮石斛工厂化穴盘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3377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铁皮石斛工厂化穴盘育苗方法,包括:(1)基质选择泥炭、珍珠岩、松树皮、木屑中的2种或3种的混合物;(2)炼苗5~15天;环境要求:温度20-30℃,空气相对湿度80-90%,光照:3000-5000lux;(3)白天温度控制在20℃-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光照为3000-10000lux,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80%;(4)基质含水量在60%-70%;采用水溶性肥料;(5)穴盘苗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能、效率高等优势,适合于产业化生产;移栽后的成活率高达9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包括:(1)基质选择泥炭、珍珠岩、松树皮、木屑中的2种或3种的混合物;(2)炼苗5~15天;环境要求:温度20-30℃,空气相对湿度80-90%,光照:3000-5000lux;(3)白天温度控制在20℃-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光照为3000-10000lux,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80%;(4)基质含水量在60%-70%;采用水溶性肥料;(5)穴盘苗移栽。本专利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能、效率高等优势,适合于产业化生产;移栽后的成活率高达99.5%以上。【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皮石斛育苗
,特别是指一种铁皮石斛工厂化穴盘育苗方 法。
技术介绍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icinale Kimura et Migo)是兰科石斛属药用植物,是 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润肺明目、抗癌防老等功效。由于生态破 坏与过度开采,野生铁皮石斛已濒临灭绝,国家已将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并鼓 励人工大面积栽培,变野生为家种,以保障铁皮石斛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近年来, 随着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突破,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国铁皮石斛现有种植面积突破3 万亩,产值30亿元,成为我国产销量最大、发展最快的中药材之一。 铁皮石斛自然繁殖率极低,生长缓慢,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大量繁殖铁皮石斛 组培苗成为解决种苗和保护野生资源的有效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机构和学 者对铁皮石斛的种子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目前铁皮石 斛组培技术已较为成熟,人工栽培技术也取得了进展。然而,铁皮石斛组培苗的驯化,即育 苗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存在移栽成活率低、驯化苗品质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铁皮石 斛种植业的发展。因此,育苗是铁皮石斛栽培的关键环节,是关系到栽培成功与否的首要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铁皮石斛大面 积栽培的行业瓶颈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种,包括: (1)穴盘和基质 基质选择泥炭、珍珠岩、松树皮、木屑中的2种或3种的混合物; (2)炼苗与出瓶 炼苗时间为5?15天; 环境要求:温度20-30°C,空气相对湿度80-90%,光照:3000-50001ux ; (3)育苗环境 白天温度控制在20°C _30°C,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C,光照为3000-100001ux,空 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80% ;缓苗2周后,逐渐提高温度、降低湿度; (4)水肥管理 基质含水量在60%_70% ;采用水溶性肥料,供给植株充足的养分,以利早发根长新 芽; (5)穴盘苗移栽 待穴盘苗长有5-6片新叶,根有6条以上者,高度在8cm以上,即可从穴盘中连根 带基质拔出,进行移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基质为珍珠岩、松树皮和木屑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基质为泥岩和珍珠岩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基质为质量比1:2-3的泥岩和珍珠岩的混合 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出瓶苗要求:苗长3cm以上,茎粗0. 2cm以上, 茎有3-4个节间、长有4-6片叶,叶正常展开,叶色嫩绿或翠绿,根长3cm以上,有3-5条根, 根皮色白中带绿,无黑色根,无畸形,无变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出瓶时洗净瓶苗根部的培养基,按高度和粗度 分级,植入填好基质的穴盘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穴盘采用72孔、50孔、32孔穴盘或1. 5英寸育苗钵。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育苗温室如下: 采用钢结构连栋温室,配备外遮阴系统、内遮阴系统、内保温系统、风机湿帘降温 系统、开窗系统、加温系统、苗床、灌溉等各项系统,以创造铁皮石斛穴盘苗生长的最佳环境 条件。 本专利技术对于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按照生态理论, 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 件,保持园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必要时的化学防治,必须将各类病虫草害和农药残留量降低到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和穴盘育苗技术,独创铁皮石斛工厂化 穴盘育苗方法,在育苗温室中对铁皮石斛组培苗进行3个月的炼苗驯化管理,主要通过穴 盘和基质的选择、炼苗与出瓶管理、育苗环境调控、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穴盘苗移 栽等几个方面的控制和管理,解决了铁皮石斛育苗难题,大大提高了驯化成活率。成活率从 传统的70%提高到99%以上,植株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根系粗、硬、白,移栽后的成活率更是 高达99. 5%以上。 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能、效率高等优势,便于机械化、工厂化生产,减轻劳 动强度,并能克服季节限制,实现周年育苗供苗,适合于产业化生产; 2、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组培苗驯化成活率达到 99%以上,组培苗驯化3个月后,植株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根系粗、硬、白。移栽后的成活率 更是高达99. 5%以上; 3、穴盘苗根坨不易散、缓苗快,适合远距离运输,有利于规范化科学管理,提高商 品苗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 围。 实施例1 S1 :育苗温室的设计和建设 1、设计参数 跨度:8m ;间距:4m ;肩高 2. 5-3. 5m ;顶高 4. 5-5. 5m ; 风载彡0· 4KN/ m2 ;雪载彡0· 25KN/ m2 ;最大排雨量彡120mm/h。 2、温室结构 采用钢结构框架,形式为天沟连接多跨连栋。 3、覆盖材料:普拉斯克无滴长寿聚乙烯薄膜。 4、帘幕系统:外遮阳系统、内遮阳系统及内保温系统采用电机驱动。 5、降温系统:采用风机湿帘系统。 6、加温系统:采用热水管道加热方式、燃油风机方式等。 S2 :穴盘和基质的选择 1、穴盘 选用PS (聚苯乙烯)50孔穴盘(52cmX26cm)。通气性较佳,pH值较稳定,所需生 育期短,幼苗生长较快,较耐贮运。 2、基质 选用泥炭:珍珠岩=2:1的配方,具备保肥能力强、透水性好、透气性佳、容重较小, 成本低等特点,基质中的液态含量在40%以上,气体含量保持在20%-30%,适合铁皮石斛穴 盘苗的生长。 3、装盘 基质预湿:调节基质含水量至55%_60%,即用手紧握基质,有水印而不形成水滴, 并堆置2h_3h使基质充分吸足水。 装盘:将预湿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穴面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 孔穴都装满基质,装盘后各个格室应能清晰可见。 S3 :炼苗与出瓶 1、炼苗 铁皮石斛穴盘育苗前将组培瓶苗移至温室进行1-2周的炼苗,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皮石斛工厂化穴盘育苗方法,包括:(1)穴盘和基质基质选择泥炭、珍珠岩、松树皮、木屑中的2种或3种的混合物;(2)炼苗与出瓶炼苗时间为5~15天;环境要求:温度20‑30℃,空气相对湿度80‑90%,光照:3000‑5000lux;(3)育苗环境白天温度控制在20℃‑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光照为3000‑10000lux,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80%;缓苗2周后,逐渐提高温度、降低湿度;(4)水肥管理基质含水量在60%‑70%;采用水溶性肥料;(5)穴盘苗移栽待穴盘苗长有5‑6片新叶,根有6条以上者,高度在8cm以上,从穴盘中连根带基质拔出,进行移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栋徐平虞儒雷朱君俏章毅钟远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德清牧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