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美青专利>正文

一种砂带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968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砂带抛光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砂带抛光机产生的碎屑散落在外罩内,因为质量重无法通过排尘管吸走导致碎屑容易在外罩中积累的问题。砂带抛光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工作台内设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抛光带,工作台的下部铰接在机架上并能相对机架转动,工作台上开有供工件接触到抛光带的操作口,操作口下方的机架上连接有集尘斗,工作台与机架之间连接有长度可自由伸缩且能引导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粉尘进入集尘斗的挡板机构。本砂带抛光机具有集尘斗和挡板机构,可有效防止碎屑扩散四溅,挡板机构能引导碎屑至集尘斗内,收集粉尘及碎屑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砂带抛光机。 一种砂带抛光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砂带抛光机对作业时产生的粉尘、碎屑都没有做特别的防护处理,容易造 成空气污染及对操作人员的伤害。较普遍的处理方式是在抛光轮外侧套一个保护罩或者在 抛光轮下方设置一个用于接住下落粉尘的集尘斗,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比较落后,对粉尘的 处理效果有限,不能很好地防止粉尘扩散。 如中国专利局公布的一种改良的抛光机的技术专利【专利号200810059165】, 介绍了一种有效处理粉尘的措施。这种抛光机包括一个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工 作台上设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抛光带。工作台的下部铰接在机 架上,工作台与机架之间设有能防止工作台绕其铰接处摆动的定位机构。在工作台上设有 具有操作口的外罩,主动轮、从动轮及抛光带均位于外罩内,外罩底部设有两根与外罩相通 的排尘管,这两根排尘管的进口端分别处于主动轮及从动轮处。进行抛光时将工件由操作 口处置于抛光带上,通过外罩可以阻止抛光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向外界扩散,并通过排尘 管吸走外罩内积聚的粉尘。这种结构的缺点就是无法清理较重的碎屑,这些碎屑散落在外 罩内,因为质量重无法通过排尘管吸走,所以容易在外罩中积累而且清楚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高效收集粉 尘和碎屑的砂带抛光机。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砂带抛光机,包括机架和设 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工作台内设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抛光带, 所述工作台的下部铰接在机架上并能相对机架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开有供工 件接触到抛光带的操作口,所述操作口下方的机架上连接有集尘斗,所述工作台与机架之 间连接有长度可自由伸缩且能引导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粉尘进入集尘斗的挡板机构。 工作台可以相对机架转动,使操作者可以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抛光作业。工件由 操作口接触到抛光带,抛光时产生的碎屑、火星等在抛光带的转动力下大部分会向下飞去, 有些直接落入下方的集尘斗中,有些则撞伤挡板机构,由挡板机构导引入集尘斗中;挡板机 构为可伸缩结构,长度可以随着转动的工作台自由伸长或缩短。 在上述的砂带抛光机中,所述的挡板机构包括铰接在操作口下边缘的连接板一和 铰接在机架侧面上的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相贴合,所述连接板一和连接板 二上均开设有长条状的且互相平行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挡板机构的伸缩方 向相同,所述两导向槽内穿设有一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两导向槽,且在穿出端 螺接有固定螺母。挡板机构主要由两块长方形的板块组成,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通过固定 螺栓和固定螺母连接,固定螺栓可沿着导向槽滑动,使连接板二可以相对连接板一沿着导 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实现挡板机构伸缩功能。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砂带抛光机中,所述的挡板机构包括铰接在操作口下 边缘的连接板一和铰接在机架侧面上的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互相贴合,所 述连接板一上开设有长条状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挡板机构的伸缩方向相 同,所述连接板二上固定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导向槽且在穿出端螺接有固定螺 母。这种方案是将固定螺栓固定在连接板二上,而连接板一可以通过自身的导向槽沿着固 定螺栓滑行。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砂带抛光机中,所述的挡板机构包括铰接在操作口下 边缘的连接板一和铰接在机架侧面上的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互相贴合,所 述连接板一的两侧边具有向内翻卷的翻边,所述连接板二两侧边分别嵌于两翻边内并沿着 翻边滑行。连接板二嵌于连接板一,可以沿着连接板两翻边滑行。 在上述的砂带抛光机中,所述机架截面呈三角形且内部具有汇集粉尘的空腔。三 角形的机架结构稳定,而且顶部方便与工作台铰接转动,内部空腔可用于存放收集到的粉 尘,充分利用机架的内部空间。 