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8650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石椒草25-35份、瓜蒌25-35份、黄芪80-100份、党参40-50份、陈皮25-35份、木香25-35份、川芎25-35份、川厚朴25-35份、丹参80-100份、黄连25-35份、黄芩25-35份、丹皮25-35份、白芍25-35份、大黄25-35份、柴胡25-35份、焦白术25-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益气健脾,清降活血的功效。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1个疗程共治疗260人,其中,治愈55人,治愈率21.15%,显效154人,显效率59.23%,有效47人,治愈率18.08%,总有效率为98.4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和用途。
技术介绍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本病可归属中医“胃痞”、“虚痞”、“痞满”、“胃痛”、“嘈杂”等病范畴。 CAG患病率人群变异较大,在胃癌高发的东亚、东欧、南美等地区,CAG及肠化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CAG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我国自胃镜检查以来,CAG检出率占胃镜受检患者总数的7.5%~13.8% ;世界范围内均老年人高发,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国际卫生组织调查发现20~50岁患病率仅10%左右,而51~65岁则高达50%以上。有报道CAG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有异型增生时癌变率更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该药物的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石椒草25-35份、瓜萎25-35份、黄芪80-100份、党参40-50份、陈皮25-35份、木香25-35份、川芎25-35份、川厚朴25-35份、丹参80-100份、黄连25-35份、黄芩25-35份、丹皮25-35份、白芍25-35份、大黄25-35份、柴胡25-35份、焦白术25-35份。 优选的,上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石椒草28-32份、瓜萎28-32份、黄芪85-95份、党参43-47份、陈皮28-32份、木香 28-32份、川芎28-32份、川厚朴28-32份、丹参85-95份、黄连28-32份、黄芩28-32份、丹皮28-32份、白芍28-32份、大黄28-32份、柴胡28-32份、焦白术28-32份。 更优选的,上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石椒草30份、瓜萎30份、黄芪90份、党参45份、陈皮30份、木香30份、川弯30份、 川厚朴30份、丹参90份、黄连30份、黄芩30份、丹皮30份、白芍30份、大黄30份、柴胡30份、焦白术30份。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基本不变。 上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该药物的剂型形式为口服制剂,优选为丸剂。 上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精确称量处方中16味原材料药,将原料药置于烘箱内80-100°C烘干,期间,要多翻动几遍,使药材受热均匀至干;(b)将上述烘干的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以水泛丸,操作过程中要多留意查看,如果其中混有多量碎小粒,及时筛出,以使成品泛丸大小均匀,将泛好的药丸烘干或自然晒干;(c)将干燥后的水丸置泛丸锅内,喷30-50ml水,使水丸表面微湿,转动3-7分钟,使水丸面光滑美观;(d)灭菌:紫外线照射12小时灭菌,即得。 优选的 ,所述步骤(a)中烘干温度为90°C。所述步骤(c)中喷水量为40ml,转动时间为5分钟。 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益气健脾,清降活血的功效。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日一次,每次9g。30天为一疗程。 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中,黄芪、党参补脾益气,丹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陈皮、石椒草、瓜萎降气化痰,木香、川厚朴理气,川芎、丹参、丹皮、白芍补血活血降气,黄连、黄芩、大黄清热解毒,柴胡疏肝理气,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清降活血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处方,重在调理气机,其中,陈黄芪、党参治在脾而助其升,陈皮、石椒草、瓜萎可以降肺气,木化痰降逆。香、川厚朴降胃气,川芎、丹参、丹皮、白芍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内伤杂病,多系多脏腑功能之失调.脾胃功能失调尤著者。病机为中气不健,肝胆郁滞,肺胃上逆,脾气下陷,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此方和中调郁,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不滞,气血渐旺,诸症自可向愈也。嗳气多为气机逆乱所致,因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擅长降气,所以治疗嗳气效果尤为显著。 白术有生白术和焦白术,生白术长于燥湿利水,焦白术长于健脾益气,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所用的白术必须为焦白术。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I)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满足了临床需要。 (2)本专利技术将治疗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备成丸剂,临床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避免了长期服用中药汤剂煎药麻烦、单次服用量大、患者服用依从相差的缺点。 (3)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I个疗程患者胃脘疼痛改进率高达82.75%,饱胀症状改进率最高达70.86%,痞闷症状改进率67.39%,嗳气的改进率高达99.24%,纳差症状改进率为77.16%。总症状改进率为78.94%。除4例患者症状无改进,其余256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进,总有效率为98.46%。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I个疗程共治疗260人,其中,治愈55人,治愈率21.15%,显效154人,显效率59.23%,有效47人,治愈率18.08%,总有效率为98.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药物水丸的制备处方:石椒草30g、瓜萎30g、黄芪90g、党参45g、陈皮30g、木香30g、川芎30g、川厚朴30g、丹参90g、黄连30g、黄芩30g、丹皮30g、白芍30g、大黄30g、柴胡30g、焦白术30g。 制备方法:(a)精确称量处方中16味原材料药,将原料药置于烘箱内90°C烘干,期间,要多翻动几遍,使药材受热均匀至干;(b)将上述烘干的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以水泛丸,操作过程中要多留意查看,如果其中混有多量碎小粒,及时筛出,以使成品泛丸大小均匀,将泛好的药丸烘干或自然晒干;(c)将干燥后的水丸置泛丸锅内,喷40ml水,使水丸表面微湿,转动5分钟,使水丸面光滑美观;(d)灭菌:紫外线照射12小时灭菌,即得。 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药物丸剂的制备处方:石椒草32g、瓜萎28g、黄芪95g、党参43g、陈皮32g、木香28g、川芎32g、川厚朴28g、丹参85g、黄连32g、黄芩28g、丹皮32g、白芍28g、大黄32g、柴胡28g、焦白术32g。 制备方法:(a)精确称量处方中16味原材料药,将原料药置于烘箱内80°C烘干,期间,要多翻动几遍,使药材受热均匀至干;(b)将上述烘干的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以水泛丸,操作过程中要多留意查看,如果其中混有多量碎小粒,及时筛出,以使成品泛丸大小均匀,将泛好的药丸烘干或自然晒干;(c)将干燥后的水丸置泛丸锅内,喷30ml水,使水丸表面微湿,转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石椒草25‑35份、瓜蒌25‑35份、黄芪80‑100份、党参40‑50份、陈皮25‑35份、木香25‑35份、川芎25‑35份、川厚朴25‑35份、丹参80‑100份、黄连25‑35份、黄芩25‑35份、丹皮25‑35份、白芍25‑35份、大黄25‑35份、柴胡25‑35份、焦白术25‑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石椒草25-35份、瓜萎25-35份、黄芪80-100份、党参40-50份、陈皮25-35份、木香25-35份、川芎25-35份、川厚朴25-35份、丹参80-100份、黄连25-35份、黄芩25-35份、丹皮25-35份、白芍25-35份、大黄25-35份、柴胡25-35份、焦白术25-3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石椒草28-32份、瓜萎28-32份、黄芪85-95份、党参43-47份、陈皮28-32份、木香28-32份、川芎28-32份、川厚朴28-32份、丹参85-95份、黄连28-32份、黄芩28-32份、丹皮28-32份、白芍28-32份、大黄28-32份、柴胡28-32份、焦白术28-32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石椒草30份、瓜萎30份、黄芪90份、党参45份、陈皮30份、木香30份、川弯30份、川厚朴30份、丹参90份、黄连30份、黄芩30份、丹皮30份、白芍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长玲左金华田洪根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