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士卫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净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920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气体通过箱体的速度、提高净化效果、增加活性炭颗粒使用率的一种空气净化机构,包括进气口(1)、箱体(2)、布气板(3)、所述的箱体(2)内等间距排列有至少3块隔板(11),所述的隔板(11)将箱体(2)划分为至少4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下至上交替设有右置炭板(5)和左置炭板(12),所述的右置炭板(5)和左置炭板(12)上放置有颗粒活性炭(6),所述隔板(11)下方设有布气板(3),所述布气板(3)对应每个区域设有1个气孔(4),布气板(3)底面正对进气口(1)的位置设有向下凸起的尖端(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机构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气体净化的方法是将气体导入装有活性炭颗粒的箱体中过滤,实现净化空气 的目的,采用这种方法净化空气有以下缺点: 1、气体通过箱体的速度过快,活性炭颗粒未起到很好的吸附效果。 2、气体通过箱体时主要与中间区域的活性炭颗粒接触,靠近箱体侧壁附近的活性 炭颗粒没有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而当中间的活性炭颗粒吸附饱和需要更换时边缘的活性 炭颗粒也一同被更换造成浪费。 因此现有的将气体导入装有活性炭颗粒的箱体中进行净化过滤的方式存在气体 通过速度过快,净化效果差,活性炭颗粒使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机构,旨在 降低气体通过箱体的速度,提高净化效果,增加活性炭颗粒的使用率。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 口、箱体、布气板、所述的箱体内等间距排列有至少3块隔板,所述的隔板将箱体划分为至 少4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下至上交替设有右置炭板和左置炭板,所述的右置炭板为右侧与 箱体固定的板状构件,所述的左置炭板为左侧与箱体固定的板状构件,所述的右置炭板和 左置炭板上放置有颗粒活性炭,所述隔板下方设有布气板,所述布气板对应每个区域设有1 个气孔,所述进气口位于布气板的下方,布气板底面正对进气口的位置设有向下凸起的尖 端。 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设置带气孔的布气板和隔板使空气分别进入对应的区域,避免了因空气主要从 箱体中部通过造成的颗粒活性炭使用率过低的问题。 2,通过交替设置右置炭板和左置炭板,形成曲折的气体路径,降低气体的通过速 度使颗粒活性炭起到更加充分的吸附作用,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3、设置尖端有利于气体快速的向尖端两侧分流,使靠近箱体的气孔有更多气体流 过,进一步提高颗粒活性炭的使用效率。 另外,在箱体的上方设置盖板,所述盖板对应每个区域设有1个出气口。采用上述 结构可以使气体的流动更加的有序。 另外的,在盖板的底面边缘设置突起的筋,所述箱体设有与筋配合插接的定位槽,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箱体与盖板之间的密封性更好。 另外的,在左置炭板与右置炭板的边缘都设有突起部,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防止颗 粒活性炭滑落。 另外的,隔板的数量采用3块,隔板将箱体划分成4个区域,采用上述结构在实现 良好净化效果的前提下使本技术的结构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各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1、进气口,2、箱体,3布气板,4、气孔,5、右置炭板6、颗粒活性炭,7、出 气口,8、盖板,9、筋,10、定位槽,11、隔板,12、左置炭板,13、凸起部,14、尖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种空气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 1、箱体2、布气板3、所述的箱体2内 等间距排列有至少3块隔板11,所述的隔板11将箱体2划分为至少4个区域,每个区域由 下至上交替设有右置炭板5和左置炭板12,所述的右置炭板5为右侧与箱体2固定的板状 构件,所述的左置炭板12为左侧与箱体2固定的板状构件,所述的右置炭板5和左置炭板 12上放置有颗粒活性炭6,所述隔板11下方设有布气板3,所述布气板3对应每个区域设有 1个气孔4,所述进气口 1位于布气板3的下方,布气板3底面正对进气口 1的位置设有向 下凸起的尖端14。 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设置带气孔4的布气板3和隔板11使空气分别进入对应的区域,避免了因空气 主要从箱体2中部通过造成的颗粒活性炭6使用率过低的问题。 2,通过交替设置右置炭板5和左置炭板12,形成曲折的气体路径,降低气体的通 过速度使颗粒活性炭6起到更加充分的吸附作用,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3、设置尖端14有利于气体快速的向尖端14两侧分流,使靠近箱体2的气孔4有 更多气体流过,进一步提高颗粒活性炭6的使用效率。 另外,在箱体2的上方设置盖板8,所述盖板8对应每个区域设有1个出气口 7。采 用上述结构可以使气体的流动更加的有序。 另外的,在盖板8的底面边缘设置突起的筋9,所述箱体2设有与筋9配合插接的 定位槽10,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箱体2与盖板8之间的密封性更好。 另外的,在左置炭板12与右置炭板5的边缘都设有突起部13,采用上述结构可以 防止颗粒活性炭6滑落。 另外的,隔板11的数量采用3块,隔板11将箱体2划分成4个区域,采用上述结 构在实现良好净化效果的前提下使本技术的结构更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1)、箱体(2)、布气板(3)、所述的箱体(2)内等间距排列有至少3块隔板(11),所述的隔板(11)将箱体(2)划分为至少4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下至上交替设有右置炭板(5)和左置炭板(12),所述的右置炭板(5)为右侧与箱体(2)固定的板状构件,所述的左置炭板(12)为左侧与箱体(2)固定的板状构件,所述的右置炭板(5)和左置炭板(12)上放置有颗粒活性炭(6),所述隔板(11)下方设有布气板(3),所述布气板(3)对应每个区域设有1个气孔(4),所述进气口(1)位于布气板(3)的下方,所述布气板(3)底面正对进气口(1)的位置设有向下凸起的尖端(14)。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空气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1)、箱体(2)、布气板(3)、所述的箱体 (2) 内等间距排列有至少3块隔板(11),所述的隔板(11)将箱体(2)划分为至少4个区域, 每个区域由下至上交替设有右置炭板(5)和左置炭板(12),所述的右置炭板(5)为右侧与 箱体(2)固定的板状构件,所述的左置炭板(12)为左侧与箱体(2)固定的板状构件,所述 的右置炭板(5 )和左置炭板(12)上放置有颗粒活性炭(6),所述隔板(11)下方设有布气板 (3) ,所述布气板(3)对应每个区域设有1个气孔(4),所述进气口(1)位于布气板(3)的下 方,所述布气板(3)底面正对进气口( 1)的位置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士卫
申请(专利权)人:聂士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