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0050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包括:框体,其由底导轨、第一边柱、顶导轨以及第二边柱依次固定连接构成;中间边柱,其设于所述框体的中部以将所述框体分为第一子框体和第二子框体;窗体上横梁及窗体下横梁,所述窗体上横梁和所述窗体下横梁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子框体的上部和下部以在所述第二子框体的中部隔出一窗口框架;支撑横梁,其设于所述第一子框体的中部;以及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底导轨之间和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顶导轨之间以形成多个子支撑框架。该墙体能够克服钢结构构架的墙体结构不稳定,容易散架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块化墙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体。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采用模块化生产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模块化生产给建筑业带来新的革命性影响,使得建筑成本降低,建筑房屋的时间大大缩短,墙体是模块化组装的基本组成单位,传统的采用砖石结构砌成的不能作为模块化生产的墙体,因为墙体太笨重,不利于运输,采用钢结构构架的墙体虽然解决了笨重的问题,但是,其结构不稳定,容易散架,因此,研发一种结构稳定的轻型墙体模块成了建筑业的一件急需解决的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从而克服钢结构构架的墙体结构不稳定,容易散架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包括:框体,其由底导轨、第一边柱、顶导轨以及第二边柱依次固定连接构成;中间边柱,其设于所述框体的中部以将所述框体分为第一子框体和第二子框体;窗体上横梁及窗体下横梁,所述窗体上横梁和所述窗体下横梁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子框体的上部和下部以在所述第二子框体的中部隔出一窗口框架;支撑横梁,其设于所述第一子框体的中部;以及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底导轨之间和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顶导轨之间以形成多个子支撑框架。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窗体上横梁和所述窗体下横梁分别横向设于所述第二子框体的上部和下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边柱纵向设于所述框体的中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横梁横向设于所述第一子框体的中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多个短柱,多个所述短柱分别设于所述窗体上横梁与所述顶导轨之间和所述窗体下横梁与所述底导轨之间。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子支撑框架的对角线上设有倾斜支撑柱。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墙体的侧部上设有贯穿该墙体的管线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中间边柱、窗体上横梁、窗体下横梁、支撑横梁以及多个支撑柱等对钢结构构架的墙体进行优化,使得该墙体解决了采用砖石结构砌成的墙体因为重量较大不能作为模块化生产的墙体,同时克服了钢结构构架的墙体结构不稳定,容易散架的缺点,使得墙体的结构稳定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墙体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底导轨,2-第一边柱,3-顶导轨,4-第二边柱,5-中间边柱,6-窗体下横梁,7-窗体上横梁,8-支撑横梁,9-支撑柱,10-倾斜支撑柱,11-短柱,12-管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墙体包括:框体、中间边柱5、窗体下横梁6、窗体上横梁7、支撑横梁8、多个支撑柱9以及多个短柱11;框体由底导轨1、第一边柱2、顶导轨3以及第二边柱4依次固定连接构成,框体呈矩形状;中间边柱5纵向设于框体的中部以将框体分为第一子框体和第二子框体;窗体上横梁6和窗体下横梁7分别横向设于第二子框体的上部和下部以在第二子框体的中部隔出一窗口框架,该窗口框架方便安装其他组件;支撑横梁8横向设于第一子框体的中部;多个支撑柱9分别设于支撑横梁8与底导轨1之间和支撑横梁8与顶导轨3之间以形成多个子支撑框架,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由四根支撑柱9隔成六个子支撑框架。多个短柱11分别设于窗体上横梁7与顶导轨3之间和窗体下横梁6与底导轨1之间,用于支撑窗口上横梁7和窗口下横梁6,子支撑框架的对角线上设有倾斜支撑柱10,如在图1中,靠近第一边柱2的两个子支撑框架内设有倾斜支撑柱10,用于加固框体整体结构,有利于侧向抗风计算,其中,墙体的侧部上设有贯穿该墙体的多排管线孔12,方便走水电管线。综上,本技术利用中间边柱、窗体上横梁、窗体下横梁、支撑横梁以及多个支撑柱等对钢结构构架的墙体进行优化,使得该墙体解决了采用砖石结构砌成的墙体因为重量较大不能作为模块化生产的墙体,同时克服了钢结构构架的墙体结构不稳定,容易散架的缺点,使得墙体的结构稳定性较好。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其由底导轨(1)、第一边柱(2)、顶导轨(3)以及第二边柱(4)依次固定连接构成;中间边柱(5),其设于所述框体的中部以将所述框体分为第一子框体和第二子框体;窗体上横梁(7)及窗体下横梁(6),所述窗体上横梁(7)和所述窗体下横梁(6)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子框体的上部和下部以在所述第二子框体的中部隔出一窗口框架;支撑横梁(8),其设于所述第一子框体的中部;以及多个支撑柱(9),多个所述支撑柱(9)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横梁(8)与所述底导轨(1)之间和所述支撑横梁(8)与所述顶导轨(3)之间以形成多个子支撑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其由底导轨(1)、第一边柱(2)、顶导轨(3)以及第二边柱(4)
依次固定连接构成;
中间边柱(5),其设于所述框体的中部以将所述框体分为第一子框体和
第二子框体;
窗体上横梁(7)及窗体下横梁(6),所述窗体上横梁(7)和所述窗体
下横梁(6)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子框体的上部和下部以在所述第二子框体的中
部隔出一窗口框架;
支撑横梁(8),其设于所述第一子框体的中部;以及
多个支撑柱(9),多个所述支撑柱(9)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横梁(8)与
所述底导轨(1)之间和所述支撑横梁(8)与所述顶导轨(3)之间以形成多
个子支撑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上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卓舒石磊孙吉利温家兴李志新闫新建展庆月
申请(专利权)人: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威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