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聪明专利>正文

一种伸缩发光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357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伸缩发光笔,包括书写段的笔头(1)、带笔夹(5)的金属笔杆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1)后端设有带发光元件(31)的透明中管(2),所述笔杆套(3)为中空套管,其前中段可滑动套置在透明中管上,其后段塞置一可内套电池(32)的笔帽(4),所述透明中管(2)上发光元件(31)的一极通过导电体与电源一极相接,所述的电源另一极通过笔帽(4)与笔杆套(3)前端内壁的导电中圈(34)相接,所述透明中管(2)上环套置一与发光元件(31)相接的导电片(22),所述透明中管(2)与中空笔杆套(3)处于拉开状态时,所述导电片(22)与导电中圈(34)相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书写用具,特别是一种可根据笔的伸缩来控制发光元件亮或灭的发光笔。
技术介绍
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工作中,为了方便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或在晚上使用笔,则各种各样的可发光的笔就产生了;但是现有技术的发光笔大多数是采用笔端按纽式或笔嘴与笔杆之间实行旋转式的方法来实现发光体的开关和笔芯的伸缩,大部分是同步进行的,即笔芯的伸出和发光同步进行,当然也有伸缩和发光功能是分开进行的笔,例如,在中国专利公报刊登发表的专利号为“02234532.9”的具扭转开关的照明触控笔具,其结构是由上下两笔段组成,上笔段内腔设有发光元件及扭转开关,下笔段内置有笔芯,这种结构的笔已结合了书写和照明的两种功能,但它的不足之处就是使用时需旋转上笔杆才能使电池与发光二极管导通,且需在上笔管上开设弯曲凹槽,生产制造工艺复杂、实现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拆装简易且可反复使用的伸缩发光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伸缩发光笔,包括书写段的笔头、带笔夹的金属笔杆套,其特点是所述笔头后端设有带发光元件的透明中管,所述笔杆套为中空套管,其前中段可滑动套置在透明中管上,其后段塞置一可内套电池的笔帽,所述透明中管上发光元件的一极通过导电体与电源一极相接,所述的电源另一极通过笔帽与笔杆套前端内壁的导电中圈相接,所述的透明中管上环套置一与发光元件相接的导电片,所述透明中管与中空笔杆套处于拉开状态时,所述导电片与导电中圈相接,当透明中管2与中空笔杆套3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导电片22与导电中圈34断开。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可靠性、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误导,上述透明中管连接中空笔杆套的一端环套有一衡位塑套,所述的衡位塑套直径大于上述导电片的直径与中空笔杆套的内腔直径相配合。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上述导电体包括中空磁铁、复位弹簧、铁块,所述中空磁铁外表面环套一绝缘塑套且固定在所述中空笔杆套的内腔中,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套置在所述的中空磁铁上另一端套置在所述铁块上,所述铁块呈凸台状一端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紧压在透明中管上与发光元件导通。为提高本技术可反复使用的效果,上述书写段的笔头由可供握持的且中央设有通孔的笔体、与笔体可相互旋转的且呈圆锥体状的中空笔嘴、笔芯组成,所述笔嘴内腔套置一连接笔芯且可带动笔芯伸缩的转动元件,所述笔体内腔套置一固定转动元件的旋转固定套。为使本技术的安装变的简易,上述笔帽呈凸台状,其包括装置电池且由绝缘体围绕而成塞置在中空笔杆套端口内壁上的电池室及与电池室连为一体的金属导体,所述电池室的直径与中空笔杆套内腔的直径相配形成间隙配合,其另一端的直径与中空笔杆套的外表面的直径相同,所述电池室凸出端的底部中央设有一连接导通上述中空磁铁的通孔且在电池室的表面上设有一可方便拆装电池的凹槽。本技术由于巧妙地采用了在笔杆套的前中段套置一可滑动的透明中管的结构,利用透明中管在笔杆套内的滑动来控制发光元件的亮或灭,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所的使用方便的要求,即当透明中管处于伸出状态时发光元件发光,而当其处于缩回状态时发光元件断电不发光。