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GRC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593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GRC幕墙,包括轻钢龙骨背架(1),固定于所述轻钢龙骨背架一侧的GRC外壳(2),以及按照顺序固定于轻钢龙骨背架另一侧的支撑条(4)、保温层(7)和内装饰层(6);GRC外壳与轻钢龙骨背架之间形成一透气层(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轻钢龙骨背架作为支撑,力学性能足以满足承受作用于该墙的各种荷载,包括所增加的内墙荷载,而且具有重量轻,工期短等优点,同时由于减小了墙体的厚度,增加了使用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幕墙,尤其是一种GRC幕墙。 复合GRC幕墙
技术介绍
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不承受来自主体结构的荷载,仅承受除主体结构荷 载以外的荷载,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墙体。 幕墙具有多种形式,但是,现有幕墙普遍较厚,导致成本较高、工期较长,也减少了 建筑的使用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复合GRC幕墙,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复合GRC幕墙,包括轻钢龙骨背架,固定于所述轻钢龙骨背架一侧 的GRC外壳,以及按照顺序固定于轻钢龙骨背架另一侧的支撑条、保温层和内装饰层;GRC 外壳与轻钢龙骨背架之间形成一透气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为木条。所述支撑条通过射钉法固定于轻钢龙 骨背架。所述内装饰层通过射钉法固定于支撑条上。所述保温层可使用玻璃纤维保温棉或 岩棉保温棉填充。所述GRC外壳通过锚固件固定于轻钢龙骨背架。 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轻钢龙骨背架作为结构支撑,其大小尺寸和厚度可通 过设计选用,使其力学性能足以承受整个墙体上的各种荷载,包括新增的内墙荷载,而且具 有重量轻,工期短等优点,同时由于减小了墙体的厚度,增加了使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复合GRC幕墙主要包括轻钢龙骨背架1,固定于所述轻 钢龙骨背架一侧的GRC外壳2,以及固定于轻钢龙骨背架另一侧的支撑条4、保温层7和内 装饰层6 ;GRC外壳与轻钢龙骨背架之间形成一透气层3。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支撑条可以采用包括木条在内的支撑件。支撑条通过射钉 法固定于轻钢龙骨背架,附图标记5为射钉。内装饰层也通过射钉法固定于支撑条上。 保温层由玻璃纤维保温棉或岩棉保温棉填充。例如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玻璃 棉、矿棉、或岩棉。当采用矿棉时,采用防水透气膜作为防水层。GRC外壳通过锚固件固定于 轻钢龙骨背架,锚固件可采用L型圆钢,通过其与GRC外壳的加强部连接。 本技术的实施流程如下:在工厂将轻钢龙骨背架和GRC外壳组装成一体,运 送至现场吊装、调试就位,按节点设计固定。将支撑条用射钉枪固定在轻钢龙骨背架上,填 充保温棉,安装内装饰层。 亦或将保温棉、支撑条和内装饰板组装成一体,运抵施工现场后,直接固定于GRC 外墙板的轻钢龙骨背架上。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 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 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 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GRC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轻钢龙骨背架(1),固定于所述轻钢龙骨背架一侧的GRC外壳(2),以及按照顺序固定于轻钢龙骨背架另一侧的支撑条(4)、保温层(7)和内装饰层(6);GRC外壳与轻钢龙骨背架之间形成一透气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复合GRC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轻钢龙骨背架(1),固定于所述轻钢龙骨背架 一侧的GRC外壳(2),以及按照顺序固定于轻钢龙骨背架另一侧的支撑条(4)、保温层(7)和 内装饰层(6) ;GRC外壳与轻钢龙骨背架之间形成一透气层(3)。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GRC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为木条。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G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秋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奥捷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