在上述的砂带抛光机中,所述集尘斗一端与机架内部的空腔相连通。集尘斗地面 倾斜,收集到的粉尘碎屑可滑入机架中的抽屉内,方便统一处理。 在上述的砂带抛光机中,所述工作台下底部开有出尘口一,所述出尘口一与固定 在机架上的吸尘风机的进口之间设有软管并通过软管相连通,所述机架侧部开有与吸尘风 机的进口相连通的出尘口二,所述出尘口二与机架内部的空腔通过软管相连通。吸尘风机 用于抽吸工作台及机架空腔内的粉尘,将漂浮在工作台中的粉尘从出尘口一吸出,将漂浮 在机架空腔内的粉尘从出尘口二吸出,统一排放到外界。 在上述的砂带抛光机中,所述机架内底部设有存放掉落的粉尘的抽屉。粉尘被吸 尘风机吸进机架的空腔中,较重的粉尘沉降后落到底部的抽屉内,需要清理时将抽屉拔出, 清理干净后再放回去,简单方便。 在上述的砂带抛光机中,所述工作台与机架之间设有能够将工作台相对机架固定 住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连在机架侧面的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内螺接有一 螺杆;所述工作台下底部上铰接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的螺杆相铰接。螺杆与 连杆铰接,定位机构用于在调节工作台的角度后将工作台与机架锁死;通过转动螺杆才能 推动连杆上顶或拉动连杆下移,调整抛磨角度,适应不同工件、抛磨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砂带抛光机具有集尘斗和挡板机构,可有效防止粉尘、碎屑等 抛光时产生的杂物扩散四溅,挡板机构根据工作台的转动情况自动调整长度来适应,并能 阻挡四溅的杂物及引导至集尘斗内,收集粉尘及碎屑效果好;机架另一侧具有吸尘风机,可 将工作台上的粉尘吸进来存放到机架内的抽屉中,与集尘斗的集尘功能相配合,省时省力 较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挡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挡板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挡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的挡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的固定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机架;la、空腔;lb、出尘口二;2、工作台;2a、操作口;2b、出尘口一;3、主 动轮;4、从动轮;5、抛光带;6、集尘斗;7、挡板机构;7a、连接板一;7b、连接板二;7c、导向 槽;7d、固定螺栓;7e、固定螺母;7f、翻边;8、软管;9、吸尘风机;10、抽屉;11、定位机构; 11a、螺杆;lib、定位螺母;11c、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砂带抛光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工作台2,工作台2内 设有主动轮3、从动轮4以及套在主动轮3和从动轮4上的抛光带5,工作台2的下部铰接 在机架1上并能相对机架1转动。转动工作台2,可以抬高或降低操作口 2a,方便加工各种 复杂工件。工作台2上开有供工件接触到抛光带5的操作口 2a,操作口 2a下方的机架1上 连接有集尘斗6,工作台2与机架1之间连接有长度可自由伸缩且能引导抛光作业时产生的 粉尘进入集尘斗6的挡板机构7。集尘斗6连接在机架1侧面,正上方为操作口 2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砂带抛光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工作台(2),工作台(2)内设有主动轮(3)、从动轮(4)以及套在主动轮(3)和从动轮(4)上的抛光带(5),所述工作台(2)的下部铰接在机架(1)上并能相对机架(1)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开有供工件接触到抛光带(5)的操作口(2a),所述操作口(2a)下方的机架(1)上连接有集尘斗(6),所述工作台(2)与机架(1)之间连接有长度可自由伸缩且能引导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粉尘进入集尘斗(6)的挡板机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砂带抛光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工作台(2),工作台(2)内设 有主动轮(3)、从动轮(4)以及套在主动轮(3)和从动轮(4)上的抛光带(5),所述工作台 (2)的下部铰接在机架(1)上并能相对机架(1)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开有 供工件接触到抛光带(5)的操作口(2a),所述操作口(2a)下方的机架(1)上连接有集尘斗 (6),所述工作台(2)与机架(1)之间连接有长度可自由伸缩且能引导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粉 尘进入集尘斗(6)的挡板机构(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机构(7)包括铰接在 操作口(2a)下边缘的连接板一(7a)和铰接在机架⑴侦愐上的连接板二(7b),所述连接 板一(7a)和连接板二(7b)相贴合,所述连接板一(7a)和连接板二(7b)上均开设有长条 状的且互相平行的导向槽(7c),所述导向槽(7c)的长度方向与挡板机构(7)的伸缩方向相 同,所述两导向槽(7c)内穿设有一固定螺栓(7d),所述固定螺栓(7d)依次穿过两导向槽 (7c),且在穿出端螺接有固定螺母(7e)。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机构(7)包括铰接在操 作口(2a)下边缘的连接板一(7a)和铰接在机架⑴侦愐上的连接板二(7b),所述连接板 一(7a)和连接板二(7b)互相贴合,所述连接板一(7a)上开设有长条状的导向槽(7c),所 述导向槽(7c)的长度方向与挡板机构(7)的伸缩方向相同,所述连接板二(7b)上固定有 固定螺栓(7d),所述固定螺栓(7d)穿过导向槽(7c)且在穿出端螺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青
申请(专利权)人:陈美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