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812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载机构,包括底架、沿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轮、沿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轮以及两个驱动横向移动轮和纵向移动轮的动力装置;每一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和第三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伞形齿轮与横向固定轴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伞形齿轮与主动纵向固定轴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三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相啮合;借助所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减少电机的使用数量,且不使用链轮、链条外联传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也比较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载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的运载机构,尤其是指一种可减少电机的使用数量,且不使用链轮、链条外联传动的运载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机械设备的运载机构的动力装置一般包括电机、动力机构、链轮和滚轮组。现有运载机构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现有运载机构的动力装置需要有多个分别对横向滚轮和纵向滚轮驱动的电机(至少需要三个或四个电机),且电机输出轴与滚轮轴之间都设有链轮、链条,电机通过链轮对滚轮、链条进行驱动;因此部件比较多,从而整个成本比较高;且各部件连接关系比较繁琐,不易组装、拆卸。 2、由于现有运载机构的链轮、链条裸露在外,在工作过程中,石屑、灰尘之类会进入链轮、链条的间隙里,使得链轮运转不顺畅,也可能卡死状态,进而使整个机械设备停摆,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且影响设备运行,严重情况下会发生工伤事故。 3、由于现有运载机构,移动过程中驱动只采用两轮驱动,驱动力不足,影响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所述运载机构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载机构,其可减少电机的使用数量,且不使用链轮、链条外联传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也比较简单,容易组装、拆卸。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运载机构,包括底架、沿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轮、沿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轮以及两个驱动横向移动轮和纵向移动轮的动力装置;两个所述横向移动轮分别固定于横向固定轴两端,所述横向固定轴枢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纵向移动轮包括同向的主动纵向移动轮和从动纵向移动轮,所述主动纵向移动轮与所述底架通过主动纵向固定轴连接,所述主动纵向移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的一端,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枢接在一起;每一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和第三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伞形齿轮与横向固定轴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伞形齿轮与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三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相啮合。 所述第二伞形齿轮固定套设于横向固定轴上,且第二伞形齿轮位于两横向移动轮之间;所述第三伞形齿轮固定安装于主动纵向固定轴的端部,且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于所述底架的枢接点处于所述第三伞形齿轮和所述主动纵向移动轮之间。 所述第一伞形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于一竖向传动轴的下端;所述电机与所述竖向传动轴通过减速机传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有一可包覆第一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第三伞形齿轮的罩体,所述罩体与所述底架连接在一起。 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通过第一纵向轴承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底架设有承载所述第一纵向轴承的第一纵向轴承座。 所述从动纵向移动轮固定于一从动纵向轴上,所述从动纵向轴通过第二纵向轴承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底架设有承载所述第二纵向轴承的第二纵向轴承座。 两所述横向移动轮分别为靠近第二伞形齿轮的第一横向移动轮,和远离第二伞形齿轮的第二横向移动轮;所述靠近第一横向移动轮的横向固定轴通过第一横向轴承座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底架设有承载所述第一横向轴承座的第一横向轴承座;所述靠近第二横向移动轮的横向固定轴通过第二横向轴承座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底架设有承载所述第二横向轴承座的第二横向轴承座。 所述第一纵向轴承座与第一横向轴承座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纵向轴承座与第二横向轴承座一体成型。 所述底架设有驱动运载机构升降的升降气缸。 所述升降气缸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有底架的四角处。 采用所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运载机构只需要两个电机即可驱动,且不需要组装链轮;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也比较简单,容易组装、拆卸,结构紧凑,降低维护成本。每一动力装置只需一个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电机可带动第一伞形齿轮转动,第一伞形齿轮又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伞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二伞形齿轮啮合的第三伞形齿轮转动;即当运载机构横向行走时,所述电机带动横向移动轮和纵向移动轮运动,而横向移动轮在轨道上横向移动,纵向移动轮处于空转状态;而当运载机构纵向行走时,所述电机带动横向移动轮和纵向移动轮运动,而纵向移动轮在轨道上纵向移动,横向移动轮处于空转状态,实现本专利技术运载机构可纵向移动或横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运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运载机构去掉电机、减速机及外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运载机构的动力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运载机构的传动机构的放大图。 