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勇专利>正文

黑板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56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黑板擦,由壳体和刷毛组成,刷毛下部安装有丝网,丝网下端安装有电机和叶轮,并由挡板将其壳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构成粉尘收集室。解决了黑板擦使用时粉尘飞扬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特点,可擦刷玻璃,水泥,木质黑板等。(*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黑板擦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普遍使用的黑板擦其结构为壳体上直接连接刷毛使用,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在使用时,粉尘四处飞扬,影响环境,且不利于人体健康。本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黑板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能解决粉尘飞扬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由壳体连接刷毛组成,刷毛安装在刷毛凹槽内,擦刷面除凹槽外其余为空隙部位,刷毛下端安装有电机和叶轮,并由挡板将壳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构成粉尘收集室。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侧视图;附图3为图2中A-A部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其原理是依据风机吸尘工作原理。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壳体9连接刷毛1组成,刷毛1安装在刷毛凹槽10内,擦刷面除凹槽10外其余为空隙部位,刷毛1下端安装有丝网2,丝网2下端安装有电机5和叶轮4,并由挡板7将壳体9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构成粉尘收集室8,电机5两边安装有电池盒3,电池盒3下端装有毛刷置放室6,上述刷毛凹槽10为上长下短的梯形状,刷毛凹槽10中部连接有卡式弹簧按钮,用以连接固定主体与壳体。在壳体9前后的某一边的中心部位连接与开关相对应的椭圆形凹槽,凹槽内连接触摸开关,如图3所示。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电机5开关打开,叶轮4转动,擦刷时,粉尘经刷毛1与刷毛1之间的空隙进入壳体9上部,经丝网2过滤后进入粉尘收集室8收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装置采用了电机驱动叶轮转动吸尘的结构设计,因而具有擦刷时无粉尘飞扬的特点,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黑板擦,由壳体(9)连接刷毛(1)组成,其特征在于,刷毛(1)安装在刷毛凹槽(10)内,擦刷面除凹槽(10)外其余为空隙部位,刷毛(1)下端安装有电机(5)和叶轮(4),并由挡板(7)将客体(9)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构成粉尘收集室(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刷毛(1)下端安装有丝网(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刷毛凹槽(10)为上长下短的梯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在壳体(9)前后的某一边的中心部位连接与开关相对应的椭圆形凹槽,凹槽内连接触摸开关。专利摘要一种黑板擦,由壳体和刷毛组成,刷毛下部安装有丝网,丝网下端安装有电机和叶轮,并由挡板将其壳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构成粉尘收集室。解决了黑板擦使用时粉尘飞扬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特点,可擦刷玻璃,水泥,木质黑板等。文档编号B43L21/02GK2704486SQ20042006482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勇 申请人:李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板擦,由壳体(9)连接刷毛(1)组成,其特征在于,刷毛(1)安装在刷毛凹槽(10)内,擦刷面除凹槽(10)外其余为空隙部位,刷毛(1)下端安装有电机(5)和叶轮(4),并由挡板(7)将客体(9)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构成粉尘收集室(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李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