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连接器和闩锁电缆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777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连接器和闩锁电缆连接器组件。该电缆连接器包括:缆线连接器外壳,其包括第一组电触点;以及闩锁,其一体地附接到缆线连接器外壳。闩锁包括:铰链部分,其从缆线连接器外壳大致向上延伸并将闩锁附接到外壳;臂部分,其从铰链部分大致向前延伸并包括从臂部分的前端大致向下延伸的扣件部分,臂部分能够围绕铰链部分枢转并且适于通过将扣件部分接合到配合连接器的后侧而将缆线连接器牢固地附接到配合连接器;和致动部分,其从铰链部分大致向后延伸,其中将致动部分向下压使扣件部分抬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连接器和闩锁电缆连接器组件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11月5日、申请号为201280057481. 9、专利技术名称为 闩锁连接器组件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连接器组件,并且具体地涉及闩锁电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电缆连接器用于各种应用中,包括用于计算机部件的互连。例如,电缆连接器包括 串行高级技术附件(串行ΑΤΑ或SATA)连接器,其用于(例如)连接诸如硬盘驱动器和光 驱的计算机外设。SATA连接器通常包括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其可为板安装连接器型 (如,用于组装到印刷电路板)或缆线连接器型(如,用于组装到电缆)。 尽管存在用于SATA插座连接器的闩锁,当SATA插座连接器为板安装连接器型 (并且对应的插头连接器为缆线连接器型)时,在许多应用中,无法够到该闩锁(例如)以 使连接器脱离。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器通常在没有将它们锁定或固定在一起的状态下接合。 尽管SATA插座板安装连接器可在连接器的配合槽中包括突起,并且对应的SATA 插头电缆连接器可包括凹槽,在配合构型下所述凹槽与该突起协作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连 接器,但在高振动环境下(例如,在机动车应用中)这种保持通常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在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其包括缆线连接器外壳以及一体 地附接到缆线连接器外壳的闩锁。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包括第一组电触点。所述闩锁包括 铰链部分、臂部分和致动部分。所述铰链部分从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大致向上延伸并将所 述闩锁附接到所述外壳。所述臂部分从所述铰链部分大致向前延伸并包括从所述臂部分的 前端大致向下延伸的扣件部分。所述臂部分能够围绕所述铰链部分枢转并且适于通过将所 述扣件部分接合到配合连接器的后侧将所述缆线连接器牢固地附接到所述配合连接器。所 述致动部分从所述铰链部分大致向后延伸。将所述致动部分向下压使所述扣件部分抬起。 在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闩锁电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缆线连接器外壳、 一体地附接到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的闩锁以及板安装连接器外壳。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包 括第一组电触点。所述R锁包括铰链部分、臂部分和致动部分。所述铰链部分从所述缆线连 接器外壳大致向上延伸并将所述闩锁附接到所述外壳。所述臂部分从所述铰链部分大致向 前延伸并包括从所述臂部分的前端大致向下延伸的扣件部分。所述臂部分能够围绕所述铰 链部分枢转。所述致动部分从所述铰链部分大致向后延伸。将所述致动部分向下压使所述 扣件部分抬起。所述板安装连接器外壳包括第二组电触点和后侧。所述闩锁的所述臂部分 适于通过将所述扣件部分接合到所述板安装连接器外壳的后侧将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牢 固地附接到所述板安装连接器外壳,使得所述第二组电触点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组电触点。 在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其包括缆线连接器外壳以及附接 到所述电缆连接器外壳的闩锁。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包括第一组电触点和闩锁通道。所述 闩锁包括臂部分、铰链部分和致动部分。所述臂部分设置在所述闩锁通道中并包括一对闩 锁臂。所述闩锁臂包括设置在其前端处的相对的扣件部分并且适于通过围绕配合连接器的 外壳内的突起将所述缆线连接器牢固地附接到所述配合连接器。所述铰链部分从所述臂部 分的后端延伸。所述致动部分从所述铰链部分大致向上延伸。将所述致动部分围绕所述铰 链部分向下压使所述闩锁臂张开,使得所述扣件部分移动远离彼此。 在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闩锁电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缆线连接器外壳、 附接到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的闩锁以及板安装连接器外壳。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包括第一 组电触点和闩锁通道。所述闩锁包括臂部分、铰链部分和致动部分。所述臂部分设置在所 述闩锁通道中并包括一对闩锁臂。所述闩锁臂包括设置在其前端处的相对的扣件部分。所 述铰链部分从所述臂部分的后端延伸。所述致动部分从所述铰链部分大致向上延伸。将 所述致动部分围绕所述铰链部分向下压使所述闩锁臂张开,使得所述扣件部分移动远离彼 此。所述板安装连接器外壳包括第二组电触点和突起。所述闩锁臂适于通过围绕所述突起 将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牢固地附接到所述板安装连接器外壳,使得所述第二组电触点电连 接到所述第一组电触点。