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垃圾及浮游植物清洁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818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6:48
一种水面垃圾及浮游植物清洁船,为双船体结构,主要由驱动轮、垃圾引导机构、叶轮导水机构、垃圾翻斗机构、垃圾仓、水草切割与收集机构及驱动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工作时,通过垃圾引导机构和叶轮导水机构,将船体前方垃圾吸入翻斗垃圾收集区,再通过翻斗机构将收集到的垃圾翻转倾倒至设于船上的垃圾仓内,同时,利用水生植物切割机构将浮游水生植物切碎,并通过水草收集机构(即钉耙式输送履带)运送到垃圾仓内,待垃圾收满之后,船体泊岸,利用吊车把垃圾仓吊至转运车上,清除水面垃圾及浮游植物速度快,且避免水草缠刀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垃圾及浮游植物清洁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污船,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面垃圾及浮游植物清洁船。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大小湖泊、城市河道等水面的垃圾污染情况愈发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另外,公园、游乐场所等的湖泊、池塘的水面上经常有塑料袋、纸屑、软包装、饮料盒、塑料泡沫、瓜皮等水面垃圾,有些还有水草、水葫芦等浮游水生植物,大量水面垃圾的存在,不但污染了生活水源,也影响了市容环境。目前水面垃圾清洁船,船头两个垃圾引导机构有的使用机械手,结构复杂,造价高,有的采用双动力分别驱动,动作不易同步,对于水草切割机构,切刀均为为单向转动切割,水草易缠刀,缠刀后需进行特别处理,效率低,鉴于此,设计了本产品,克服了上述不足,主要适用于城市河道、湖面以及风景区等小型水域的水面垃圾及浮游植物的清洁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面垃圾及浮游植物清洁船,集垃圾收集与水生植物切割功能于一体,船头两侧垃圾引导机构同步运动,水生植物切割装置内外刀片反向交错运动,避免水草缠刀现象发生。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面垃圾及浮游植物清洁船,包括左侧船体、右侧船体、左侧垃圾引导机构、右侧垃圾引导机构、叶轮导水机构、垃圾翻斗机构、水草切割机构、水草收集机构、二个驱动轮和垃圾仓。左侧船体和右侧船体连接成一整体。 左侧垃圾弓I导机构装设在左侧船体的船头部位,左侧垃圾引导机构包括曲柄、连杆、摇杆、左侧导板和左侧锥齿轮传动机构。曲柄装设在左侧船体的船板上的轴孔内,曲柄的下端与装设在左侧船体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曲柄的上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摇杆的一端铰接,摇杆的另一端穿过左侧船体前端的开口伸出左侧船体,并与左侧导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左侧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的第一轮轴的上端与摇杆固定连接,第一轮轴竖直设置。第二锥齿轮水平设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轴水平设置,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二锥齿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锥齿轮传动机构中的第三锥齿轮连接,右侧锥齿轮传动机构在结构上与左侧锥齿轮传动机构相同。 右侧垃圾引导机构无曲柄摇杆机构,靠左侧垃圾引导机构驱动,其余结构与左侧垃圾引导机构相同;叶轮导水机构由装设在叶轮轴上的叶片构成,叶轮导水机构设置在左侧船体和右侧船体的中间,且位于船头部位,叶轮轴的两端部分别由装设在左侧船体和右侧船体上的轴座内的轴承予以支撑,叶轮轴的一端与装设在右侧船体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垃圾翻斗机构安装在船体的中部,位于左侧船体和右侧船体之间。 