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正忠专利>正文

一种绘制椭圆的划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28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绘制椭圆的划规,其特征在于设有倾斜角度可调并且可以固定的圆轴(9,213),且圆轴上套有既可绕其转动又可沿其轴向移动的套筒(10,214)。(*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在已知椭圆长轴的一个端点,短轴的一个端点和椭圆中心等三个条件或相当条件下,为绘制椭圆而设计的。在已知上述三个条件或相当条件下,现有绘制椭圆的技术或者画法复杂,或者精度不高。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划笔的旋转轴线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倾斜角度可以调整、固定的划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绘制椭圆的划规。其上设有一根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倾斜角度可以调整并固定的圆轴,该圆轴上又套有一个既可绕其转动又可沿其轴向移动的套筒,当圆轴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固定后,套筒的轴线也就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这样,当套筒带动与之联接的划笔绕该轴线旋转时,划笔即可绘制出椭圆。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刀形划脚,其作用有二点第一,固定圆轴和所绘椭圆所在平面调定的倾角;第二,其中心剖面的延长平面包含了圆轴的轴线,当其中心剖面调整至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垂直时则圆轴轴线和椭圆长轴所确定的平面也就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垂直了。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活节一,其可调整刀形划脚和圆轴的夹角。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短划脚,其上通过活节二安装有插轴脚,并可通过活节二调整和圆轴的夹角。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活节二,其作用是调整圆轴和短划脚的夹角。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插轴脚,其作用是安装圆轴。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固定件,其作用是固定圆轴。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活节三,其作用是调整调节脚和圆轴的夹角。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调节脚,其上可安装划笔或接长杆的尾部或万向节。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接长杆,其可加大所绘椭圆的尺寸。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活节四,其可调整划笔轴线和所绘椭圆所在平面的夹角或弥补万向节转角的不足。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摆动套筒,其中可插入圆轴,并可绕支架上部的圆孔轴线转动。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支架,其两侧较大的平面通过底板保证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垂直,其上部圆孔轴线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底板,其上安装有支架,保证支架的两侧较大的平面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垂直,在底板底部平面上制有长刻线和短刻线,其中长刻线由圆轴轴线和摆动套筒的转轴轴线的交点和刀形划脚的下端尖点在所绘椭圆所在平面上的两个投影点确定,短刻线垂直于长刻线,且过上述两个投影点的前者。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在圆轴上非尖端的一端的附近制有两个凸耳,当圆轴的该端插入摆动套筒一段距离后,可被挡住。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万向节,其作用为无论套筒带动调节脚处在何种角度时,均可使划笔垂直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弹簧,其可保证划笔的下端可靠地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接触。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设有直角固定座,其可保证划笔轴线始终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垂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运用了两条画法几何学的原理第一,圆锥被垂直于其轴线的平面所截截面为圆;第二,圆向非平行或非垂直于其所在平面的平面的投影是椭圆。本技术以上述两条原理为根据,所以只要已知椭圆长、短轴的各一个端点及椭圆中心等三个条件或相当的条件,即可准确地直接绘制该椭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刀形划脚1、活节一3、凸耳4、短划脚5、活节二6、插轴脚7、固定件8、圆轴9、套筒10、活节三11、调节脚12、接长杆尾部13、活节四14、接长杆前部15、划笔16。当已知所求椭圆的长、短轴的各一个端点和椭圆中心等三个条件或相当的条件时,即可利用本技术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绘制该椭圆了。第一步将圆轴9制有凸耳4的一端向上,尖端对准所绘椭圆的中心,通过活节一3,任意调整刀形划脚1和圆轴9的夹角,使刀形划脚1下部尖端固定在所绘椭圆的长轴或长轴的延长线上,转动套筒10并调整调节脚12和圆轴9的夹角,使划笔16的下端和椭圆短轴端点重合。第二步,转动套筒10使划笔16的下端落在椭圆长轴上,然后调整刀形划脚1和圆轴9的夹角,从而调整圆轴9和所求椭圆所在平面的倾角,当划笔16的下端正好落在椭圆长轴端点上时,倾角即调整完毕。第三步,转动套筒使划笔16的下端始终和所绘椭圆所在平面接触,转动套筒一周即可绘出所求椭圆。在进行第三步时,转动套筒10的过程中,转动的零件受到刀形划脚1干涉时,可先绘出短轴一侧的一半椭圆,再对调圆轴9的尖端和刀形划脚1下尖端点所在点,再绘出另一半椭圆。在进行第三步时,转动套筒10的过程中,套筒10同时沿圆轴9轴向滑动,若套筒9受到插轴脚7干涉时,若已绘出短轴一侧的一半椭圆则按上述绘图过程中转动零件受到刀形划脚1干涉时的情况处理。若未绘出短轴一侧的一半椭圆时,则要对本技术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重新进行调整步骤1,利用活节二6调整短划脚5和圆轴9的夹角,同时加大刀形划脚1和短划脚5的夹角,使插轴脚7的位置下移,再把套筒10装在插轴脚7的上面。步骤2,重复上述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即可。在上述的全部过程中,若要加大所绘椭圆的尺寸,可在调节脚12上插入接长杆尾部13,接长杆的前部15接划笔16。接长杆的尾部13和接长杆的前部15之间的夹角可以通过活节四14调整,以调节划笔16的轴线和所绘椭圆所在平面的夹角,在上述的全部过程中,可以通过直角尺或目测来保证刀形划脚1的中心剖面2和所绘椭圆所在平面的垂直度。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长刻线21、摆动套筒22、支架23、短刻线24、刀形划脚25、底板27、活节一28、短划脚29、活节二210、插轴脚211、固定件212、圆轴213、套筒214、活节三215、调节脚216、凸耳217、活节四218、万向节219、划笔220、弹簧221、直角固定座222。当已知所求椭圆的长、短轴的各一个端点和椭圆中心等三个条件或相当的条件时,即可利用本技术所述的绘制椭圆的划规绘制椭圆了。第一步,将底板27的长、短刻线分别对准椭圆的长、短轴,通过活节一28任意调整刀形划脚25和圆轴213的夹角,调整时刀形划脚25两侧大平面的一面紧贴底板27内侧的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平面,同时使刀形划脚25下部尖端固定在底板27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平行的平面上,转动套筒214并配合以直角固定座222,使划笔220轴线垂直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且划笔220的下端和短轴的一个端点重合。第二步,转动套筒214并配合以直角固定座222和弹簧221,始终使划笔220的轴线垂直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且下端点落在长轴上,然后调整刀形划脚25和圆轴213的夹角,从而调整圆轴213和所绘椭圆所在平面的夹角,当划笔220的下端点正好落在椭圆长轴端点上时,夹角即调整完毕。第三步,转动套筒214,同时配合以直角固定座222和弹簧221始终使划笔220的轴线垂直且下端点接触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转动套筒214即可绘制椭圆。当进行第三步时,转动套筒214过程中,转动的零件受到底板27干涉时,可先绘出短轴一侧的一半椭圆,再将整个绘制椭圆的划规沿垂直于所绘椭圆所在平面的轴线转过180度重复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步,即可绘出整个椭圆。在进行第三步时,若转动套筒214的过程中,套筒214沿圆轴213滑动时,受到插轴脚211干涉时,若已绘出短轴一侧的一半椭圆时,则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正忠
申请(专利权)人:宋正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