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0128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7:57
一种新型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包括排空箱,在排空箱的顶壳上开有圆孔,圆孔上通过法兰安装圆柱形的钢筋骨架,在钢筋骨架外部套有针刺尼纶布袋,针刺尼纶布袋的上下口用卡箍紧固,排空箱底部有进气孔,所述圆孔与进气孔为错位结构,不在同一竖直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消除因槽内进入过多“非法料”而影响电解槽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极大的提高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的使用寿命,可适用于各类预焙铝电解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
本技术属于铝电解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铝电解槽下料排空装置是由风动溜槽小料箱下部放置双层的80目钢丝滤网将空气带上的氧化铝阻隔后,将腔内尾气通过小料箱底部Φ40πιπι排风管排入电解槽内。其弊端:钢丝网易被高压风推动的氧化铝磨损,氧化铝随尾风管向下排出,在排风点阳极、电解槽大面上形成堆料,或钢丝滤网被氧化铝覆盖过厚后空气无法排出导致风动溜槽堵塞,造成生产槽下料系统故障影响电解槽供料,其维修成本高且造成槽内进入过多“非法料”或氧化铝输送不到料箱,导致电解槽下料量出现偏差,进而影响电解槽氧化铝浓度的控制,对电解槽的平稳运行产生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可完成电解槽风动溜槽下料尾气及时排空,实现后续下料动作中足量供料,提高电解槽下料系统正常运行,降低槽上风动溜槽故障率、减少维修频次,消除电解槽内进入过多“非法料”,确保电解槽正常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包括排空箱1,在排空箱I的顶壳上开有圆孔,圆孔上通过法兰2安装圆柱形的钢筋骨架3,在钢筋骨架3外部套有针刺尼纶布袋5,针刺尼纶布袋5的上下口用卡箍4紧固。 所述排空箱I底部有进气孔,所述圆孔与进气孔为错位结构,不在同一竖直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的使用寿命。 2.消除因槽内进入过多“非法料”使电解槽氧化铝浓度失控而影响电解槽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 3.杜绝了原有装置钢丝纱网破损、堵死影响下料量,导致电解槽因氧化铝浓度失衡、阳极效应频发致使电解槽短期内效率降低,物料能耗增高,确保下料系统正常运行,降低效应系数、杜绝无功能耗,有效提高电解槽生产效率、降低吨铝电耗。 4.新型下料系统排空装置,去除原设计中的双层钢丝滤网,消除了钢丝滤网破损、堵塞、漏料等故障因素,有效降低、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大量的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包括排空箱1,在排空箱I的顶壳上开有圆孔,圆孔上通过法兰2安装圆柱形的钢筋骨架3,在钢筋骨架3外部套有针刺尼纶布袋5,针刺尼纶布袋5的上下口用卡箍4紧固。所述排空箱I为现有的排空装置小料箱,底部有进气孔,上述圆孔与进气孔为错位结构,不在同一竖直面上。 本技术设计过程如下: 1.对电解槽下料系统小料箱原有双层钢丝滤网、排风管等组成的排空装置进行新型设计改造,使其利用孔径加大3.2倍、向上部排空的针刺滤气尼布袋达到自然逸气、过滤回收余料目的,保证电解槽风动溜槽供料顺畅、生产槽工艺控制有效运行。 2.将原有排空装置的钢丝滤网、向下排风管去除,在原有排空装置(小料箱,即本技术排空箱I)顶壳上面割出一个直径125mm的圆孔。 3.再将与圆孔直径配套的高度400mm的圆形法兰2焊接。 4.再将与法兰2配套的圆柱形6mm钢筋骨架3连接安装。 5.再将统一裁制好的针刺尼纶布袋5套在高度为350mm圆柱形钢筋骨架3上,上下口用卡箍4紧固好后安装在槽风动溜槽上。 6.安装时不可将顶壳的圆孔与底部进气空相对应,应错位安装可实现利用除尘器原理将空气从上部排出。 根据以上结构,其产生如下效益: 1.消除因原有排空装置的缺陷导致的电解槽氧化铝浓度控制被大幅波动,导致电解槽技术条件失衡的不利因素,确保生产槽平稳运行;促使生产槽技术条件受控、运行平稳,每日单槽较以前可多出铝10~20kg,提高单槽电流效率0.07%。 改造前每日单槽出铝量1.265t,改造后每日单槽出铝量1.275t,提高电流效率: (1.275-1.265) +0.3355 + 24+1785X 10~5 = 0.0695 ^ 0.07% 2.使用新型排空装置后降低电解槽突发效、闪烁应系数达0.024次/槽.日(较改造前0.066次/槽.日降低0.042次/槽.日),则 每日降低效应电压:K (V效应-V槽)t +1440 = 0.042 X (25.3-3.86) X 2 +1440 = 0.0013 (V) 每年节电:130台 X 365 天 X0.0013v = 61.69v 3.改进后新型结构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的使用寿命高于原有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7-8倍。 4.使用新型排空装置后下料系统故障率降至0.45%以下,极大的减少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5.每年每台电解槽可节约维修费用2830余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空箱(1),在排空箱(1)的顶壳上开有圆孔,圆孔上通过法兰(2)安装圆柱形的钢筋骨架(3),在钢筋骨架(3)外部套有针刺尼纶布袋(5),针刺尼纶布袋(5)的上下口用卡箍(4)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解槽下料系统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空箱(I),在排空箱(I)的顶壳上开有圆孔,圆孔上通过法兰(2)安装圆柱形的钢筋骨架(3),在钢筋骨架(3)外部套有针刺尼纶布袋(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永庆王天寿祝可武李有邦郭刚刘海何刚吴长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