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卷堆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0277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卷堆垛装置,包括动梁和静梁,动梁上配置有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动梁和静梁的沿其长度方向的梁体上均镶嵌等单位长度的弧形波形纹;在动梁的梁体头部安装有可独立升降的鞍座;该装置还包括线性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固定基础或钢结构上,感测动梁的横移位置;该装置还包括光电开关,置于静梁的固定鞍座与钢卷交接位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步进梁的钢卷储存能力,进而提高设备的空间使用效率;相比常规步进梁储存同样数量的钢卷,其降低了设备、土建等的一次建设费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卷堆垛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卷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卷堆垛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冷轧带钢精整和连续处理生产线中,因为生产节奏的需要,生产出的钢卷在作业线的尾部设备上需作临时储存,然后等待天车集中吊卷运至钢卷库区。常规做法是在作业线出口增设一套具有一定数量卷位的步进梁装置,将处于交接位的钢卷运至步进梁储存区。此种步进梁为固定步距和固定鞍座距离,根据生产的钢卷卷径范围设定步进梁步距和固定鞍座距离。不管成品钢卷卷径大小,步进梁接卷储存后,钢卷之间的中心距为一定值。由于步进梁鞍座距离及步距是根据最大生产钢卷直径考虑的,这就使得存放的中小卷时钢卷之间有很大的空当,从而造成设备空间浪费,设备利用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钢卷在步进梁上临时存储时,钢卷之间的中心距不会根据钢卷直径的大小进行调整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根据实际存放的钢卷直径自动调整钢卷存放间距的钢卷堆垛装置。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钢卷堆垛装置,包括动梁和静梁,动梁上配置有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所述动梁和静梁的沿其长度方向的梁体上均镶嵌等单位长度的弧形波形纹;在所述动梁的梁体头部安装有可独立升降的鞍座;该装置还包括线性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固定基础或钢结构上,感测动梁的横移位置;该装置还包括光电开关,置于静梁的固定鞍座与钢卷交接位之间。 本技术所述的钢卷堆垛装置中,所述可独立升降的鞍座为V型鞍座。 使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动静梁接卷鞍座位全长方向配备等长的短波纹板,使钢卷能在任意2个波纹板间稳定存放且不发生滚动。在步进梁的动梁头部配备可独立升降的鞍座,结合线性位移传感器和光电开关,可测出钢卷的直径,计算出零位区和交接区钢卷之间的间距,通过动梁实现两卷的最小安全距离存放。本技术结构简单,钢卷存放能力大,设备空间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钢卷堆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钢卷堆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动静梁上的波纹板结构示意图; 图3a_3c是本技术实施例钢卷堆垛实现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1和1-2所示,钢卷堆垛装置的主体采用常规偏心轮式步进梁结构,包括动梁3和静梁4,动梁3上配置有升降机构6和横移机构1,动梁3梁体上的鞍座沿其长度方向上镶嵌等单位长度的弧形波纹板,使其在任意2个波纹板间能够稳定的存放钢卷。同理,静梁4(固定鞍座)上也采用相同的配置,即沿静梁长度方向的梁体上也镶嵌等单位长度的弧形波形纹,使其在任意2个波纹板间也能够稳定存放钢卷。弧形波形纹如图2所示,其中L为波纹的长度,R为弧形的半径。动梁3承接钢卷后,运行至动静梁波纹板对齐后,即可放下钢卷至静梁4上。 在动梁的梁体头部安装有可独立升降的鞍座7 ;该装置还包括线性位移传感器2,安装在固定基础或钢结构上,感测动梁3的横移位置;该装置还包括光电开关8,置于静梁的固定鞍座与钢卷交接位之间。 该装置还在动梁头部配备可独立升降的鞍座,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可独立升降的鞍座7为V型鞍座。 可独立升降的鞍座7能够单独举起静梁4上的头部钢卷,根据测出的相邻钢卷直径,可将头部钢卷向静梁4上其他钢卷靠近到合适位置(最小距离)并确认动静梁上波纹板对齐,放下钢卷。 在钢卷交接位和零位的中间某处设立的一对光电开关8,动梁3升降鞍座接卷水平横移运行,通过钢卷对光电开关8产生的遮光通光信号,结合检测动梁水平位置的线性位移传感器2,即可测出待堆放钢卷的直径。考虑到两钢卷的中心距为波纹板宽度的整数倍,可进而计算出零位钢卷和交接位钢卷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动梁3整体下位运行,可独立升降的鞍座7上位运卷,待可独立升降的鞍座7运至两卷最小安全距离时,动梁3整体上升,将钢卷堆垛区、零位区和钢卷交接位(如图3a-3c所示)的钢卷整体运至静梁水平方向零行程位(后退极限),放下钢卷,此即实现了钢卷的堆垛。 如图3a中,动梁3从钢卷准备区接收第一个钢卷时,钢卷运行至对射式光电开关8处遮光,电控系统通过线性位移传感器2记录此处动梁3横移位置XI,此时钢卷直径计算为Dl=2(Xl-L0/2)。测量卷径时,为不停止检测,动梁3将钢卷随后运至钢卷过渡区零位放下钢卷。 如图3b所示,动梁3上可独立升降的鞍座7前行单独上升接收第二个钢卷后退时,钢卷运行至对射式光电开关处遮光,电控系统记录此处动梁3的横移位置X2,该钢卷直径为 D2=2 (X2-L0/2)。此时两卷的中心距为 Ll=INT ((D1+D2)/2/L) *L=INT ((X1+X2-L0) /L) *L (其中,D1+D2 幸 2L*N,N 为整数)或 LI= [INT ((D1+D2) /2/L) +1] *L= [INT ((X1+X2-L0) /L)+1]*L (其中,D1+D2=2L*N,N为整数)。计算的两卷中心距离也为动梁3的前进横移位置LI。 如图3c所示,动梁3用可独立升降的鞍座7继续单独移动第二个钢卷至横移位置LI,动梁3整体上升将钢卷过渡区零位处的钢卷顶起后退,一起将两个钢卷运至零位位置,完成两卷的堆垛。 同理,第3至第N个钢卷按以上方法放至钢卷堆垛区,直至堆垛区满,不能再接收钢卷为止。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卷堆垛装置,包括动梁和静梁,动梁上配置有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梁和静梁的沿其长度方向的梁体上均镶嵌等单位长度的弧形波形纹;在所述动梁的梁体头部安装有可独立升降的鞍座;该装置还包括线性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固定基础或钢结构上,感测动梁的横移位置;该装置还包括光电开关,置于静梁的固定鞍座与钢卷交接位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卷堆垛装置,包括动梁和静梁,动梁上配置有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梁和静梁的沿其长度方向的梁体上均镶嵌等单位长度的弧形波形纹;在所述动梁的梁体头部安装有可独立升降的鞍座;该装置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方俊郭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