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梧桐花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49317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梧桐花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梧桐花阴干,粉碎,过20目筛,放入萃取缸进行循环萃取,再通过分离釜减压解析后收集萃取物,即可得到梧桐花挥发油。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耗时少,收率高,提取的成分也较多,防止了挥发油的氧化、热解以及提高了挥发油的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所得到的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为开发应用新一代天然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开拓了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梧桐花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梧桐花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梧桐,又名青桐,属梧桐科落叶乔木。其根、皮、叶和花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梧桐花,性味甘平无毒,人肝、肾、肺三经,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尿消肿等功效。主治水肿、秃疮、烧烫伤等病症。目前,国内对梧桐子、叶和花粉的药理作用均有研究,但关于梧桐花中挥发油的提取方法鲜有报道。研究表明,梧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较多,含有大量的烷烃类以及血卟啉和紫衫紫素,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对这两种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血卟啉主要用来治疗恶性肿瘤等;紫衫紫素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梧桐花挥发油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可应用于医药、保健品等行业。 现有提取梧桐花挥发油的报道并不多见,超临界CO2萃取梧桐花挥发油成分,耗时少,收率高,提取的成分也较多,防止了挥发油的氧化、热解以及提高了挥发油的品质,且提取的挥发油无有机试剂,无毒副作用,可以直接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梧桐花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梧桐花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梧桐花阴干、粉碎,过40目筛,得到梧桐花粉末;b.将梧桐花粉末放入萃取釜中,设置萃取压力为25~35MPa、萃取温度4(T50°C,分离釜I压力10~15MPa、温度30~40°C,分离釜II压力5~lOMPa、温度20~30°C,CO2流量为20~30kg/h ;c.经过2~3h的萃取,减压去除CO2后收集萃取物,即可得到梧桐花挥发油。 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得的梧桐花挥发油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得的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在天然新药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梧桐花挥发油采用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 试验用细胞株:T-98和U251-SP: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株;HLE:人肝癌细胞株;^1_CB和HMV-1:人黑色素瘤细胞株。 方法:(1)0.25%胰酶消化对数生长期细胞,10%NBS的RPMI 1640调细胞浓度50000个/ml。96孔板10ul/孔。设溶剂对照,每组3平行孔。37°C,5%C0 2、95%空气的培养箱中预培养24h,弃上清。 (2)加药物5个10倍稀释的浓度(溶剂为有二甲亚砜和水),为10 _4 mol/L。 (3)细胞连续培养48h,每孔加入10 μ I 5mg/ml的MTT溶液(以无血清培养基配制),继续培养4h。 (4)吸去上清。加入200μ1 DMS0,轻轻振荡以使甲臜完全溶解。570nm处用酶标仪测定OD值。 (5)计算抑制率(%)=(对照OD-药物0D) /对照0D*100% 实验结果: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抑制率以相对于对照(添加DMS0)的结果如下表1表示。 表1梧桐花挥发油的肿瘤细胞增值抑制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梧桐花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 将梧桐花阴干、粉碎,过40目筛,得到梧桐花粉末;b. 将梧桐花粉末放入萃取釜中,设置萃取压力为25~35MPa、萃取温度40~50℃,分离釜Ⅰ压力10~15MPa、温度30~40℃,分离釜Ⅱ压力5~10MPa、温度20~30℃,CO2流量为20~30kg/h;c. 经过2~3h的萃取,减压去除CO2后收集萃取物,即可得到梧桐花挥发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梧桐花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梧桐花阴干、粉碎,过40目筛,得到梧桐花粉末; b.将梧桐花粉末放入萃取釜中,设置萃取压力为25~35MPa、萃取温度4(T50°C,分离釜I压力10~15MPa、温度3(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锋杨成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