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590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5:31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设有絮凝区,絮凝区设置在进水一侧,相邻侧的底部为沉淀排泥区,在沉淀排泥区上方设有斜管沉淀装置,在斜管沉淀装置上方的过渡储水池,过渡储水池的一侧开口与絮凝区相连;在絮凝区的内部设有挡板,在底部设有重力排泥管;在挡板上均匀分布着若干数量铰接的折向斜板;该板可通过拉杆上下移动,通过拉动拉杆和铰接传动在垂直方向上折向斜板可实现顺时针进行0°到90°自由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水处理流程简单,建设投资少,运行费用较低,对维护人员技术能力要求低;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可以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能够保障农村及边远企业用水安全卫生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表水净化处理设备的改进方法,属于生活给水处理

技术介绍
常规的小型采用斜管沉淀与石英砂过滤相结合,其结构简单,运行时处理受来水原水水质变化影响,处理出水往往不达标,同时当原水泥沙含量大时,大量排泥时大量的水随之流失,造成水体扰动,影响处理效果。往往需要和调节池、沉淀池配合使用,导致基建投资费用大、在管理不便,使一体化净水器其原有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得不到体现,影响其推广运用。 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对传统一体化净水器的革新,可有效解决解决上述缺陷,有利于对一体化高效净水器的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一体化净水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优化创新,来克服常规传统一体化净水器存在的上述缺陷,解决在地表水处理过程中基建投资费用大、系统能耗高、管理不方便、处理水质不达标等问题,而提供一种节省基建投资费用、降低系统能耗、方便管理、出水水质达标的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在前端设有絮凝区(池),絮凝区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絮凝区,絮凝区设置在进水一侧,相邻侧的底部为沉淀排泥区,在沉淀排泥区上方设有斜管沉淀装置,在斜管沉淀装置上方的过渡储水池,储水池的一侧开口与絮凝区相连;在絮凝区的内部设有挡板,在底部设有重力排泥管;在挡板上均匀分布着若干数量铰接的折向斜板;该折向斜板可通过拉杆在垂直方向上进行0°到90°自由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絮凝区,絮凝区设置在进水一侧,相邻侧的底部为沉淀排泥区,在沉淀排泥区上方设有斜管沉淀装置,在斜管沉淀装置上方的过渡储水池,储水池的一侧开口与絮凝区相连;在絮凝区的内部设有挡板,在底部设有重力排泥管;在挡板上均匀分布着若干数量铰接的折向斜板;该折向斜板可通过拉杆在垂直方向上进行O。到90°自由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沉淀排泥区的另一侧设有过滤仓,过滤仓上部为清水仓,在过滤仓的中部外侧设有虹吸反冲装置;过渡储水池上部设有出水堰板、沉淀出水管,在过渡储水池的外侧设置有出水槽,出水槽底部设有过滤进水管与过滤仓连接,进水管深入过滤仓从底部上翻成U型;过滤仓内分层设置有滤料,滤料底板为承托滤板,其下部设有向上穿过过滤仓的过滤出水管至清水仓; 斜管沉淀装置具有上下呈“ ”型两个斜面,上斜面上铺设有沉淀斜管A,下斜面上铺设有沉淀斜管B ;沉淀排泥区的下部设有沉淀池布水主管、沉淀池布水支管以及静压排泥管;虹吸反冲装置的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敏许社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佳晓自来水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