垃圾翻斗机构的作用是转运水面的漂浮垃圾到安装于船体中后部的垃圾仓中。通过垃圾引导机构和导水叶轮的作用,水面垃圾被引导入翻斗内,待垃圾收满后,由水平初始状态开始翻转,将垃圾倾倒进垃圾仓内,倾倒完毕翻斗机构回归水平状态,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垃圾仓装满后船靠岸,将垃圾运上岸。 垃圾翻斗机构包括翻斗曲柄摇杆机构和翻斗,翻斗曲柄摇杆机构位于翻斗的右侧,包括翻斗曲柄、翻斗连杆和翻斗摇杆,翻斗和翻斗摇杆固连在一起。翻斗曲柄的一端通过销轴穿过右侧船体上的曲柄轴孔后与装设在右侧船体内的电机输出轴连接。翻斗曲柄的另一端与翻斗连杆的一端铰接,翻斗连杆的另一端与翻斗摇杆铰接。翻斗的右端通过轴孔与右侧船体铰接,翻斗依靠其右侧的翻斗曲柄摇杆机构驱动,左侧无翻斗曲柄摇杆机构,翻斗左侧与左侧船体的连接方式与右端相同。 水生植物切割机构为齿轮滚筒状水草切割机构,位于船体尾部水面以下,利用内外两组刀片的反向交错运动将水生植物切碎,被切碎的水生植物通过附着钉耙的履带式水草收集机构运送至垃圾收集仓内。 水生植物切割机构,包括内齿轮、第一外齿轮、第二外齿轮和支板,内齿轮与第一外齿轮啮合,第一外齿轮与第二外齿轮啮合。内齿轮的内侧壁沿圆周方向等距离固定有三个刀架,三个刀架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板固定连接。三个刀架上分别装设有内刀片,第二外齿轮的中心轴的另一端装设在支板的中心轴孔内;第二外齿轮的中心轴上装设有一组外刀片,与内刀片形成内、外刀片反向交错运动。第一外齿轮和第二外齿轮由轴座支撑,第二外齿轮的中心轴的左外端装入左支架的对应轴孔内,左支架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左侧船体上。中心轴上装设有第一链轮。支板通过右支架与右侧船体固定连接。 水草收集机构,包括履带式传送带、被动轴和主动轴,履带式传送带由被动轴和主动轴支撑,主动轴由装设在右侧船体内的电机驱动,被动轴上装设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连结。 履带式传送带上装设有多排钉耙。 本专利技术的特点:1、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和锥齿轮机构,使位于船头两侧的左、右垃圾引导机构同时张合,克服了垃圾引导装置难以同步的缺点。 2、利用定轴轮系内、外齿轮反向运动的原理,设计水生植物切割装置,使齿轮滚筒状内外刀片反向交错运动,避免了以往水草切割装置同一方向切割产生的水草缠刀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垃圾引导机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垃圾引导机构结构平面图。 图4是翻斗机构结构平面图。 图5是水草切割机构及收集机构立体图。 图6是水草切割机构平面图。 图7是图6的A— A视图。 图8是图6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面垃圾及浮游植物清洁船,包括左侧船体1、右侧船体2、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右侧垃圾引导机构4、叶轮导水机构5、垃圾翻斗机构6、水草切割机构7、水草收集机构 8、二个驱动轮9和垃圾仓10。左侧船体I和右侧船体2连接成一整体。 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装设在左侧船体I的船头部位,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包括曲柄11、连杆12、摇杆13、左侧导板14和左侧锥齿轮传动机构15。曲柄11装设在左侧船体I的船板16上的轴孔内,曲柄11的下端与装设在左侧船体I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曲柄11的上端与连杆12的一端铰接,连杆12的另一端与摇杆13的一端铰接,摇杆13的另一端穿过左侧船体I前端的开口 46伸出左侧船体1,并与左侧导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左侧锥齿轮传动机构15,包括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和传动轴19,第一锥齿轮17的第一轮轴20的上端与摇杆13固定连接,第一轮轴20竖直设置。