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268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4:07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分为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包括暴露在该舌板部上的一对接部、一焊接部以及一连接部,这两组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是表面贴装地焊接到该电路板上,并且这些焊接部从电连接器的后方来看呈现为交错排布;一内屏蔽壳体,其覆盖在该舌板部的后段以及该本体部的前表面;以及一外屏蔽壳体,其装设在该绝缘本体上,并包围该舌板部及内屏蔽壳体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有利于微型化、便于焊接并且可以提高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微型化、便于焊接并且可以提高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01320378153.0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屏蔽件及设置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舌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端子组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端子组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屏蔽件设置于舌板且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设有朝向所述屏蔽件凸设并接触该屏蔽件的接触部。 CN201320378153.0所揭露的这种现有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组的焊接部是采用表面贴焊的形式,而第二端子组的焊接部是采用穿孔直插的形式,这种电连接器的端子采用两种不同焊接形式的焊接部,导致电连接器后部的体积增大,在电路板上也需要占用更大的焊接空间,此外使用两种不同焊接形式的焊接部在进行焊接操作时也需要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焊接设备,导致制程变得更为复杂。并且随着电连接器的微型化以及电路板的薄型化,在电路板上为第二端子组对应开设穿孔式的焊盘将变得更为困难。另一方面,这种现有连接器在进行高频高速数据传输时,对接腔内的电磁辐射容易向后穿过绝缘本体影响导电端子的焊接部造成串讯。因此现有的电连接器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电连接器,有利于电连接器的微型化、便于将导电端子对应焊接到电路板并且可以提高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对应焊接到一电路板上;其包括: —绝缘本体,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该舌板部具有上下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 多个导电端子,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并分为两组导电端子,包括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一焊接部以及连接在该对接部与该焊接部之间的一连接部,其中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沿横向排布并外露于该第一表面,这些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沿横向排布并外露于该第二表面;这两组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在该舌板部是呈上下相对设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而且焊接部是表面贴装地焊接到该电路板上;其中至少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是横向地偏折延伸一第一距离,从而使这两组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从电连接器的后方来看呈现为交错排布; 一内屏蔽壳体,其至少覆盖在该舌板部的一后段以及该本体部的一前表面;以及 一外屏蔽壳体,其装设在该绝缘本体上,并包围该舌板部与内屏蔽壳体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该对接腔呈180度对称设置,这两组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在该对接腔中也是呈180度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导电端子的对接部与焊接部相对于该电路板的竖直投影都是平行于前后方向的,而所述横向是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前后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排列为一第一横排,这些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排列为一第二横排;其中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位于第一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的后方,与第一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呈现为前后交错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相对于与其上下相对的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在横向上偏置一设定距离,该设定距离等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导电端子之间的间距的一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是朝向一第一横向偏折延伸所述的第一距离,而这些第二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是朝向一背离该第一横向的第二横向偏折延伸一第二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距离与该第二距离之和等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导电端子之间的间距的一半。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至少一部分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的横向宽度是小于其对接部的横向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内屏蔽壳体是由两个金属壳体元件上下拼合而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还包括一接地金属片,该接地金属片包括固定在该舌板部内的一板体,该板体间隔开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该舌板部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向内凹陷的扣持槽;该接地金属片的两侧缘外露于该两扣持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接地金属片的至少一侧向外延伸出至少一接地焊脚,该外屏蔽壳体上也设有至少一接地焊脚,其中该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与该外屏蔽壳体的接地焊脚是贴接地排列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连接器通过使两组导电端子的焊接部表面贴装地焊接到电路板上,从而有利于缩小电连接器的体积及减少对电路板的占用,还可以简化焊接工序,另一方面,本技术使这两组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从电连接器的后方来看呈现为交错排布,有利于焊接完成后从后方检查各个焊接部的焊接情况,从而可以减少焊接不良;并且,通过电连接器上的内屏蔽壳体来与外屏蔽壳体配合,可以防止电磁辐射后泄影响导电端子的焊接部,达成增强屏蔽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与电路板的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后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前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是将图1中的电路板分离的视图。 图6是将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外屏蔽壳体分离的视图。 图7是图6中的内屏蔽壳体分离的视图。 图8是将图7中的第一模组、第二模组和第三模组分离的视图。 图9是将图8中的导电端子、接地金属片和绝缘本体分离的视图。 图10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技术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技术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技术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术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参见图1至图10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该电连接器10是一个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电连接插座,该电连接器10可沉入地装设到一电路板20上。该电路板20的前方设有一缺口 209。该电路板20在后方设有相互横向错位并前后排布为两横排的一组第一焊盘201和一组第二焊盘202。该电路板20还设有两个前接地焊盘205和两个后接地焊盘207。其中,第一焊盘201、第二焊盘202为表面贴式,接地焊盘205、207为贯穿式。该电连接器10大致包括:一绝缘本体 1、固定在该绝缘本体I上的多个导电端子2、套设固定在该绝缘本体I外周的一外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对应焊接到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该舌板部具有上下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多个导电端子,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并分为两组导电端子,包括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一焊接部以及连接在该对接部与该焊接部之间的一连接部,其中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沿横向排布并外露于该第一表面,这些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沿横向排布并外露于该第二表面;这两组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在该舌板部是呈上下相对设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而且焊接部是表面贴装地焊接到该电路板上;其中至少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是横向地偏折延伸一第一距离,从而使这两组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从电连接器的后方来看呈现为交错排布;一内屏蔽壳体,其至少覆盖在该舌板部的一后段以及该本体部的一前表面;以及一外屏蔽壳体,其装设在该绝缘本体上,并包围该舌板部与内屏蔽壳体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该对接腔呈180度对称设置,这两组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在该对接腔中也是呈180度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对应焊接到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该舌板部具有上下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 多个导电端子,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并分为两组导电端子,包括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一焊接部以及连接在该对接部与该焊接部之间的一连接部,其中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沿横向排布并外露于该第一表面,这些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沿横向排布并外露于该第二表面;这两组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在该舌板部是呈上下相对设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而且焊接部是表面贴装地焊接到该电路板上;其中至少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是横向地偏折延伸一第一距离,从而使这两组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从电连接器的后方来看呈现为交错排布; 一内屏蔽壳体,其至少覆盖在该舌板部的一后段以及该本体部的一前表面;以及 一外屏蔽壳体,其装设在该绝缘本体上,并包围该舌板部与内屏蔽壳体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该对接腔呈180度对称设置,这两组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在该对接腔中也是呈180度对称设置。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导电端子的对接部与焊接部相对于该电路板的竖直投影都是平行于前后方向的,而所述横向是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前后方向。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排列为一第一横排,这些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排列为一第二横排;其中第二导电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