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机构及具有该风门机构的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323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门机构及具有该风门机构的锅炉。风门机构的一端连接锅炉的进风通道、另一端连接锅炉的炉墙,风门机构包括风盒和出风嘴;风盒的一端设置第一法兰连接部,第一法兰连接部上设置第一开口;出风嘴包括第二法兰连接部和出风口,第二法兰连接部上设置第二开口,出风口自第二法兰连接部的一侧凸出设置且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二法兰连接部的外框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一法兰连接部的外框尺寸,第一法兰连接部与第二法兰连接部固定连接且第二法兰连接部位于炉墙和第一法兰连接部之间,出风口穿过第一开口后伸入炉墙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门机构及具有该风门机构的锅炉
本技术涉及工业锅炉的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门机构及具有该风门机构的锅炉。
技术介绍
风门机构是工业锅炉送风系统的常用设备,是用来改变锅炉燃烧配风布局的关键部件。对于某些特种锅炉,配风的好坏对锅炉燃烧有很大的影响,如碱回收锅炉,由于燃料一制浆黑液发热量较低,过多的配风容易降低炉温,而过少的配风又影响黑液雾化颗粒的干燥,都对燃烧影响较大。因此这类锅炉对风门机构工作效果的依赖性很强,风门机构的维护也是重要的检修工作之一。 请参照图1,一种现有的风门机构11,其一端连接锅炉的送风通道10、另一端连接锅炉的炉膛。风门机构11至少包括风盒111和出风嘴112。请进一步参照图2和图3,风盒111和出风嘴112具有外框尺寸一致的法兰面,二者通过法兰面相向组合安装。风盒111和出风嘴112组装完成后,风门机构11组装至炉膛的炉墙12:其中,出风嘴112的出风口凸伸入炉墙12预设的开口中并且使出风嘴112的法兰面紧贴炉墙12 ;随后在风门机构11与炉墙12连接位置处的周围设置密封箱13。密封箱13包括焊接至风盒111的外周和炉墙12的金属盒131以及填满金属盒131的耐火泥。 风门机构11工作时,燃烧配风由送风通道10送至风门机构11,经由风门机构11的出风嘴112吹入炉膛。由此可见,风门机构11的出风嘴112是直接经受炉膛内高温烘烤的部件,容易变形损坏。出风嘴112—旦发生损坏,则会造成风向的偏移,进而影响空气与燃烧物质的混合。 现有技术中,更换出风嘴12的过程如下:先把风盒111周围的金属盒131割开,然后将金属盒131内部的耐火泥凿除,再将风门机构11从送风通道10上卸下,更换新的出风嘴12。更换出风嘴12后,将风门机构11复位,在用钢板将炉墙12和风盒111重新封闭,并留出灌浆口,从灌浆口填注耐火泥,耐火泥风干后再将灌浆口封闭。上述更换出风嘴12的过程会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且通常需要5-8天的停修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风门机构及具有该风门机构的锅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门机构,风门机构的一端连接锅炉的进风通道、另一端连接锅炉的炉墙,风门机构包括风盒和出风嘴;风盒的一端设置第一法兰连接部,第一法兰连接部上设置第一开口 ;出风嘴包括第二法兰连接部和出风口,第二法兰连接部上设置第二开口,出风口自第二法兰连接部的一侧凸出设置且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二法兰连接部的外框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一法兰连接部的外框尺寸,第一法兰连接部与第二法兰连接部固定连接且第二法兰连接部位于炉墙和第一法兰连接部之间,出风口穿过第一开口后伸入炉墙中。 其中,第二法兰连接部和第一法兰连接部的对应位置处设置将二者固定连接的螺纹孔。 其中,第二开口的形状与第一开口的形状匹配。 其中,风盒呈L形,风门机构进一步包括进风嘴和面板,进风嘴和出风嘴分别位于风盒的两端,进风嘴用以连接进风通道和风盒,面板设置于风盒拐角处的外侧,出风嘴相对风盒的拆装通过拆除面板后进入风盒的内部进行操作。 其中,面板与出风嘴正对,面板上设置观火视镜以观察锅炉内的火势。 其中,面板上进一步设置清灰孔和孔盖,孔盖盖于清灰孔上,以在打开孔盖时通过清灰孔清理进入风盒中的炉灰。 其中,风门机构进一步包括风量调节组件,风量调节组件包括转轴和挡板片,转轴位于风盒内且其两端固定至风盒,挡板片的一端连接至转轴,以在挡板片转动时调节由进风通道引入的燃烧配风的风量大小。 其中,转轴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至风盒。 其中,转轴的一端设置卡持凸部,另一端设置卡持凹槽,卡持凸部卡持于盒体一侧之外,卡持凹槽于盒体的另一侧凸出,风量调节组件进一步包括簧卡,簧卡卡入卡持凹槽中以将转轴相对盒体固定。 其中,风量调节组件进一步包括轴套和压紧组件,转轴包括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主体部,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的直径小于主体部的直径;轴套和压紧组件分别设置于盒体的相对两侧,第一固定端位于轴套内,主体部位于盒体内,压紧组件包括螺母和螺栓,螺母固定设置于盒体上,螺母的内径大于或等于主体部的直径,螺栓具有大于或等于第二固定端的直径的通孔或凹槽,以使转轴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第三固定端依次穿过螺母后在螺栓拧入螺母时使第二固定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螺栓的通孔或凹槽内。 