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70369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人员在高压电缆的首段进行接线;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1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查;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2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查;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全部交叉互联系统的相位检查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对以往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进行改进,即可在对端无人配合的情况下,仅通过一块普通的万用表和简单的接线,快捷、高效地完成相位检查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压相位测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 查方法。
技术介绍
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由于其优秀的电气性能、良好的耐热性能,以及敷设及附件 安装方便和不受落差限制等优点,同时考虑市政规划的要求,市区及开发区电网主网架的 架空线路逐渐被高压电缆所取代。 由于电压等级高、通流容量大,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均为单芯电缆。单芯电缆的导 体和金属护套的关系,就相当于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当电缆导体流过交流电流 时,会在金属护套产生感应电压,因此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连接方式对高压电缆的载流量 和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高压电缆的交叉互联系统,就是将长距离的高压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套按一定规律 进行连接而组成的系统,而交叉互联系统的相位检查则是高压电缆现场交接试验项目之 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旨在解决现有 技术在进行相位检查时,必须有技术人员在对端进行配合带来的不便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方法 只需分别将三相金属护套按照直接接地、经电阻接地和不接地的方式连接,检测人员即可 在另一端完成相位检查工作。 创新点:本专利技术仅通过一块普通的万用表和简单的接线,即可对高压电缆的交叉 互联系统进行检查,无需任何人员配合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步骤1 :检 测人员在高压电缆的首段进行接线;步骤2 :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1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 系统进行相位检查;步骤3 :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2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 查;步骤4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全部交叉互联系统的相位检查工作。 所述步骤1 :首先,检测人员在高压电缆的首段进行接线。将金属护套的a相直接 接地,将b相经过100欧姆的电阻接地,c相悬空不接地。 所述步骤2 :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1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查。1 号接头箱处,电缆接头施工时会通过同轴电缆将两段电缆的金属护套分别引出至交叉互联 箱,因此会有6相,即同轴电缆内线芯3相和外线芯3相。用万用表的电阻(欧姆)档,分 别对地测量同轴电缆的内外线芯,此时电阻为零的则为电缆首端的a相,电阻约为100欧姆 的为b相,c相电阻无穷大,其余3相线芯(al、bl、cl)的电阻亦为无穷大,且该3相线芯指 向2号接头箱。再将金属护套的al相直接接地,将bl相经过100欧姆的电阻接地,cl相 悬空不接地,为下一步相位检查工作做准备。 所述步骤3: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2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查。重 复第二步检测内容,以确定2号接头箱的al、bl、cl相位正确,并指向1好接头箱。再将a2、 b2、c2相金属护套做好相位检查准备,前往3号接头箱进行检查。 所述步骤4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全部交叉互联系统的相位检查工作。 交叉互联系统是将电缆线路分成若干大段,每大段原则上又分成长度相等的三小 段,每段之间装设绝缘接头,绝缘接头处金属护套三相之间用同轴电缆进行交叉互联,绝缘 接头处装设一组过电压保护器,每一大段的两端金属护套分别互联接地。 本专利技术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以往高压电缆 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进行改进,即可在对端无人配合的情况下,仅通过一块普通的 万用表和简单的接线,快捷、高效地完成相位检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同轴电缆引出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互联箱实际接线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方法 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 括:步骤S401 :检测人员在高压电缆的首段进行接线;步骤S402 :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1 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查;步骤S403 :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2号接头箱对 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查;步骤S404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全部交叉互联系统的相 位检查工作。 如图1所示,交叉互联系统主要由多个交叉互联箱和导线组成; 所述步骤S401 :首先,检测人员在高压电缆的首段进行接线。将金属护套的a相 直接接地,将b相经过100欧姆的电阻接地,c相悬空不接地。 所述步骤S402 :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1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 查。1号接头箱处,电缆接头施工时会通过同轴电缆将两段电缆的金属护套分别引出(见图 2)至交叉互联箱(见图3),因此会有6相,即同轴电缆内线芯3相(图3上部)和外线芯 3相(图3下部)。用万用表的电阻(欧姆)档,分别对地测量同轴电缆的内外线芯,此时 电阻为零的则为电缆首端的a相,电阻约为100欧姆的为b相,c相电阻无穷大,其余3相 线芯(al、bl、cl)的电阻亦为无穷大,且该3相线芯指向2号接头箱。再将金属护套的al 相直接接地,将bl相经过100欧姆的电阻接地,cl相悬空不接地,为下一步相位检查工作 做准备。 如图3所示,交叉互联箱主要由:接地端子、护层保护器、进线端口、外线芯夹座、 内线芯夹座螺母;接地端子安装在交叉互联箱的右上侧,进线端口安装在交叉互联箱的下 方,护层保护器安装在接地端子的左侧,内线芯夹座螺母安装在护层保护器上,外线芯夹座 安装在进线端口的上方。 所述步骤S403 :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2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 查。重复第二步检测内容,以确定2号接头箱的al、bl、cl相位正确,并指向1好接头箱。 再将a2、b2、c2相金属护套做好相位检查准备,前往3号接头箱进行检查。 所述步骤S404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全部交叉互联系统的相位检查工作。 由于电压等级高、通流容量大,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均为单芯电缆。 单芯电缆的导体和金属护套的关系,就相当于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当 电缆导体流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产生的一部分磁力线与金属护套交链,会在金属护套产 生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大小不仅与电缆中流过的电流或短路电流有关,同时与电缆的排 列方式和电缆线路的长度有关。如果电缆金属护套两端接地使其形成闭合通路,金属护套 中将产生环流;电缆正常运行时,金属护套上的环流与导线的负荷电流基本上为同一数量 级,将产生很大的环流损耗,使电缆发热,影响电缆的输送容量。因此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 连接方式对高压电缆的载流量和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减少金属护套损耗,提高电缆的输送容量,当高压电缆线路较长时(1km以 上)可以采用金属护套交叉互联。如图1所示,交叉互联系统就是将电缆线路分成若干大 段,每大段原则上又分成长度相等的三小段,每段之间装设绝缘接头,绝缘接头处金属护套 三相之间用同轴电缆进行交叉互联,绝缘接头处装设一组过电压保护器,每一大段的两端 金属护套分别互联接地。 高压电缆的交叉互联系统,就是将长距离的高压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套按一定规律 进行连接而组成的系统。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201410280054.html" title="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包括:步骤一:检测人员在高压电缆的首段进行接线;步骤二: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1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查;步骤三: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2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查;步骤四: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全部交叉互联系统的相位检查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 相位检查方法包括: 步骤一:检测人员在高压电缆的首段进行接线; 步骤二: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1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查; 步骤三:检测人员到高压电缆的2号接头箱对交叉互联系统进行相位检查; 步骤四: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全部交叉互联系统的相位检查工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 中对高压电缆的手段进行接线为a相直接接地,将b相经过100欧姆的电阻接地,c相悬空 不接地。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 中电缆接头通过同轴电缆将两段电缆的金属护套分别引出至交叉互联箱,分别对地测量同 轴电缆的内外线芯电阻,确定a相、b相和c相。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交叉互 联箱包括:接地端子、护层保护器、进线端口、外线芯夹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庆华付艳华刘宝成王永福郗晓光王楠李雪吴明雷张弛严玮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