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261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单元,其中,所述墙体单元包括四个侧壁和由该四个侧壁围成的空腔(1),所述四个侧壁中至少有两个侧壁形成为连接壁(2),所述连接壁(2)为向外凸出而形成的公连接壁(21)或者向内凹入而形成的母连接壁(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墙体单元不但节省材料,而且由于重量轻而减轻墙体结构的重量,提高抗震性能,而且提高建造的工作效率,降低建造工作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墙体单元,具体地,涉及一种用新型材料制成的具有中 空结构的墙体单元。
技术介绍
传统的建筑物的墙体结构大多由砌块堆砌而成,所述砌块为实心或空心砌块,这 些砌块沿着水平方向和坚直方向堆砌,并通过混凝土等连接形成各墙体结构。 -般来说,利用普通砌块来构建建筑物时,首先在地基结构上设立承重结构,再以 该承重结构为骨架堆砌砌块。通常,以这种方式建造的房屋的墙体结构重量都比较重,但是 大多数的墙体结构并不用来承重,因此由普通砌块来建造墙体结构不但浪费材料,而且降 低了墙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在上述砌块堆砌的过程中,通常利用混凝土等连接砌块,建造方 式比较复杂,建造时间周期比较长。 因此,利用普通砌块建造房屋或墙体结构等不但浪费材料,抗震性能较差,而且建 造房屋的工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体单元,该墙体单元重量轻并且易于用来建造墙体结 构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包括四 个侧壁和由该四个侧壁围成的空腔,所述四个侧壁中至少有两个侧壁形成为连接壁,所述 连接壁为向外凸出而形成的公连接壁或者向内凹入而形成的母连接壁。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的沿所述墙体单元的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形成为 连接壁。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的相邻两个侧壁形成为所述连接壁。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的三个侧壁形成为所述连接壁。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的四个侧壁形成为所述连接壁。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的连接壁的中间部分具有向所述墙体单元内部凹入的凹 槽。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的空腔中具有肋,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多个腔室。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的空腔中具有沿所述墙体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的横向肋, 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多个沿所述墙体单元的长度方向排布的一列腔室。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的空腔中具有沿所述墙体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的横向肋和 沿所述墙体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肋,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多个沿该长度方向和厚度方 向排布的多列腔室。 优选地,形成所述墙体单元的墙体材料组合物含有树脂、偶联剂和阻燃剂,相对于 100重量份的所述树脂,所述阻燃剂的含量为30-200重量份,所述偶联剂的含量为0. 1-5重 量份,所述阻燃剂含有在200°C及以上能够释放出水分子的水不溶性物质。 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树脂,所述阻燃剂的含量为80-150重量份,所述 偶联剂的含量为〇. 5-2重量份。 优选地,以所述阻燃剂的总量为基准,在200°C及以上能够释放出水分子的水不溶 性物质的含量为80-100重量%。 优选地,所述在200°C及以上能够释放出水分子的水不溶性物质为水不溶性金属 水合物。 优选地,所述水不溶性金属水合物为水合氧化铝、水合氧化镁和滑石粉中的一种 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水不溶性金属水合物为颗粒状,且平均颗粒直径D9(l为10-200微米。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包覆在所述阻燃剂的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树脂为热塑性树脂。 优选地,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 聚物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树脂为平均聚合度为650-1250的聚氯乙烯。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和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 种。 优选地,所述墙体材料组合物还含有填充剂,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树脂,所 述填充剂的含量为20-100重量份,所述填充剂为尾矿砂、粉煤灰、碳酸钙和木粉中的一种 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墙体材料组合物还含有热稳定剂、增塑剂、增韧剂、润滑剂和加工助 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相对于1〇〇重量份的所述树脂,所述热稳定剂、增塑剂、增韧剂、润滑剂 和加工助剂的总含量为8-40重量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墙体单元不但节省材料,而且由于重量轻而 减轻墙体结构的重量,提高抗震性能,而且提高建造的工作效率,降低建造工作的强度。 