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桶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3372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桶取样器,包括内管手柄、外管手柄、内管、外管、内管固定环、防漏液底板、上挡板、下挡板和管壁密封材料;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分别设在内管固定环的上方和下方,以防止取样器外管开启时,桶内上层废油脂通过内管流到底部,提高取样的代表性;在所述内管与外管的管壁之间增加管壁密封材料,以防止液态废油脂或水杂从内、外管壁流出;防漏液底板提高与内管的紧密度,防止漏液。该结构油桶取样器取样均匀、具有代表性且不漏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桶取样器,包括内管手柄、外管手柄、内管、外管、内管固定环、防漏液底板、上挡板、下挡板和管壁密封材料;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分别设在内管固定环的上方和下方,以防止取样器外管开启时,桶内上层废油脂通过内管流到底部,提高取样的代表性;在所述内管与外管的管壁之间增加管壁密封材料,以防止液态废油脂或水杂从内、外管壁流出;防漏液底板提高与内管的紧密度,防止漏液。该结构油桶取样器取样均匀、具有代表性且不漏液。【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取样装置,具体涉及油桶取样器。 一种油桶取样器
技术介绍
生物柴油生产以废油脂(如地沟油、潲水油等)为主要原料,主要由棕榈油、大豆 油、玉米油等以及其酸败生成对应脂肪酸和水杂组成,废油脂主要用回收的200升油(铁)桶 包装和运输。由于废油脂来源复杂性,油桶内每个高度层的质量不均匀,底部存在着较多水 杂质和机械杂质。为了保证废油脂的质量达到生物柴油生产要求,需要对每批次每桶废油 脂进行取样检查分析,以判断该废油脂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由于棕榈油及其对应的脂肪酸 凝固点较高,在南方室温比较低的季节(如冬季、春季初、秋季末等)为凝固或半凝固状态, 而大豆油、玉米油基本上为液态或半凝固状态。现有油桶取样器根据废油脂的物理状态不 同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种油桶取样器由手柄、内杆、外管、锥头和弹簧组成,该取样器适合取液态废油 脂。操作时将取样器插入油桶内,手柄下压,松开锥头,液体从底部进入管内,松开手柄,锥 头顶住外管,提取取样器,将管内样品放入取样桶。 另一种适合取油桶内液态废油脂的取样器由筒体、瓶塞、吊杆组成,操作时将取样 器放入油桶,用绳拉开瓶塞,液体进入筒体内,用绳拉取吊杆,将筒体内样品倒入取样桶。 第三种油桶取样器主要由手柄、内管、外管、固定环、底板组成,该取样器适合取半 凝固或凝固态废油脂。操作时将关闭状态取样器插入油桶内,用手柄旋转外管180°,将外 管打开,抓住内外管旋转刮油2-3圈,使内管充满废油脂,关闭外管,将取样器取出,抹去外 管粘附的废油脂,将管内的废油脂用手指或木片刮入取样桶。 上述三种油桶取样器存在以下缺陷: 前两种取样器只适合取油桶内液态废油脂,对半凝固或凝固态废油脂无法从第一 种取样器底部进入管内,也无法从第二种取样器瓶口进入筒体内;第三种取样器虽然可用 于油桶内半凝固或凝固态废油脂的取样,操作时液态废油脂能进入取样器内,但由于密封 性不好,会在内外管壁之间及底部间隙漏液,不能真实反映油桶内废油脂的质量。因此,当 废油脂为液态和凝固态混合状态时,现有取样器均存在着取样不均匀、缺乏代表性或漏液 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样均匀、具有代表性且不漏液的油桶取样器。 由于油桶内废油脂组分复杂,在桶内不同高度层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桶底部往 往含有较多的水杂和机械杂质。为了提高取样的代表性,要保证桶内每个高度层的废油脂 都能取到,而且样品放回取样桶前,不会从取样器缝隙中流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一种油桶取样器将第三种取样器进行改进,它包括 内管手柄、外管手柄、内管、外管、内管固定环、防漏液底板、上挡板、下挡板和管壁密封材 料;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上挡板设在内管固定环的上方,下挡板设在 内管固定环的下方,以防止取样器外管开启时,桶内上层废油脂通过内管流到底部,提高取 样的代表性;在所述内管与外管的管壁之间增加管壁密封材料,以防止液态废油脂或水杂 从内、外管壁流出;防漏液底板提高与内管的紧密度,防止漏液。 所述防漏液底板是把底板设置成锥头。 所述防漏液底板是在底板上设底板密封材料。 取样操作时将关闭状态的取样器插入油桶内,用手柄旋转外管180°,打开外管, 抓住内外管旋转刮油2-3圈,使内管充满废油脂,关闭外管,将取样器取出,抹去外管粘附 的废油脂,将管内的废油脂用手指或木片刮入取样桶。 