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并非意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每个公开的实施例或每种实施方 式。以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更具体地举例说明了这些例证性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为配合而定位的缆线连接器和对应的板安装连接器 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为配合而定位的图1的缆线连接器和对应的板安装连接器的另一个透视 图。 图3是在配合构型下图1的缆线连接器和对应的板安装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4是在配合构型下图1的缆线连接器和对应的板安装连接器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5是图1的缆线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6是图1的缆线连接器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为配合而定位的缆线连接器和对应的板安装连接器 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为配合而定位的缆线连接器和对应的板安装连接器 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9是为配合而定位的图8的缆线连接器和对应的板安装连接器的另一个透视 图。 图10是在配合构型下图8的缆线连接器和对应的板安装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1是在配合构型下图8的缆线连接器和对应的板安装连接器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12是图8的缆线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3是图8的缆线连接器的另一个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参考了形成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附图。附图以举例 说明的方式示出了其中可以实践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 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结构性或逻辑性改变。因此,不应从限制的意 义上理解以下详细说明,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在图示实施例中,用于说明本申请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移动的方向表示,即,上、 下、左、右、前、后等,是相对的。这些表示适用于元件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然而,如果元件 的位置的描述改变,则假设这些表示也应该相应改变。 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方面的电缆连接器的实施例提供容易且可靠的方式来连接到配 合连接器。电缆连接器可包括闩锁,该闩锁提供快速的方式来使电缆连接器相对于配合连 接器接合和脱离,同时提供可抵御高振动环境(例如,机动车和工业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那 些环境)的牢固连接。另外,闩锁可被容易地构造为与不同类型的配合连接器(例如,串行 高级技术附件(串行ΑΤΑ或SATA)或串行附接SCSI (SAS)插座板安装连接器和其他类型的 插座板安装连接器)一起工作,并且可被包括在不同类型的电缆连接器(例如,SATA或SAS 插头电缆连接器和其他类型的插头电缆连接器)中。 现在参照附图,图1-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为配合而定位(图1-2)以及在 配合构型下(图3-4)的缆线连接器和对应的板安装连接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电缆连接器 100包括缆线连接器外壳102,其包括第一组电触点106 (图2),这些电触点被组装在插头部 分108中,使得引线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缆线连接器外壳,其包括第一组电触点;以及闩锁,其一体地附接到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所述闩锁包括:铰链部分,其从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大致向上延伸并将所述闩锁附接到所述外壳;臂部分,其从所述铰链部分大致向前延伸并包括从所述臂部分的前端大致向下延伸的扣件部分,所述臂部分能够围绕所述铰链部分枢转并且适于通过将所述扣件部分接合到配合连接器的后侧而将所述缆线连接器牢固地附接到所述配合连接器;和致动部分,其从所述铰链部分大致向后延伸,其中将所述致动部分向下压使所述扣件部分抬起。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23 US 61/563,1351. 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 缆线连接器外壳,其包括第一组电触点;以及 闩锁,其一体地附接到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所述闩锁包括: 铰链部分,其从所述缆线连接器外壳大致向上延伸并将所述闩锁附接到所述外壳; 臂部分,其从所述铰链部分大致向前延伸并包括从所述臂部分的前端大致向下延伸的 扣件部分,所述臂部分能够围绕所述铰链部分枢转并且适于通过将所述扣件部分接合到配 合连接器的后侧而将所述缆线连接器牢固地附接到所述配合连接器;和 致动部分,其从所述铰链部分大致向后延伸,其中将所述致动部分向下压使所述扣件 部分抬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臂部分的长度被选择为使得当所述缆 线连接器完全接合到配合连接器时,所述扣件部分接合所述配合连接器的后侧。3. -种闩锁电缆连接器组件,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云龙绍吉特·班杜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