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空腔 2连接壁 21公连接壁 22母连接壁 4 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墙体单元的长度方向 指墙体单元水平的长度的方向,即用墙体单元建造墙体结构时与墙体长度一致的方向,墙 体单元的厚度方向指墙体单元水平的宽度的方向,即用墙体单元建造墙体结构时与墙体 厚度一致的方向,内、外是指所述墙体单元的空腔的内和外,或者由该墙体单元构成的墙 体结构的内和外。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墙体单元,所述墙体单元包括四个侧壁和由该四个侧壁围成的空 腔1,所述四个侧壁中至少有两个侧壁形成为连接壁2,所述连接壁2为向外凸出而形成的 公连接壁21或者向内凹入而形成的母连接壁22。 通过上述墙体单元的中空结构,不但节省了材料,而且可以减轻由该墙体单元构 成的墙体结构的重量。另外,该墙体单元还具有能够相互连接的连接壁2,因此便于将墙 体单元连接并简单固定在一起,省去了普通砌块建造墙体结构等时的连接固定和对齐等过 程,提高了建造利用该墙体单元建造墙体结构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使用墙体单元来建造墙体结构时,由于建造墙体结构的不同部分需要的墙体单 元结构略有不同,所以根据建造墙体结构的部分的不同,墙体单元可以分为外墙壁单元、内 墙壁单元和墙角单元等。其中,外墙壁单元用于依次连接构成墙体结构的外墙壁,内墙壁单 元用于依次连接构成墙体结构的内墙壁,墙角单元用于构成多个墙壁相连处形成的墙角。 此处需要指出的是,根据相交的墙壁的数量(例如两个墙壁相交呈直角形状或三个墙壁相 交呈丁字形状)和墙壁的类型(例如内墙壁与内墙壁相交、外墙壁与外墙壁相交或内墙壁与 外墙壁相交)的不同,墙角单元的结构很多,此处不再对其一一进行详细的分类。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的沿所述墙体单元的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形成为 连接壁2。上述的墙体单元主要指外墙壁单元和内墙壁单元。由于外墙壁单元和内墙壁单 元依次连接,因此该外墙壁单元和内墙壁单元相对的两个侧壁形成为连接壁2。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的相邻两个侧壁形成为所述连接壁2。另外,优选地,所述墙 体单元的三个侧壁形成为所述连接壁2。或者,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的四个侧壁形成为所 述连接壁2。上述的墙体单元主要指墙角单元,分别描述了直角形墙角、丁字形墙角和十字 形墙角。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的连接壁2的中间部分具有向所述墙体单元内部凹入的凹 槽(未图示)。 由于每个墙体单元的连接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包括四个侧壁和由该四个侧壁围成的空腔(1),所述四个侧壁中至少有两个侧壁形成为连接壁(2),所述连接壁(2)为向外凸出而形成的公连接壁(21)或者向内凹入而形成的母连接壁(22)。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包括四个侧壁和由该四个侧壁围成的空 腔(1),所述四个侧壁中至少有两个侧壁形成为连接壁(2),所述连接壁(2)为向外凸出而 形成的公连接壁(21)或者向内凹入而形成的母连接壁(2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的沿所述墙体单元的 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形成为连接壁(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的相邻两个侧壁形成 为所述连接壁(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的三个侧壁形成为所 述连接壁(2)。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的四个侧壁形成为所 述连接壁(2)。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的连接壁(2)的中间部 分具有向所述墙体单元内部凹入的凹槽。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的空腔(1)中具有肋 (4),将所述空腔(1)分隔成多个腔室。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的空腔(1)中具有沿所 述墙体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的横向肋,将所述空腔(1)分隔成多个沿所述墙体单元的长度 方向排布的一列腔室。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的空腔(1)中具有沿所 述墙体单元的厚度方向设置的横向肋和沿所述墙体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肋,将所述 空腔(1)分隔成多个沿该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排布的多列腔室。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墙体单元的墙体材料组合 物含有树脂、偶联剂和阻燃剂,相对于1〇〇重量份的所述树脂,所述阻燃剂的含量为30-200 重量份,所述偶联剂的含量为〇. 1-5重量份,所述阻燃剂含有在200°C及以上能够释放出水 分子的水不溶性物质。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墙体单元,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强王秋艳倪绍良商宇飞袁冲郭婷张晓峰邵灵敏李阳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通创新赛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恒通创新赛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