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式双通路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403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式双通路连接器,包括:焊接板、第一连接臂、接触臂、第二连接臂和一对L形受力板,焊接板的底面形成有凹槽。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与焊接板的第二端相连而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向上延伸。接触臂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相连。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接触臂的第二端相连而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向下朝向焊接板延伸且可接触焊接板。一对L形受力板分别设在焊接板上,第一连接臂的横截面为在纵向上朝向第二连接臂一侧开口的曲线形,第一连接臂的与开口相对的底部设有沿第一连接臂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减力槽。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冲击式双通路连接器具有两个连通通道,整体强度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冲击式双通路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冲击式双通路连接器或者一种含 有该弹片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通常用于将电子元件与电路板相连。传统的电连 接器如图13所示,包括片状的本体10'和从本体10'的一端向上翘起的弹性臂11',弹性 臂11'的一端与本体10'相连且自由端为大体弧形。使用时,本体10'焊接到电路板(PCB) 上,电子元件与弹性臂11'接触并且向下压弹性臂11',从而将电子元件与电路板相连,并 且依靠弹性臂11'向上的弹力保证弹性臂11'与电子元件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对于上述传统连接器,第一,仅具有弹性臂11'构成的一条连通通道并且是唯一的 连通通道,高频电流只有通过这一唯一的连通通道在电子元件与电路板之间流动,因此,该 连接器的高频连接特性差。第二,电子元件与弹性臂1Γ之间的接触可靠性仅通过一个弹 性臂11'的弹力维持,因此弹性臂11'的变形大,内部应力大,并且弹力的大小受到限制,降 低了连接可靠性,并且弹性臂11'的寿命降低。第三,当电子元件向下压弹性臂11'时,如 果向下过度压缩,弹性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式双通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板,所述焊接板沿纵向限定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焊接板的底面形成有邻近该焊接板的第一端且沿横向延伸和沿竖向贯通所述焊接板的凹槽;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焊接板的第二端相连而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向上延伸;接触臂,所述接触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相连;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接触臂的第二端相连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向下朝向所述焊接板延伸且可接触所述焊接板;和一对L形受力板,所述一对L形受力板分别设在所述焊接板上,所述一对L形受力板的长肢沿纵向延伸且沿横向彼此间隔开,所述一对L形受...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冲击式双通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焊接板,所述焊接板沿纵向限定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焊接板的底面形成有邻近该 焊接板的第一端且沿横向延伸和沿坚向贯通所述焊接板的凹槽; 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焊接板的第二端相连而所述第一连接臂 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向上延伸; 接触臂,所述接触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相连; 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接触臂的第二端相连而所述第二连接臂 的第二端向下朝向所述焊接板延伸且可接触所述焊接板;和 一对L形受力板,所述一对L形受力板分别设在所述焊接板上,所述一对L形受力板的 长肢沿纵向延伸且沿横向彼此间隔开,所述一对L形受力板的短肢沿横向延伸且所述一对 L形受力板的短肢的自由端彼此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横截面为在纵向上朝向所述第二连接臂一侧开口的曲线形,所 述第一连接臂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底部设有沿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减力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式双通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力槽为多个且 沿横向间隔开。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式双通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力槽为形成在 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侧边上的缺口。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式双通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力槽为一个且 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横向中心处。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式双通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受力板设有加 强筋槽,所述加强筋槽包括设在所述L形受力板的长肢上的坚向加强筋槽和从所述短肢延 伸到所述长肢的水平加强筋槽。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冲击式双通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 括多个限位挡和平行于所述焊接板的第三连接臂,所述多个限位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一对 L形受力板相连且所述多个限位挡的上端延伸到所述接触臂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连接处的 上方以限制所述接触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向上移动的距离,所述第三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 述第一连接臂相连,且所述第三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接触臂相连,所述限位挡的上端延 伸到所述第三连接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可夫卢海丘梁成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