第二锥齿轮18水平设置,第二锥齿轮18与第一锥齿轮17啮合,传动轴19水平设置,传动轴19的一端与第二锥齿轮18连接,另一端与右侧锥齿轮传动机构中的第三锥齿轮21连接,右侧锥齿轮传动机构在结构上与左侧锥齿轮传动机构15相同。 右侧垃圾引导机构4无曲柄摇杆机构,靠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驱动,其余结构与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相同;叶轮导水机构5,由装设在叶轮轴22上的叶片23构成,叶轮导水机构5设置在左侧船体I和右侧船体2的中间,且位于船头部位,叶轮轴22的两端部分别由装设在左侧船体I和右侧船体2上的轴座内的轴承予以支撑,叶轮轴22的一端与装设在右侧船体2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垃圾翻斗机构6安装在船体的中部,位于左侧船体I和右侧船体2之间;垃圾翻斗机构的作用是转运水面的漂浮垃圾到安装于船体中后部的垃圾仓中。通过垃圾引导机构和导水叶轮的作用,水面垃圾被引导入翻斗内,待垃圾收满后,由水平初始状态开始翻转,将垃圾倾倒进垃圾仓内,倾倒完毕翻斗机构回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面垃圾及浮游植物清洁船,包括左侧船体(1)、右侧船体(2)、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右侧垃圾引导机构(4)、叶轮导水机构(5)、垃圾翻斗机构(6)、水草切割机构(7)、水草收集机构(8)、二个驱动轮(9)和垃圾仓(10),左侧船体(1)和右侧船体(2)连接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装设在左侧船体(1)的船头部位,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包括曲柄(11)、连杆(12)、摇杆(13)、左侧导板(14)和左侧锥齿轮传动机构(15),曲柄(11)装设在左侧船体(1)的船板(16)上的轴孔内,曲柄(11)的下端与装设在左侧船体(1)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曲柄(11)的上端与连杆(12)的一端铰接,连杆(12)的另一端与摇杆(13)的一端连接,摇杆(13)的另一端穿过左侧船体(1)前端的开口(46)伸出左侧船体(1),并与左侧导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左侧锥齿轮传动机构(15),包括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和传动轴(19),第一锥齿轮(17)的第一轮轴(20)的上端与摇杆(13)固定连接,第一轮轴(20)竖直设置,第二锥齿轮(18)水平设置,第二锥齿轮(18)与第一锥齿轮(17)啮合,传动轴(19)水平设置,传动轴(19)的一端与第二锥齿轮(18)连接,另一端与右侧锥齿轮传动机构中的第三锥齿轮(21)连接,右侧锥齿轮传动机构在结构上与左侧锥齿轮传动机构(15)相同;右侧垃圾引导机构(4)无曲柄摇杆机构,靠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驱动,其余结构与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相同;叶轮导水机构(5),由装设在叶轮轴(22)上的叶片(23)构成,叶轮导水机构(5)设置在左侧船体(1)和右侧船体(2)的中间,且位于船头部位,叶轮轴(22)的两端部分别由装设在左侧船体(1)和右侧船体(2)上的轴座内的轴承予以支撑,叶轮轴(22)的一端与装设在右侧船体(2)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垃圾翻斗机构(6)安装在船体的中部,位于左侧船体(1)和右侧船体(2)之间;垃圾翻斗机构(6),包括翻斗曲柄摇杆机构(24)和翻斗(25),翻斗曲柄摇杆机构(24)位于翻斗的右侧,包括翻斗曲柄(26)、翻斗连杆(27)和翻斗摇杆(28),翻斗(25)和翻斗摇杆(28)固连在一起,翻斗曲柄(26)的一端通过销轴(48)穿过右侧船体(2)上的曲柄轴孔后与装设在右侧船体(2)内的电机输出轴连接,翻斗曲柄(26)的另一端与翻斗连杆(27)的一端铰接,翻斗连杆(27)的另一端与翻斗摇杆(28)铰接,翻斗(25)的右端通过轴孔(49)与右侧船体(2)铰接,翻斗(25)依靠其右侧的翻斗曲柄摇杆机构(24)驱动,左侧无翻斗曲柄摇杆机构,翻斗(25)左侧与左侧船体(1)的连接方式与右端相同;水