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倍取景器和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2498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切换倍率并可实现达到近年要求程度的薄型化、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取景器。该可切换倍率的变倍取景器,在高倍率状态下从物体侧顺次具备正透镜群(1)、负透镜群(2)、目镜群(4)。其构成方式为,从高倍率状态向低倍率状态变倍时,正透镜群(1)退避到光路外,且负透镜群(2)向物体侧移动。负透镜群(2)的焦距设为fN时,满足条件式:-15mm<fN<-5mm。(*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变倍取京器和摄像装直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倍取景器和摄像装置,特别是涉及可以适合使用于数码照相机和胶 片摄像机的变倍取景器和搭载有该变倍取景器的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历来,在用于银盐照相机和数码照相机的逆迦俐略式的取景器中,为了对应不同 焦距的摄影镜头,提出有各种切换取景器倍率的方法。作为其一,已知有使构成取景器的物 镜群中的透镜移动而进行变倍的方法,在此方法中,透镜的移动量容易变大,而取景器大型 化这样的问题存在。因此,作为一边抑制取景器的大型化一边实现变倍的方法,提出有如下 述专利文献1、2所示这样的使物镜群的一部分沿光轴方向移动、再使物镜群的其余一部分 或全部在光路内外出入的方法。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昭60-1669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61-270721号公报 那么,近年的数码照相机中机身的薄型化推进,随之而来的是取景器也需要更加 薄型化。然而,若考虑近年所需要的薄型化的程度,则在可切换倍率的逆迦俐略式的取景器 中,即便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2所述的方法,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透镜群的移动量仍然很大, 也无法充分满足近年的薄型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进行倍率切换、又可实现 达到近年所要求的程度的薄型化、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取景器,及具备该变倍取 景器的摄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变倍取景器,是可切换倍率的变倍取景器,其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构 成,在高倍率状态下从物体侧顺次具备:正光焦度的正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的负透镜群、 和目镜群,并且,从高倍率状态向低倍率状态变倍时,正透镜群退避到光路外,且负透镜群 向物体侧移动,负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N时,满足下述条件式(1)。 _15mm < fN < -5mm. · · (1) toon] 还有,在本专利技术的变倍取景器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Γ )来代替上述条件式 ⑴。 -12mm < fN < -7mm· · · (1,) 在本专利技术的变倍取景器中,优选负透镜群实质上由2片负透镜构成。 在本专利技术的变倍取景器中,优选负透镜群具有至少1面的非球面。 在本专利技术的变倍取景器中,正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P时,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 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 20mm < fP < 60mm. · · (2) 30mm < fP < 50mm. · · (2') 在本专利技术的变倍取景器中,也可以构成为,在负透镜群和目镜群之间的光路上,配 置光路合成构件,其用于使在该光路的外部所配置的显示构件的显示和取景器像重叠地得 以观察。 还有,上述的正透镜群、负透镜群、目镜群的各透镜群,不仅包含由多个透 镜构成的情况,也包括只由1片透镜构成的情况。 还有,关于上述的透镜和透镜群的光焦度的正、负的符号,在含有非球面的情况下 认为在近轴区域。 还有,上述的所谓负透镜群实质上由?构成,意思是负透镜群也可以含有实质 上不具有光焦度的透镜、视野框、光阑和保护玻璃等透镜以外的光学零件,透镜凸缘、透镜 镜筒等。 还有,上述条件式(1)、(Γ )、(2)、(2')所述的mm是长度的单位的毫米。 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记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变倍取景器。 