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轮机调速机构及采用该调速机构的水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546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轮机调速机构及采用该调速机构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基座、调节丝杆及与调节丝杆相连接的调节叶片,所述调节基座设于水轮机入水流道一侧,所述调节丝杆穿设于调节基座,并伸进水轮机入水流道中,所述调节叶片设于水轮机入水流道中,且与入水流道相适配,形成由宽至窄逐渐过度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基座、调节丝杆及调节叶片形成调速机构,使调节叶片伴随调节丝杆的调节而在入水流道内形成由宽至窄逐渐过度的空间,从而实现水流、水压调节,进而实现水轮机调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轮机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水轮机调速机构及采用该调速机 构的水轮机。 一种水轮机调速机构及采用该调速机构的水轮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轮机都是通过设置入水流道、涡流腔室及出水口,依靠水流的冲击力带 动涡流腔室内的转轮,从而带动主轴转动,实现动力输出。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却发现现有 的水轮机因为其存在各种有待改进的缺陷而未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首先,当水源头没有富余的流量压力时,水的压力与流量不足,会直接导致转轮转 速的降低,很难达到所需要的转速,从而影响水轮机的动力输出效果。当水轮机用于冷却塔 时,上述缺陷会使水轮机在水压与流量不足时,未能达到额定转速,尤其不能适用大吨位冷 却塔的需要,因为转速一旦达不到最低要求,冷却效果得不到保证,则会导致一连串的恶性 影响。 由此可见,现有的水轮机在控制水流水压,保证转速上,显然仍存在许多不足,而 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轮机调速机构,其通过科学的 构造,充分控制与利用水流、水压,由调节叶片在入水流道中形成由宽至窄逐渐过度的通 道,从而实现水轮机的调速,保证水轮机即使在水流、水压不足的时候亦始终能达到所需要 的转速。同时,提供一种采用该调速机构的水轮机,除了具有该调速机构的功能外,还采用 传动箱外置的形式,使轴承座和水封座设于壳体外侧,便于维护。 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轮机调速机构,其特征 在于:包括调节基座、调节丝杆及与调节丝杆相连接的调节叶片,所述调节基座设于水轮机 入水流道一侧,所述调节丝杆穿设于调节基座,并伸进水轮机入水流道中,所述调节叶片设 于水轮机入水流道中,且与入水流道相适配,形成由宽至窄逐渐过度的通道。 所述调节叶片为与水轮机入水流道相适配的硬性片件,其靠近入水口的一端与调 节丝杆伸进水轮机入水流道的部分固定连接,随着调节丝杆的转动而使入水流道内形成由 宽至窄逐渐过度的通道。所述调节丝杆伸进水轮机入水流道的部分设有与调节叶片固定连 接的阀门轴。所述调节叶片固定连接在调节丝杆的阀门轴上,随着调节丝杆的转动而转动, 进行一定角度的调节。这种设置,调节丝杆在转动的时候,不会旋进或旋出,只会转动。 作为一种变换方式,所述调节叶片为与水轮机入水流道相适配的弹性片件,其靠 近入水口的一端与形成入水流道的水轮机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节丝杆伸进水轮机入 水流道的部分的顶端相连接,随调节丝杆的旋进/旋出而使入水流道内形成由宽至窄逐渐 过度的通道。此种结构采用弹性片件,与上述采用硬性片件的方式有所区别。因为,此种形 式,调节丝杆会旋进或旋出,从而带动弹片的一端上下(或左右)移动,入水流道内形成由 宽至窄逐渐过度的通道。也就是说,采用硬性片件是以调节丝杆为轴进行转动,采用弹性片 件是以其与水轮机壳体的固定连接端为轴进行转动。 所述调节基座包括上部的丝杆座及下部的水封座,所述水封座里设有与之相适配 的水封件。 一种采用所述调速机构的水轮机,其包括入水流道、涡流腔室、出水口、转轮、传动 箱及主轴。所述调速机构设于水轮机入水流道的后半部。所述传动箱包括轴承座,该轴承 座的侧面设有注油孔。所述传动箱还包括一设于轴承座下部的主轴水封座,该主轴水封座 内设有主轴水封件,该主轴水封件对主轴起到水封作用。主轴位于轴承座内的一段,其上部 设有上轴承,中部设有黄油库,下部在轴承座与水封座的过度位置处设有下轴承。 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调节基座、调节丝杆及调节叶片形成调速机构,使 调节叶片伴随调节丝杆的调节而在入水流道内形成由宽至窄逐渐过度的通道,从而实现水 流、水压调节,进而实现水轮机调速。本调速机构与普通的调节阀不同,普通的水流调节阀 没有逐渐过渡的结构,而本调速机构通过特定设置的调节叶片,形成逐渐过渡的通道,该逐 渐过度的通道使流道逐渐缩小,从而调节流道内的水流、水压,进而调节水轮机的转速。采 用该调速机构的水轮机,即使在水流、水压不足的时候亦始终能达到所需要的转速。