其中,风门机构进一步包括隔离挡板组件,隔离挡板组件邻接进风嘴设置于风盒内,用于控制风门机构的开启或关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锅炉,所述锅炉包括如上所述的风门机构,锅炉进一步包括进风通道、炉膛和密封箱,风门机构的一端连接进风通道、另一端连接炉膛的炉墙,密封箱包括焊接至风门机构与炉墙连接位置处的金属盒以及填满金属盒的耐火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风门机构的风盒的第一法兰连接部的外框尺寸大于出风嘴的第二法兰连接部的外框尺寸,出风嘴自风盒的内部安装后出风口伸入炉墙中;当出风嘴需要更换时,可以通过进入风盒内部直接更换出风嘴即可,无需破坏性的拆卸风门机构与炉墙之间的密封箱,亦无需将风门机构整体自锅炉上拆下,使得维护简单易行且大大减少维护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锅炉的局部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锅炉的风门机构的局部分解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图2所示风门机构的风盒和出风嘴的法兰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锅炉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图; 图5是图4所示锅炉的风门机构的局部分解图; 图6A和图6B分别是图5所示风门机构的风盒和出风嘴的法兰面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锅炉的风门机构的风量调节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锅炉的风门机构的风量调节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所示风门机构更换出风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至图6,本技术锅炉200包括进风通道2、炉膛3、密封箱4和风门机构5。风门机构5的一端连接进风通道2、另一端连接炉膛3的炉墙31,密封箱4形成于风门机构5与炉墙31连接的位置处,用以在二者连接处形成良好的隔热效果。密封箱4包括焊接至风门机构5与炉墙31连接位置处的金属盒40以及填满金属盒40的耐火泥。 风门机构5包括风盒50、出风嘴51、进风嘴52、面板53、风量调节组件54和隔离挡板组件55。 风盒50大致为呈L形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截面可以为方形、圆形等。进风嘴52和出风嘴51分别设置于风盒50的L形结构的两端,进风嘴52用以连接进风通道2和风盒50,出风嘴51用以连接炉膛3和风盒50。面板53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风盒50拐角处的外侧表面上,面板53与出风嘴51正对。隔离挡板组件55邻接进风嘴51设置于风盒50内,用于控制风门机构5的开启或关闭。风量调节组件54设置于风盒50内且位于面板53和出风嘴51之间,用于调节由进风通道2引入的燃烧配风的风量大小。 风盒50连接出风嘴51的一端设置第一法兰连接部501,第一法兰连接部501上设置第一开口 502和多个螺纹孔503,第一开口 502和螺纹孔503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门机构,所述风门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锅炉的进风通道、另一端连接所述锅炉的炉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机构包括风盒和出风嘴;所述风盒的一端设置第一法兰连接部,所述第一法兰连接部上设置第一开口;所述出风嘴包括第二法兰连接部和出风口,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部上设置第二开口,所述出风口自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部的一侧凸出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部的外框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部的外框尺寸,所述第一法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部位于所述炉墙和所述第一法兰连接部之间,所述出风口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后伸入所述炉墙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门机构,所述风门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锅炉的进风通道、另一端连接所述锅炉的炉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机构包括风盒和出风嘴;所述风盒的一端设置第一法兰连接部,所述第一法兰连接部上设置第一开口 ;所述出风嘴包括第二法兰连接部和出风口,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部上设置第二开口,所述出风口自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部的一侧凸出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部的外框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部的外框尺寸,所述第一法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部位于所述炉墙和所述第一法兰连接部之间,所述出风口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后伸入所述炉墙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法兰连接部的对应位置处设置将二者固定连接的螺纹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盒呈L形,所述风门机构进一步包括进风嘴和面板,所述进风嘴和所述出风嘴分别位于所述风盒的两端,所述进风嘴用以连接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风盒,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风盒拐角处的外侧,所述出风嘴相对所述风盒的拆装通过拆除所述面板后进入所述风盒的内部进行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出风嘴正对,所述面板上设置观火视镜以观察所述锅炉内的火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进一步设置清灰孔和孔盖,所述孔盖盖于所述清灰孔上,以在打开所述孔盖时通过所述清灰孔清理进入所述风盒中的炉灰。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机构进一步包括风量调节组件,所述风量调节组件包括转轴和挡板片,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风盒内且其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左明波
申请(专利权)人: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