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装置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3年4月1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040209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该申请作为一个整体结合在此。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最近,多种具有减小的重量和体积的平板显示装置已得到发展,以作为较重并且大的阴极射线管(CRT)的替代品。平板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LCD)装置、场发射显示(FE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装置等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优点包括:简单的制造工艺,轻薄,以及容易适用于提供大尺寸的屏幕。考虑到这几个方面,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吸引了公众的注意。然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诸如发光效能低、亮度低以及功耗高等严重问题。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被广泛地用作平板显示装置,但是具有诸如视角窄和响应时间低等缺点。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基于发光层的形成材料而分为无机发光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对应于自发光显示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诸如响应时间高、发光效能高、亮度高以及视角宽等特征。这种平板显示装置被开发成为具有高清晰度的大尺寸模型。此外,为了扩大观察者在显示图像中的沉浸感,需要实现窄边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在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中的液晶面板;在所述液晶面板之下的多个光学片;在所述光学片之下的导光板;光源,被配置成向所述导光板提供光;以及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液晶面板、所述光学片和所述导光板连接,并且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第一支撑导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导向装置在所述液晶面板的背后;第二支撑导向装置,所述第二支撑导向装置在所述光学片的背后并且从所述第一支撑导向装置的侧面延伸;以及第三支撑导向装置,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从所述第二支撑导向装置的侧面延伸,其中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的内侧部分比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的外侧部分更窄。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12 KR 10-2013-0040209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在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中的液晶面板;在所述液晶面板之下的多个光学片;在所述光学片之下的导光板;光源,被配置成向所述导光板提供光;以及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液晶面板、所述光学片和所述导光板连接,并且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第一支撑导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导向装置在所述液晶面板的背后;第二支撑导向装置,所述第二支撑导向装置在所述光学片的背后并且从所述第一支撑导向装置的侧面延伸;以及第三支撑导向装置,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从所述第二支撑导向装置的侧面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导向装置和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前面,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导向装置和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放置在所述光学片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的上表面与所述光学片隔开,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的内侧部分比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的外侧部分更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导向装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中,并且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在所述显示区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具有倾斜的前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导向装置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撑导向装置的前表面;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撑导向装置的前内侧表面;以及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撑导向装置的后内侧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导向装置从所述第二表面伸出,并且所述第二支撑导向装置包括: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撑导向装置的前表面;第五表面,所述第五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撑导向装置的内侧表面;以及第六表面,所述第六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撑导向装置的后表面;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从所述第五表面伸出,并且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包括:第七表面,所述第七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的前表面;第八表面,所述第八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的内侧表面;以及第九表面,所述第九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三支撑导向装置的后表面;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所述光学片与所述第四表面连接,以及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东壬,梁相模,金京汰,李东根,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