另外, 采用该调速机构的水轮机,除了具有该调速机构的功能外,还采用传动箱外置的形式,使轴 承座和水封座设于壳体外侧,便于维护。 上述是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 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水轮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调速机构的设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调速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调节基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调节丝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调节叶片设置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调节叶片设置示意图; 图中:1.调节基座;11.丝杆座;12.水封座;13.水封件;2.调节丝杆; 21.阀门轴;3.调节叶片;4.入水流道;5.涡流腔室; 6.出水口;7.转轮;8.传动箱;81.轴承座;82.注油孔; 83.主轴水封座;84.主轴水封件;85.上轴承;86.黄油库; 87.下轴承;9.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3,本技术所提供的水轮机调速机构,包括调节基座1、调节丝杆2 及与调节丝杆相连接的调节叶片3,所述调节基座1设于水轮机入水流道4 一侧,所述调节 丝杆2穿设于调节基座1,并伸进水轮机入水流道4中,所述调节叶片3设于水轮机入水流 道4中,且与入水流道4相适配,形成由宽至窄逐渐过度的通道。 所述调节叶片3为与水轮机入水流道4相适配的硬性片件,其靠近入水口的一端 与调节丝杆2伸进水轮机入水流道的部分固定连接,随着调节丝杆2的转动而使入水流道4 内形成由宽至窄逐渐过度的通道。所述调节丝杆2伸进水轮机入水流道4的部分设有与调 节叶片3固定连接的阀门轴21。所述调节叶片3固定连接在调节丝杆2的阀门轴21上,随 着调节丝杆2的转动而转动,进行一定角度的调节。这种设置,调节丝杆2在转动的时候, 不会旋进或旋出,只会转动。 所述调节基座1包括上部的丝杆座11及下部的水封座12,所述水封座12里设有 与之相适配的水封件13。 一种采用所述调速机构的水轮机,其包括入水流道4、涡流腔室5、出水口 6、转轮 7、传动箱8及主轴9,所述入水流道4后部设有调速机构。 所述传动箱8包括轴承座81,该轴承座81的侧面设有注油孔82。所述传动箱8还 包括一设于轴承座81下部的主轴水封座83,该主轴水封座83内设有主轴水封件84,该主 轴水封件84对主轴9起到水封作用。轴承座81上部设有上轴承85,中部设有黄油库86, 下部在轴承座81与主轴水封座83的过度位置处设有下轴承8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调节叶片3为与水轮机入水 流道4相适配的弹性片件,其靠近入水口的一端与形成入水流道4的水轮机壳体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调节丝杆2伸进水轮机入水流道4的部分的顶端相连接,随调节丝杆2的旋进/ 旋出而使入水流道4内形成由宽至窄逐渐过度的通道。此种结构采用弹性片件,与上述采 用硬性片件的方式有所区别。因为,此种形式,调节丝杆2会旋进或旋出,从而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轮机调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基座、调节丝杆及与调节丝杆相连接的调节叶片,所述调节基座设于水轮机入水流道一侧,所述调节丝杆穿设于调节基座,并伸进水轮机入水流道中,所述调节叶片设于水轮机入水流道中,且与入水流道相适配,形成由宽至窄逐渐过度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轮机调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基座、调节丝杆及与调节丝杆相连接 的调节叶片,所述调节基座设于水轮机入水流道一侧,所述调节丝杆穿设于调节基座,并伸 进水轮机入水流道中,所述调节叶片设于水轮机入水流道中,且与入水流道相适配,形成由 宽至窄逐渐过度的通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轮机调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叶片为与水轮机入 水流道相适配的硬性片件,其靠近入水口的一端与调节丝杆伸进水轮机入水流道的部分固 定连接,随着调节丝杆的转动而使入水流道内形成由宽至窄逐渐过度的通道。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轮机调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杆伸进水轮机入 水流道的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盈卓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