又由于采用了在书写段的笔头的笔头部分设置有可带动笔嘴和笔管相互旋转的旋转固定套,使得笔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实现了笔的伸缩和笔的发光可分开进行且可反复使用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缩回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伸出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书写段的笔头1、带笔夹5的金属笔杆套3,其特点是所述笔头1后端设有带发光元件31的透明中管2,所述笔杆套3为中空套管,其前中段可滑动套置在透明中管2上,其后段塞置一可内套电池32的笔帽4,所述透明中管2上发光元件31的一极通过导电体与电源一极相接,所述的电源另一极通过笔帽4与笔杆套3前端内壁的导电中圈34相接,所述的透明中管2上环套置一与发光元件31相接的导电片22,所述透明中管2与中空笔杆套3处于拉开状态时,所述导电片22与导电中圈34相接,当透明中管2与中空笔杆套3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导电片22与导电中圈34断开,这样通过透明中管伸缩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的亮或灭,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所的使用方便的要求,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可靠性、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误导,上述透明中管2连接中空笔杆套3的一端环套有一衡位塑套21,所述的衡位塑套21直径大于上述导电片22的直径与中空笔杆套3的内腔直径相配合,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上述导电体包括中空磁铁35、复位弹簧36、铁块37,所述中空磁铁35外表面环套一绝缘塑套351且固定在所述中空笔杆套3的内腔中,所述复位弹簧36一端套置在所述的中空磁铁35上另一端套置在所述铁块37上,所述铁块37呈凸台状一端连接复位弹簧36另一端紧压在透明中管2上与发光元件31导通;为提高本技术可反复使用的效果,上述书写段的笔头1由可供握持的且中央设有通孔的笔体12、与笔体12可相互旋转的且呈圆锥体状的中空笔嘴13、笔芯14组成,所述笔嘴13内腔套置一连接笔芯14且可带动笔芯14伸缩的转动元件16,所述笔体12内腔套置一固定转动元件16的旋转固定套15;为使本技术的安装变的简易,上述笔帽4呈凸台状,其包括装置电池32且由绝缘体围绕而成塞置在中空笔杆套3端口内壁上的电池室41及与电池室41连为一体的金属导体42,所述电池室41的直径与中空笔杆套3内腔的直径相配形成间隙配合,其另一端的直径与中空笔杆套3的外表面的直径相同,所述电池室41凸出端的底部中央设有一连接导通上述中空磁铁35的通孔且在电池室41的表面上设有一可方便拆装电池32的凹槽。权利要求1.一种伸缩发光笔,包括书写段的笔头(1)、带笔夹(5)的金属笔杆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1)后端设有带发光元件(31)的透明中管(2),所述笔杆套(3)为中空套管,其前中段可滑动套置在透明中管上,其后段塞置一可内套电池(32)的笔帽(4),所述透明中管(2)上发光元件(31)的一极通过导电体与电源一极相接,所述的电源另一极通过笔帽(4)与笔杆套(3)前端内壁的导电中圈(34)相接,所述透明中管(2)上环套置一与发光元件(31)相接的导电片(22),所述透明中管(2)与中空笔杆套(3)处于拉开状态时,所述导电片(22)与导电中圈(34)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伸缩发光笔,其特征在于上述透明中管(2)连接中空笔杆套(3)的一端环套有一衡位塑套(21),所述的衡位塑套(21)直径大于上述导电片(22)的直径与中空笔杆套(3)的内腔直径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伸缩发光笔,其特征在于上述笔帽(4)呈凸台状,其包括装置电池(32)且由绝缘体围绕而成塞置在中空笔杆套(3)端口内壁上的电池室(41)及与电池室(41)连为一体的金属导体(42),所述电池室(41)的直径与中空笔杆套(3)内腔的直径相配形成间隙配合,其另一端的直径与中空笔杆套(3)的外表面的直径相同,所述电池室(41)凸出端的底部中央设有一连接导通上述中空磁铁(35)的通孔且在电池室(41)的表面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聪明
申请(专利权)人:林聪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