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太阳能辅助燃气轮机的分布式多联供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1001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辅助燃气轮机的分布式多联供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包括补水池、补水泵、补水管、第一阀门~第九阀门、补水支路、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补水旁路、再热补水管、热水输出管、混合热水贮水箱、热水用户终端、热水泵、烟气管道、烟气后处理装置、蓄热器、双效溴化锂热泵、空调管网、空调用户端、蒸汽支路管、第一蒸汽泵、蒸汽主管道、太阳能蒸汽管、蒸汽用户端、第二蒸汽泵、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贮气罐、燃气管道、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变电站、用电端、聚光太阳能补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与建筑物相适应的太阳能技术,克服太阳能系统对土地成本的制约,实现对燃气轮机多联供系统供热能力的有效补充,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及燃气轮机多联供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辅助燃气轮 机的分布式多联供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燃气轮机多联供技术目前已经在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已经得到成功应用。对于燃气 轮机多联供技术而言,其问题主要在于供需之间的热、电、冷之间的如何优化匹配实现能量 的最佳匹配问题。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多联供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往往会辅助其 他能源的利用形式,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等。与此同时,新能源作为辅助能源形势的 加入,如何控制新能源的投资成本成为多联供系统经济效益关键。 此外,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大量的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产业,这些产业在对 电能有着旺盛的需求的同时,对热能(热水和蒸汽)也具有非常大的需求。而传统的燃气轮 机预热烟气所提供的热能比例无法达到需求,需要通过消耗电能进行加热产生热水和蒸汽 达到能量供应的匹配。于此同时,这些产业的产房屋顶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如何利用太 阳能资源实现优化供能成为此类分布式功能系统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基于太阳能辅助燃气轮机的分布式多联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太阳能辅助燃气轮机的分布式多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池(1)、补水泵(2)、补水管(3)、第一阀门(4)、补水支路(5)、第二阀门(6)、第三阀门(7)、第四阀门(8)、第五阀门(9)、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10)、补水旁路(11)、再热补水管(12)、热水输出管(13)、第六阀门(14)、混合热水贮水箱(15)、热水用户终端(16)、热水泵(17)、烟气管道(18)、烟气后处理装置(19)、蓄热器(20)、双效溴化锂热泵(21)、空调管网(22)、空调用户端(23)、蒸汽支路管(24)、第一蒸汽泵(25)、第七阀门(26)、第八阀门(27)、蒸汽主管道(28)、第九阀门(29)、太...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太阳能辅助燃气轮机的分布式多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池(1)、 补水泵(2)、补水管(3)、第一阀门(4)、补水支路(5)、第二阀门(6)、第三阀门(7)、第四阀 门(8)、第五阀门(9)、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10)、补水旁路(11)、再热补水管(12)、热水输 出管(13)、第六阀门(14)、混合热水贮水箱(15)、热水用户终端(16)、热水泵(17)、烟气管 道(18)、烟气后处理装置(19)、蓄热器(20)、双效溴化锂热泵(21)、空调管网(22)、空调用 户端(23)、蒸汽支路管(24)、第一蒸汽泵(25)、第七阀门(26)、第八阀门(27)、蒸汽主管道 (28)、第九阀门(29)、太阳能蒸汽管(30)、蒸汽用户端(31)、第二蒸汽泵(32)、聚光太阳能 集热系统(33)、贮气罐(34)、燃气管道(35)、燃气轮机发电机组(36)、变电站(37)、用电端 (38 )、聚光太阳能补水管(39 );贮气罐(34 )与燃气轮机发电机组(36 )通过燃气管道(35 )连 接,燃气轮机发电机组(36)与蓄热器(20)、双效溴化锂热泵(21)和烟气后处理装置(19)通 过烟气管道(18)顺次连接;燃气轮机发电机组(36)与用电端(38)通过变电站(37)连接; 双效溴化锂热泵(21)与空调用户端(23)通过空调管网(22)连接;补水池(1)通过补水管 (3)与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10)入口端连接,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10)出口端通过再热 补水管(12)与蓄热器(20)的补水入口端连接,蓄热器(20)的蒸汽出口端通过蒸汽主管道 (28)与蒸汽用户端(31)相连;补水管(3)上装有补水泵(2),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10)的 进口端装有第二阀门(6),再热补水管(12)入口端装有第三阀门(7);补水旁路(11)的两端 分别与补水管(3)和再热补水管(12)相连构成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10)的旁路,补水旁路 (11)的入口端装有第五阀门(9);蒸汽主管道(28)依次装有第一蒸汽泵(25)和第七阀门 (26);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10)的出口端通过热水输出管(13)与混合热水贮水箱(15)和 热水用户终端(16)顺次连接;热水输出管(13)上依次装有热水泵(17)和阀门六(14);补 水支路(5)的两端分别与补水管(3)和混合热水贮水箱(15)的入口端连接,补水支路(5) 的上装有第一阀门(4);蒸汽支路管(24)的两端分别与蒸汽主管道(28)和混合热水贮水箱 (15)的入口端连接,蒸汽支路管(24)上装有阀门八(27);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陈琦陆海华蒙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