生植物切割机(7)为齿轮滚筒状水草切割机构,位于船体尾部水面以下;水生植物切割机构(7),包括内齿轮(29)、第一外齿轮(30)、第二外齿轮(31)、支板(32),内齿轮(29)与第一外齿轮(30)啮合,第一外齿轮(30)与第二外齿轮(31)啮合,内齿轮(29)的内侧壁沿圆周方向等距离固定有三个刀架(33),三个刀架(33)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板(32)固定连接,三个刀架(33)上分别装设有内刀片(34),第二外齿轮(31)的中心轴(35)的另一端装设在支板(32)的中心轴孔内;第二外齿轮(31)的中心轴(35)上装设有一组外刀片(36),与内刀片形成内、外刀片反向交错运动,第一外齿轮(30)和第二外齿轮(31)由轴座(37)支撑,第二外齿轮(31)的中心轴(35)的左外端装入左支架(38)的对应轴孔内,左支架(38)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左侧船体(1)上,中心轴(35)上装设有第一链轮(39),支板(32)通过右支架(40)与右侧船体(2)固定连接;水草收集机构(8),包括履带式传送带(41)、被动轴(42)和主动轴(43),履带式传送带(41)由被动轴(42)和主动轴(43)支撑,主动轴(43)由装设在右侧船体(2)内的电机驱动,被动轴(42)上装设有第二链轮(44),第二链轮(44)通过链条(45)与第一链轮(39)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垃圾及浮游植物清洁船,包括左侧船体(1)、右侧船体(2)、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右侧垃圾引导机构(4)、叶轮导水机构(5)、垃圾翻斗机构(6)、水草切割机构Cl)、水草收集机构(8)、二个驱动轮(9)和垃圾仓(10),左侧船体(1)和右侧船体(2)连接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 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 )装设在左侧船体(1)的船头部位,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 )包括曲柄(11)、连杆(12)、摇杆(13)、左侧导板(14)和左侧锥齿轮传动机构(15),曲柄(11)装设在左侧船体(1)的船板(16)上的轴孔内,曲柄(11)的下端与装设在左侧船体(1)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曲柄(11)的上端与连杆(12)的一端铰接,连杆(12)的另一端与摇杆(13)的一端连接,摇杆(13 )的另一端穿过左侧船体(1)前端的开口( 46 )伸出左侧船体(1),并与左侧导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左侧锥齿轮传动机构(15),包括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和传动轴(19),第一锥齿轮(17)的第一轮轴(20)的上端与摇杆(13)固定连接,第一轮轴(20)竖直设置,第二锥齿轮(18)水平设置,第二锥齿轮(18)与第一锥齿轮(17)啮合,传动轴(19)水平设置,传动轴(19)的一端与第二锥齿轮(18)连接,另一端与右侧锥齿轮传动机构中的第三锥齿轮(21)连接,右侧锥齿轮传动机构在结构上与左侧锥齿轮传动机构(15)相同; 右侧垃圾引导机构(4)无曲柄摇杆机构,靠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驱动,其余结构与左侧垃圾引导机构(3)相同; 叶轮导水机构(5),由装设在叶轮轴(22)上的叶片(23)构成,叶轮导水机构(5)设置在左侧船体(1)和右侧船体(2 )的中间,且位于船头部位,叶轮轴(22 )的两端部分别由装设在左侧船体(1)和右侧船体(2)上的轴座内的轴承予以支撑,叶轮轴(22)的一端与装设在右侧船体(2)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垃圾翻斗机构(6)安装在船体的中部,位于左侧船体(1)和右侧船体(2)之间; 垃圾翻斗机构(6),包括翻斗曲柄摇杆机构(24)和翻斗(25),翻斗曲柄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泉刘迟王生煦纪海峰蒋伟白兴龙李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