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转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744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断路器转轴组件,包括轴承座、支撑板和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固定在框架内,轴承座装置在支撑板上,转轴组件由轴承座支撑,所述的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输入拐臂、第一输出拐臂和第二输出拐臂,转轴上位于轴承座之间的输入拐臂、第一输出拐臂和第二输出拐臂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转轴两端的第二输出拐臂采用配钻后再用弹性销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断路器转轴组件采用装配式和焊接式配合的方式,使装配灵活方便,避免因装配限制,只能在轴两端加支撑,因而只能靠增加轴径提高强度的局限性,同时也避免出现由于配合间隙导致断路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转轴组件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转轴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断路器内的转轴和拐臂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为装配式,即轴为六方或 齿轮渐开线等方式,拐臂按需要的角度加工成同样形式的内孔,装配时按顺序套入,拐臂间 装隔套隔开,支撑可设在断路器框架内部转轴合适的任意位置;另一种为焊接式,轴一般为 圆形,拐臂内孔也加工成圆形,拐臂依顺序套入轴中,再按需要的角度和尺寸焊接固定在轴 上,支撑设于框架的左右侧板上。 现有断路器内的装配式转轴,存在如下缺点:为装配方便,拐臂与转轴的配合留有 间隙,由于间隙的存在,拐臂随转轴转动时有空行程,导致合、分闸部分功消耗在间隙上,力口 之六方或齿轮渐开线转轴和拐臂的配合强度存在缺陷,在断路器的正常操作过程中,操作 到一定次数后,转轴和拐臂的配合间隙会加大,严重的可能导致合、分闸不能正常动作,如 遇断路器所保护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故障,该断路器拒分,将导致严重的事故,给电网的安 全运行带来隐患。而传统的焊接式转轴,考虑装配的可行性,支撑只能设在断路器框架两侧 板上,受框架宽度影响,跨度过大,为把轴的动作变形限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必须要加大轴 径提高强度,拐臂也随之加大,不仅增加了整个转轴焊接件的耗材,同时也增大了运动部分 质量,增大了断路器合、分闸运动功的消耗,对断路器的合、分闸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 一种断路器转轴组件,解决目前技术中传统的断路器转轴采用装配式存在配合间隙易导致 断路器不能正常工作,而焊接式安装灵活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断路器转轴组件,包括轴承座、支撑板和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 板固定在框架内,轴承座装置在支撑板上,转轴组件由轴承座支撑,所述的转轴组件包括转 轴、输入拐臂、第一输出拐臂和第二输出拐臂,转轴上位于轴承座之间的输入拐臂、第一输 出拐臂和第二输出拐臂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转轴两端的第二输出拐臂采用配钻后再用弹性 销固定连接。本技术采用装配式和焊接式配合的方式设计断路器转轴组件,转轴组件 两端的第二输出拐臂采用配钻后再用弹性销固定的装配式结构,可在其余部分装好后最后 安装,因此可实现在轴上焊接拐臂外的任意合适位置加轴承和轴承座支撑,使装配灵活方 便,同时也避免因装配限制,只能在轴两端加支撑,因而只能靠增加轴径提高强度的局限 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板设置有方便装配的卡槽,转轴组件可通过此卡槽卡入,使 得装配灵活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座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连接在支撑板上,便于装配,减少轴 上隔套的使用,同时用螺钉紧固后的轴承座,与支撑板形成一坚固的刚体,恰好弥补了支撑 板因设置卡槽开缺带来的强度缺陷。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座内还设置有轴承,有助于转轴组件灵活转动,轴承座和轴 承的数量根据转轴的长度可灵活增减,焊接在框架内的支撑板也随之增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 本技术所述的断路器转轴组件采用装配式和焊接式配合的方式设计断路器 转轴组件,使装配灵活方便,同时也避免因装配限制,只能在轴两端加支撑,因而只能靠增 加轴径提高强度的局限性,同时也避免出现由于配合间隙导致断路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现 象,通过轴承座加强了整个断路器转轴组件的结构强度,确保断路器转轴组件可长效稳定 运行;本技术所述的断路器转轴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 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断路器转轴组件,克服传统的装配式和焊接式转轴 组件的缺点,采用焊接方式既可消除转轴与拐臂的间隙,同时吸取了装配式转轴安装的灵 活性,因支撑板的改进,根据转轴的长短,可在框架内部转轴合适的任意位置增加支撑,而 不象传统的焊接方式的转轴只能支撑在框架两侧板上,可实现在不增加转轴直径的基础 上,依赖于合适的支撑减少轴的变形,保障了转轴组件动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断路器转轴组件,包括轴承座1、支撑板7和转轴组件,支 撑板7焊接固定在框架8内,轴承座1装置在支撑板7上,转轴组件由轴承座1支撑,轴承 座1内设置有有助于转轴组件灵活转动的轴承2,轴承座1和轴承2的数量根据转轴的长度 可灵活增减,焊接在框架8内的支撑板7也随之增减。转轴组件包括转轴4、输入拐臂6、第 一输出拐臂3和第二输出拐臂5,转轴4上位于轴承座1之间的输入拐臂6、两组第一输出 拐臂3和一组第二输出拐臂5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转轴4两端的两组第二输出拐臂5采用 配钻后再用弹性销固定连接。 支撑板1上设置有方便装配的卡槽9,转轴组件可通过此卡槽卡入,加上转轴组件 两端的第二输出拐臂5采用配钻后再用弹性销固定的装配式结构,可在其余部分装好后最 后安装,因此可实现在轴上焊接拐臂外的任意合适位置加轴承和轴承座支撑。 轴承座1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连接在支撑板7上,既方便装配,又可有效增加结构 强度。 本技术所述的断路器转轴组件安装于断路器框架上后,来自断路器的操动机 构合、分闸功通过断路器转轴组件的输入拐臂输入,通过转轴带动固定于其上的输出拐臂 转动,将能量通过连杆机构传递给灭弧室的动导电杆,带动灭弧室完成合、分闸操作,从而 实现断路器接通和断开所保护回路的功能。 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 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 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 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转轴组件,包括轴承座(1)、支撑板(7)和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7)固定在框架(8)内,轴承座(1)装置在支撑板(7)上,转轴组件由轴承座(1)支撑,所述的转轴组件包括转轴(4)、输入拐臂(6)、第一输出拐臂(3)和第二输出拐臂(5),转轴(4)上位于轴承座(1)之间的输入拐臂(6)、第一输出拐臂(3)和第二输出拐臂(5)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转轴(4)两端的第二输出拐臂(5)采用配钻后再用弹性销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断路器转轴组件,包括轴承座(1)、支撑板(7)和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支撑板(7)固定在框架(8)内,轴承座(1)装置在支撑板(7)上,转轴组件由轴承座(1)支 撑,所述的转轴组件包括转轴(4)、输入拐臂(6)、第一输出拐臂(3)和第二输出拐臂(5),转 轴(4)上位于轴承座(1)之间的输入拐臂(6)、第一输出拐臂(3)和第二输出拐臂(5)通过 焊接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良雄刘叔元黄乐精王宇航梁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