该取样器具有以下优点: ①适用于用油(铁)桶包装的液态、半凝固态、凝固态或液态和凝固态混合状态的 废油脂。 ②一次性可以取到不同高度层的废油脂,能真实反映废油脂质量。 ③由于密封性好,可以防止取样时出现漏液现象。④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用 途性强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油桶取样器开启状态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设有底板密封材料时的底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底板设置成锥头时的底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一种油桶取样器开启状态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一种油桶取样器关闭状态结构左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内管手柄1、外管手柄2、内管3、外管4、内管固定环5、底板6、密封材料 7、锥头8、上挡板9、下挡板10和密封材料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图3?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油桶取样器包括内管手柄1、外管手柄2、内 管3、外管4、内管固定环5、防漏液底板6、上挡板9、下挡板10和管壁密封材料11 ;所述上 挡板9和下挡板10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分别设在内管固定环的上方和下方,以防止取样 器外管开启时,桶内上层废油脂通过内管流到底部,提高取样的代表性;在所述内管与外管 的管壁之间增加管壁密封材料11,以防止液态废油脂或水杂从内、外管壁流出;所述防漏 液底板6设置成锥头8,以提高与内管的紧密度,防止漏液。 实施例2 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油桶取样器包括内管手柄1、外管手柄 2、内管3、外管4、内管固定环5、防漏液底板6、上挡板9、下挡板10和管壁密封材料11 ;所 述上挡板9和下挡板10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分别设在内管固定环的上方和下方,以防止 取样器外管开启时,桶内上层废油脂通过内管流到底部,提高取样的代表性;在所述内管与 外管的管壁之间增加管壁密封材料11,以防止液态废油脂或水杂从内、外管壁流出;所述 防漏液底板6是在底板上设底板密封材料7,以提高与内管的紧密度,防止漏液。【权利要求】1. 一种油桶取样器,包括内管手柄、外管手柄、内管、外管、内管固定环和防漏液底板, 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上挡板、下挡板和管壁密封材料;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的数量均为一 个以上,上挡板设在内管固定环的上方,下挡板设在内管固定环的下方,以防止取样器外管 开启时,桶内上层废油脂通过内管流到底部,提高取样的代表性;在所述内管与外管的管壁 之间增加管壁密封材料,以防止液态废油脂或水杂从内、外管壁流出;防漏液底板提高与内 管的紧密度,防止漏液。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桶取样器,其特征是:所述防漏液底板是把底板设置成 锥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桶取样器,其特征是:所述防漏液底板是在底板上设底 板密封材料。【文档编号】G01N1/10GK203881571SQ201420225423【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5日 【专利技术者】叶活动, 罗敏健 申请人: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桶取样器,包括内管手柄、外管手柄、内管、外管、内管固定环和防漏液底板,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上挡板、下挡板和管壁密封材料;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上挡板设在内管固定环的上方,下挡板设在内管固定环的下方,以防止取样器外管开启时,桶内上层废油脂通过内管流到底部,提高取样的代表性;在所述内管与外管的管壁之间增加管壁密封材料,以防止液态废油脂或水杂从内、外管壁流出;防漏液底板提高与内管的紧密度,防止漏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活动罗敏健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