符号说明 底架10横向移动轮20第一横向移动轮201 第二横向移动轮201 纵向移动轮30主动纵向移动轮301从动纵向移动轮302 动力装置40 电机I竖向传动轴11 减速机12传动机构2 第一伞形齿轮21第二伞形齿轮22 第三伞形齿轮23横向固定轴24主动纵向固定轴25罩体26第二横向轴承座27第二纵向轴承座28 升降气缸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运载机构,包括底架10、沿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轮20、沿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轮30以及两个驱动横向移动轮20和纵向移动轮30的动力装置40 ;两个所述横向移动轮20分别固定于横向固定轴24两端,所述横向固定轴24枢接于所述底架10上;所述纵向移动轮30包括同向的主动纵向移动轮301和从动纵向移动轮302,所述主动纵向移动轮301与所述底架10通过主动纵向固定轴25连接,所述主动纵向移动轮301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25的一端,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25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10枢接在一起;两动力装置40为底架10两侧上方,且每一所述动力装置40包括电机I和传动机构2 ;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第一伞形齿轮21、第二伞形齿轮22和第三伞形齿轮23 ;所述第一伞形齿轮21与电机I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伞形齿轮22与横向固定轴24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二伞形齿轮22与第一伞形齿轮21相啮合;所述第三伞形齿轮23与主动纵向固定轴25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三伞形齿轮23与第二伞形齿轮22相啮合。所述第二伞形齿轮22固定套设于横向固定轴24上,且第二伞形齿轮22位于两横向移动轮20之间;所述第三伞形齿轮23固定安装于主动纵向固定轴25的端部,且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25于所述底架10的枢接点处于所述第三伞形齿轮23和所述主动纵向移动轮301之间。 本专利技术运载机构只需要两个电机I即可驱动,且不需要组装链轮;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也比较简单,容易组装、拆卸,结构紧凑,降低维护成本。每一动力装置40只需一个电机I进行驱动,所述电机I可带动第一伞形齿轮21转动,第一伞形齿轮21又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伞形齿轮22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二伞形齿轮22啮合的第三伞形齿轮23转动;即当运载机构横向行走时,所述电机I带动横向移动轮20和纵向移动轮30运动,而横向移动轮20在轨道上横向移动,纵向移动轮30处于空转状态;而当运载机构纵向行走时,所述电机I带动横向移动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载机构,包括底架、沿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轮、沿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轮以及两个驱动横向移动轮和纵向移动轮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向移动轮分别固定于横向固定轴两端,所述横向固定轴枢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纵向移动轮包括同向的主动纵向移动轮和从动纵向移动轮,所述主动纵向移动轮与所述底架通过主动纵向固定轴连接,所述主动纵向移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的一端,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枢接在一起;每一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和第三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伞形齿轮与横向固定轴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伞形齿轮与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三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载机构,包括底架、沿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轮、沿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轮以及两个驱动横向移动轮和纵向移动轮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横向移动轮分别固定于横向固定轴两端,所述横向固定轴枢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纵向移动轮包括同向的主动纵向移动轮和从动纵向移动轮,所述主动纵向移动轮与所述底架通过主动纵向固定轴连接,所述主动纵向移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的一端,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枢接在一起; 每一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和第三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伞形齿轮与横向固定轴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伞形齿轮与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三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相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伞形齿轮固定套设于横向固定轴上,且第二伞形齿轮位于两横向移动轮之间;所述第三伞形齿轮固定安装于主动纵向固定轴的端部,且所述主动纵向固定轴于所述底架的枢接点处于所述第三伞形齿轮和所述主动纵向移动轮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形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于一竖向传动轴的下端;所述电机与所述竖向传动轴通过减速机传动连接在一起。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敏华新陆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海恩德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