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大俊专利>正文

自动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651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铅笔,由笔芯管、铅芯、笔杆和笔帽组成,笔帽套在笔芯管上,笔芯管置入笔杆内,并绕设一弹簧,铅芯为若干带尖的小节,置于笔芯管内,其关键技术在于笔芯管前端设一凸起,凸起同一侧前端的管壁上开口形成一缺口,弹簧前端延长形成顶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省事,笔芯管内留有一节铅笔芯也可使用,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学习用品,尤其是铅笔。目前人们使用的铅笔,有铅笔芯是整支的,这种铅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切削,或者修整笔尖,这样很不方便,尤其对于刚进校门的小学生来说更为麻烦;还有一种俗称“子弹笔”的自动铅笔,这种铅笔的铅芯分成若干带尖的小节,铅芯尾部包一层塑料薄膜,这种笔不切削,也不修整笔尖,但必须将铅芯灌满笔芯管才能使用,而且铅芯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更为方便、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的自动铅笔。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笔芯管、铅芯、笔杆和笔帽组成,笔帽套在笔芯管上,笔芯管置入笔杆内,并绕设一弹簧,铅芯为若干带尖的小节,置于笔芯管内,其关键技术在于笔芯管前端设一凸起,凸起同一侧前端的管壁上开口形成一缺口,弹簧前端延长形成顶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见附图,本技术由笔芯管6、铅芯1、笔杆5和笔帽7组成,笔帽7套在笔芯管6上,笔芯管6置入笔杆5内,并绕设一弹簧3,铅芯1为若干带尖的小节,置于笔芯管6内,其关键技术在于笔芯管6前端设一凸起4,凸起4同一侧前端的管壁上开口形成一缺口,弹簧前端延长形成顶杆2。铅笔呈使用状态时,顶杆2进入缺口内,顶住铅笔芯,即可使用;换铅笔芯时,拇指压住笔帽7,笔芯管6下行,凸起4顶起顶杆2退出缺口,后面的笔芯下行,然后松开拇指,笔芯管6在弹力作用下回复,顶杆2重新进入缺口,顶住下行的铅笔芯,使用过的铅笔芯被压离笔尖。本技术的意义在于它使用方便、省事,笔芯管内留有一节铅笔芯也可使用,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铅笔,由笔芯管(6)、铅芯(1)、笔杆(5)和笔帽(7)组成,笔帽(7)套在笔芯管(6)上,笔芯管(6)置入笔杆(5)内,并绕设一弹簧(3),铅芯(1)为若干带尖的小节,置于笔芯管(6)内,其特征在于笔芯管(6)前端设一凸起(4),凸起(4)同一侧前端的管壁上开口形成一缺口,弹簧前端延长形成顶杆(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铅笔,由笔芯管、铅芯、笔杆和笔帽组成,笔帽套在笔芯管上,笔芯管置入笔杆内,并绕设一弹簧,铅芯为若干带尖的小节,置于笔芯管内,其关键技术在于笔芯管前端设一凸起,凸起同一侧前端的管壁上开口形成一缺口,弹簧前端延长形成顶杆。本技术使用方便、省事,笔芯管内留有一节铅笔芯也可使用,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文档编号B43K21/02GK2261343SQ9623358公开日1997年9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19日专利技术者肖大俊 申请人:肖大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铅笔,由笔芯管(6)、铅芯(1)、笔杆(5)和笔帽(7)组成,笔帽(7)套在笔芯管(6)上,笔芯管(6)置入笔杆(5)内,并绕设一弹簧(3),铅芯(1)为若干带尖的小节,置于笔芯管(6)内,其特征在于笔芯管(6)前端设一凸起(4),凸起(4)同一侧前端的管壁上开口形成一缺口,弹簧前端延长形成顶杆(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大俊
申请(专利权)人:肖大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