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从高倍率状态向低倍率状态的变倍时,使系统内的一部分透镜 群退避到光路外,且使系统内的另一部分透镜群沿光轴方向移动,并且该沿光轴方向移动 的透镜群的焦距以满足条件式(1)的方式设定,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既可进行倍率切换、又 能够实现达到近年所要求的程度的薄型化、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取景器和具备该 变倍取景器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倍取景器的构成的剖面图,图1(A)、图1(B) 分别是表示最低倍率状态、最高倍率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变倍取景器的构成的剖面图,图2(A)、图2(B)分 别是表示最低倍率状态、最高倍率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变倍取景器的构成的剖面图,图3(A)、图3(B)分 别是表示最低倍率状态、最高倍率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变倍取景器的构成的剖面图,图4 (A)、图4 (B)分 别是表示最低倍率状态、最高倍率状态的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变倍取景器的各像差图,图5 (a)、图5 (b)、图5 (c)分 别是最低倍率状态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图,图5(d)、图5(e)、图5(f)分别是最高倍 率状态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变倍取景器的各像差图,图6 (a)、图6 (b)、图6 (c)分 别是最低倍率状态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图,图6(d)、图6(e)、图6(f)分别是最高倍 率状态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变倍取景器的各像差图,图7(a)、图7(b)、图7(c)分 别是最低倍率状态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图,图7(d)、图7(e)、图7(f)分别是最高倍 率状态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背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加以说明。图1(A)、图 1(B)中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倍取景器的构成。该变倍取景器是可切换倍率的逆 迦俐略式的变倍取景器,图1 (A)、图1 (B)分别表示最低倍率状态、最高倍率状态的含光轴Z 在内的截面的构成。图1(A)、图1(B)所示的例子对应后述的实施例1的构成。在图1(A)、 图1(B)中,将图的左侧作为物体侧进行图示,将图的右端作为眼点EP进行图示。 在低倍率状态下,如图1 (A)所示,从物体侧顺次具备具有负光焦度的负透镜群2、 光路合成构件3、目镜群4,如此构成变倍取景器10A。在图1 (A)所示的例子中,负透镜群2 由2片负的透镜L2、L3构成,目镜群4由1片正的透镜L4构成。在低倍率状态下,负透镜 群2作为物镜群发挥功能。 还有,光路合成构件3,不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倍取景器一定需要的构成要素。光路合成 构件3,用于使在负透镜群2与目镜群4之间的光路的外部所配置的显示构件5的显示、和 由物镜群和目镜群4所形成的取景器像重叠地得以观察。如此,通过使用光路合成构件3使 取景器像和光路外的显示重叠,可以使摄影时需要的信息显示在显示构件5中,使观看取 景器的使用者可以确认此信息。作为显示构件5,例如能够列举视野框、液晶显示元件等。 在此,作为光路合成构件3使用半棱镜,该半棱镜设有将垂直入射到入射面的光 分割成透射光和反射光的半透膜(未图示),但未必限定于此。作为光路合成构件,只要具 有为了使取景器像和光路外的显示重叠而可使光路合成的功能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半反射 镜等。 还有,在图1(A)、图1(B)中,省略了从光路合成构件3至显示构件5的光路的一部 分的图示。也可以从光路合成构件3至显示构件5的光路中配置透镜和滤光片等的光学构 件。 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切换倍率的变倍取景器,其特征在于, 在高倍率状态下从物体侧顺次具备:具有正光焦度的正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的负透镜群、和目镜群, 并且,从高倍率状态向低倍率状态变倍时,所述正透镜群退避到光路外,且所述负透镜群向物体侧移动, 所述负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N时,满足下述条件式(1): ‑15mm<fN<‑5mm...(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05 JP 2011-2655131. 一种可切换倍率的变倍取景器,其特征在于, 在高倍率状态下从物体侧顺次具备:具有正光焦度的正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的负透 镜群、和目镜群, 并且,从高倍率状态向低倍率状态变倍时,所述正透镜群退避到光路外,且所述负透镜 群向物体侧移动, 所述负透镜群的焦距设为fN时,满足下述条件式(1): -15mm < fN < -5mm. · ·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倍取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透镜群实质上由2片负透镜构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取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透镜群具有至少1面的非球面。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取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透镜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广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